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自忠殉國處紀念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自忠殉國處紀念園

張自忠將軍紀念園景區屬於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是以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張自忠將軍殉國地和紀念館為主體修建的,是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生態休閒和鄉村旅遊為一體的旅遊景區。由張自忠將軍殉國處紀念園、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和鄂豫邊區革命紀念館等三部分組成。

張上將自忠殉國處紀念碑、同難官兵公墓,位於宜城市新街鄉羅屋村長山。1940年5月,國民黨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親率74師在宜城南瓜店與1萬多日軍激戰9晝夜,16日於此處殉國。1941年5月16日,國民黨59軍將士在此立碑紀念。碑用95塊青石砌築,四方柱體攢尖頂,通高4·4米,碑陽陰刻碑文:「第一周年紀念張上將自忠殉國處中華民國三十年五月十六日敬立」。1941年5月16日,國民黨59軍將士在立「張上將自忠殉國處紀念碑」的同時,在杏仁山北麓修建同難官兵公墓。墓底徑5米,高1·5米,墓前立石碑,碑通高1·7米,碑陽陰刻「張上將同難官兵公墓中華民國三十年五月十六日」。張公祠,位於南漳縣武安鎮北200米,張自忠(1890-1940),字藎忱,山東臨清人。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國民黨59軍軍長、第33集團軍總司令,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司令。1938年2月率部參加臨沂戰役,擊潰日本「鐵軍」坂垣師團。1939年率部參加隨棗會戰,棗宜會戰。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對日軍作戰中殉國。陵園1944年由33集團軍撥款主建。坐北朝南,呈中軸線對稱布局,面積25萬平方米,依次有牌坊大門、藎忱渠、忠烈橋、門樓、演講廳、偏房、自忠亭、進德亭、修業亭、血字門、自忠堂、偏殿、衣冠冢等建築,組成「自忠」2字。

張自忠將軍殉國處紀念園位於宜城市板橋店鎮羅屋村七組,占地180畝,包括張自忠將軍殉國處紀念碑、紀念碑廣場、階梯式步行道等紀念設施,每一處都蘊含着對張自忠將軍的緬懷和對抗戰勝利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