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溪鎮安徽省東至縣轄鎮,位於大曆山北麓,升金湖之濱,黃湓河穿境而過,東與貴池區唐田、石台縣小河、莘田接壤,南依東至縣洋湖鎮、堯渡鎮、東流鎮。截至2017年,張溪鎮行政區劃面積25490公頃,下轄2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59654人。張溪古稱晉陽,自古人才薈萃,清朝恩科解元馮雲露、八品修職郎徐堃,近代知名學者章韞胎、章心綽,原北師大教授章樹楨都是從張溪鎮走出去的傑出人物。具有悠久歷史的八仙過海燈、磨盤燈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張溪鎮全年財政總收入完成1339.1萬元,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產值2.12億元。 [1]

中文名稱: 張溪鎮

外文名稱: Zhangxi Town

別 名: 張家灘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安徽省東至縣

下轄地區: 2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

政府駐地: 張溪居委會

電話區號: 0566

郵政區碼: 247200

地理位置: 東至縣大曆山北麓,升金湖之濱

面 積: 25490公頃

人 口: 59654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張家灘古街、張溪大壩、張溪觀音寺等

車牌代碼: 皖R

歷史沿革

張溪,古稱晉陽(梁時曾軒晉陽縣),早先這裡是片湖灘,清代有位姓張的看在眼裡了這塊「風水寶地」,便安營紮寨,開店做生意,故名張家灘。張溪古時為池州、饒州、九江三府交通要道,宋代建有驛丫,清代東流、至德境內設官道4條,其中東池(東流經長安、蘭橋、唐田、至貴池)、景池(景德鎮至池州)2條都從張溪經過。境內張溪河橫貫東西,注入升金湖,通長江,張家灘過去設有停靠碼頭,是水陸交通的交匯處。山區的山貨、皮花,下江的絲綢、水貨,經此運往各地。民國時期,設有江西、青陽、「六一」(安慶六縣一市)會館、微洲會館和地方會館,負責聯繫接洽各地商貿業務。張溪鎮以駐地張溪得名。1952年劃鄉建政時始設張溪鎮,1961年建張溪公社,1982年體制改革時為張溪鄉,1992年安徽省撤區並鄉時與汪坡合併建立張溪鎮,1995年汪坡析出。2007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時坦埠鄉(坦埠鄉以駐地坦埠得名。坦埠是個鄉村小集鎮,北端緊靠升金湖,地勢平坦,設本渡口碼頭和墒埠,故名。1955年前曾是坦蒲區駐地,1961年始成立坦埠公社,1971年併入五豐公社,1972年從五豐析出重設坦埠公社,1982年體制改革時改為坦埠鄉)、白笏鄉(白笏鄉以鄉政府駐地白笏得名。解放初期建立白笏鄉,1958年成立白笏人民公社,1969年併入五豐公社,1972年從五豐析出復設白笏公社,1982年體制改革時恢復白笏鄉)、汪坡鄉(汪坡鄉是以境內汪家坡得名。解放初期為侯店鄉,1958年更名成立汪坡人民公社,1982年體制改革時改為汪坡鄉,1992年全省撤區並鄉時併入張溪鎮,1995年從張溪析出恢復汪坡鄉)併入。

人口

截至到2011年總人口為5.8萬人。

2017年,張溪鎮常住人口59654人。

地理環境

位置

張溪鎮,屬東至縣轄鎮。鎮政府駐張溪,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17°04′,北緯30°16′;位於縣城東北22公里處。西北濱升金湖,東與貴池區唐田、石台縣小河、莘田接壤,南依洋湖、堯渡、東流。張溪鎮耕地面積6.2萬畝,山場面積20.3萬畝(其中有林面積18.5萬畝)。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25490公頃。張溪鎮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

水文

張溪鎮有堯渡河支流張溪河流入境內。

氣候

張溪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自然資源

張溪鎮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農副產品主要有蓮藕、雷竹、瓜果、豆類、生豬、禽類等。此外地下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石灰石、白雲石、煤、鉛、金、瓷土等礦藏。

