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繼(唐詩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繼,生卒年不詳,字懿孫,漢族,南陽人。唐代詩人,天寶進士,生平事跡不詳,曾任檢校祠部員外郎、洪州鹽鐵判官。 張繼有詩集《張祠部詩集》一部流傳後世,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其中以《楓橋夜泊》一首最著名。

作品簡介

張繼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天寶十二年(753),張繼進士及第,但在隨後吏部組織的銓試中不幸落第。是年冬,張繼由家鄉襄陽順江而下,過金陵,轉而南下蘇州,途經寒山寺時寫下《楓橋夜泊》這首羈旅詩,寒山寺因此而得名。《楓橋夜泊》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古詩。此詩細膩地描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寒夜霜天、江楓漁火、孤舟客子,夜半鐘聲等有景有情有聲有色的景象。它沒有直抒胸臆,而是景物的搭配與人物心情高度的默契與交融,把詩人旅途 寂寞的鬱結愁思而自然地抒發出來。全詩句句形象鮮明,可感可畫,句與句之間邏輯關係又非常清晰合理,內容曉暢易解。

高仲武評張繼的詩:事理雙切,比興深矣,不雕而自飾,丰姿清迥,有道者風。他的詩不但有道者風,也頗有禪味;其友人劉長卿作悼詩《哭張員外繼》曰:「世難愁歸路,家貧緩葬期」[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