交通

張溪鎮境內銅九鐵路、省道殷查公路和樓洋公路縱橫全境。沿江高速、大景高速將張溪鎮和全國各地緊緊的連在一起,交通便捷快速。

經濟

綜述

2014年完成規上工業生產總值2.71億元;全鎮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916億元,招商引資達2.39億元。新進規模企業1家(東至縣玉雪糧油有限公司);新增限上商貿企業1家(東至中盈農資經營部);農民人均純收入達9135元。2015年,全鎮全年完成財政收入2100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330元;招商引資突破2.3億元。2016年完成財政收入1100萬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8億元(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

第一產業

2006年煙葉生產由過去1360畝發展到1980畝,煙葉生產稅收26.17萬元,2007年煙葉生產面積擴大,總面積突破3000畝,煙葉生產純收入99.85萬元;2008年煙葉生產,面積上升到3932畝,煙葉生產總收入突破843.23萬元,純收入152.4萬元。2006年,全鎮禽類養殖6家,養鵝1萬隻至2萬隻以上2家,養鴨5000隻以上3家,養雞4家,其中東至縣九華生態養殖公司飼養蛋雞1.8萬隻,統計收入84萬元。2007年,全鎮禽類養殖8家,總收入突破100萬元。東至縣九華生態養殖公司養雞2.4萬隻,產蛋46噸,純收入28萬元。2008年,全鎮禽類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到11家,九華生態養殖公司養雞2.6萬隻,是池州市第二大養雞企業。2014年新增工商註冊農民專業合作社37家,家庭農場19家。專業合作社及家庭農場制度健全,運作規範。其中森金林農有限公司通過縣級龍頭企業評審,玉雪糧油、恆源工貿累計投入擴規資金超1000萬元,恆源工貿「紅魚塘」申報池州市著名商標。2015年,全鎮土地集約化成片經營達3萬畝。農業產業化水平逐步提高,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達10家,規模養殖戶49戶,省級標準化規模化示範農場2家,新增農民特色專業合作社(養殖、苗木)9家,合作社在擴大經營規模、提供技術服務、拓寬銷售渠道等方面向廣大農戶提供支持,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有效增加農民收入。

第二產業

2005年,縣辦工業達到65家,比1983年增加15家。老企業經過技術改造,提高了技術水平,擴大了規模和生產能力。全民所有制工業固定資產原值由1983年的2419萬元,增長到1987年的7827萬元,占東至縣工業固定資產原值的68%,全民職工人數由1983年3170人增加到5131人,增長61.8%。2006年張溪鎮工業生產值為86.32億元。2014年,完成規上工業生產總值2.71億元;全鎮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916億元,招商引資達2.39億元。全鎮個體工商戶計2155戶,其中新增有證照個體工商戶104戶,法人單位13戶;新進規模企業1家;新增限上商貿企業1家。2015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5億元;新增私營企業3家,新增個體工商戶20戶;新引進項目4家,完成招商引資2.3億元。2016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8億元(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按照東至縣促進工業轉型發展政策,以環境良好和稅收貢獻為導向,突出安全環保的剛性約束,重點對南方水泥、舜盛新材料、辰志建材以及振泰牆體新材料等企業安全、環保、節能等方面進行升級改造,拓展了企業發展空間。舜盛新材料科技公司完成了工業場地邊坡岩土安全隱患整治,新建了兩座200噸蓄水池,購置了灑水車;南方水泥完成了包裝收塵技改項目,降低包裝現場粉塵,改善工作環境。加快小微企業向集聚性發展的進度,採用政策支持、合理引導走「抱團」發展道路,增強市場競爭力。

第三產業

鎮內資源豐富,歷史上一度商業繁茂。清末時期,布匹、茶莊、國藥、米行、鹽業、京廣百貨、糟坊等諸業興盛。民國初年,漁業、肉食、棉花、蠶絲、竹木、陶瓷、五金鐵器、日用雜貨及飲食服務業較為活躍。日軍占領時期,縣城和集鎮一些大商戶隱裕藏富,或逃或遷,或閉或歇,市面日漸蕭條。2006年來,張溪鎮已發展私營企業15戶(其中規模企業1戶),如豐泰綠色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潤陽紡織品有限責任公司、玉雪糧油有限責任公司、森騰達木業等一批企業紛紛落戶張溪。2016年,張溪鎮依託東至縣馨晨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玉雪糧油公司、皖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安徽青蓮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建立了長畈黑木耳種植基地、東湖圩、六聯圩等優質有機米生態種植基地、樒樹繁育基地;在東至縣漢唐商務平台引領下,搭建「農戶+公司+超市」的產業發展模式,讓優質農產品走出去;在苗木生產方面,打造大地園林景觀和宏祥生態科技為龍頭企業的現代苗木生產、營銷基地;有序地扶持發展了畜牧產業,整合了現有的土雞、家禽、山羊養殖合作社資源,堅持標準化、生態化養殖。恆源工貿「紅魚塘」品牌已申報安徽省著名商標。

社會事業

水利工程

2014年,實施農村飲用水工程,投資600萬元新建白笏增壓站1座完成,有效解決飲用水人口3.5萬人;東湖電站升級改造工程竣工並投入使用,投資2300萬元完成東湖圩除險加固工程。2015年投資2000萬元完成14座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山塘加固20座,河溝清淤2條,泵站更新改造2座。實施危橋改造12座。一事一議項目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硬化亮化工程逐步實施。2016年,積極搶修水毀設施,投資370萬元,分別對東湖圩、塔石圩決口進行了堵口復堤,對六聯圩、東湖圩部分低洼和單薄地段進行了加固,完成土方17萬方;投資60萬元,在塔石圩新建鋼筋混凝土箱式泄洪閘一座;仙亭、白石、坦埠三座圩口的堵口復堤、堤壩加固工程,已完成設計、招標工作;積極爭取項目資金150萬元,對長畈、候店、蘭田、藍水等重大水毀農田道路設施進行修復,投資90萬元,實施農村「八小」水利工程建設;投資220萬元「一事一議」項目工程已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

民生工程

2014年完成縣政府下達的民生工程任務,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96戶漁民上岸安居工程建設完工。認真落實就業和社會保障各項措施,社會救助進一步規範。敬老院供養條件逐步改善,消防措施落實到位。2015年侯店水廠擴建改造工作基本完工,解決飲用水人口1.4萬人。全面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征繳和新農合參保工作。2016年,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422萬元;發放救災款物、倒房重建等資金267萬元;五保戶供養金84.2萬元;發放農機補貼101.16萬元;全鎮新農合參合農民56621人,參合率達104%;全面實施農村小學標準化建設項目,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效。積極發展學前教育、計劃生育獎特扶及低保、五保評定、資金髮放等工作。同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鎮域醫療服務試點工作有序開展,高質量地完成醫療救護任務,血吸蟲病疫情達到國家傳播控制標準。充分發揮文化名鎮優勢,積極開展送戲、送電影下鄉,農家書屋建設全面實施。

城鎮建設

全鎮集鎮建設有序進行,集鎮面積達1.1平方公里,硬化道路1.3萬平方米。2014年張溪小學新校區、中心幼兒園、法庭綜合樓、為民服務中心、林業辦公樓、文化綜合樓等均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雨韻江南和清溪苑小區全面完工,入住率達60%。2015年全鎮「三線三邊」工作初顯成效。印製宣傳單5000多份,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全力提升廣大居民環境保護意識。研究制訂《環境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投入專項經費提供保障,每月定期督查評分,並制訂年終獎懲措施,長效機制基本建成。2016年,圍繞江南名都、清溪苑居民小區形成新的商業街區。鎮垃圾中轉站正式投入啟用,形成了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

視頻

美麗的張溪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