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連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連偉
高爾夫球員
出生 1965年5月2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高爾夫球員
知名作品 2016年威爾士常青公開賽冠軍

張連偉,中國高爾夫球員。男,1965年5月2日出生於廣東。1994年底,通過了職業高爾夫球員的達標賽,成為中國首批職業高爾夫球手之一。他世界排名第158位,列亞洲第五,中國第一。2010年2月,張連偉受聘為中國高爾夫協會委員,也是國內第一位球員成為中高協的委員。

2016年6月5日,張連偉獲得威爾士常青公開賽冠軍,成為第一位贏得歐洲常青巡迴賽賽事的中國內地球手。與此同時,張連偉也是第一位奪取歐巡賽冠軍的中國內地球手。

參賽數據

主要戰績

2016年6月5日,威爾士常青公開賽在威爾士凱爾特莊園羅馬路球場進行,在最後一輪比賽中,張連偉在前半場交出29杆,最終打出62杆(-8),以三杆優勢獲得冠軍,成為第一位贏得歐洲常青巡迴賽賽事的中國內地球手。與此同時,張連偉也是第一位奪取歐巡賽冠軍的中國內地球手。

2008歐米茄中國巡迴賽廣州錦標賽在廣州九龍湖高爾夫球會成功收杆,老將張連偉以四輪總成績285杆(72-72-68-73),低標準杆3杆,領先4杆的優勢成功衛冕,奪得15萬冠軍獎金。

2003年11月,參加沃爾沃中國公開賽,以277(-11)杆的總成績獲得冠軍。

2003年1月,參加新加坡大師賽,以278杆的總成績獲得第一名。

2000年7月,參加在澳門舉行的中國職業高爾夫球挑戰賽澳門站比賽,獲冠軍。

2000年5月,參加在上海舉行的中國高爾夫球公開賽,以279杆的成績獲第四名。

2000年4月,參加在廣州舉行的中國職業高爾夫球挑戰賽,以139杆的成績獲冠軍。

1999年5月,參加在成都舉行的第一屆BAT中國職業高爾夫球聯盟杯巡迴賽第一站的比賽,以兩輪總杆數138杆的成績獲冠軍。

1999年4月,參加在澳門舉行的澳門高爾夫球公開賽,以279杆的總成績獲第5名。

1998年12月,參加在香港舉行的亞洲職業高爾夫球賽,以270杆的總成績獲第5名。

1998年5月,參加在澳門舉行的亞洲職業高爾夫球巡迴賽澳門站的比賽,以287杆的成績獲第4名。

1997年1月,應世界著名威士忌品牌同時也是世界著名高爾夫球贊助商的尊尼獲加特別邀請參加在澳大利亞舉行的尊尼獲加精英賽,獲尊尼獲加最佳亞洲高爾夫球手獎。

1996年12月,參加了在馬來西亞舉行的PGA錦標賽,獲總排名第5名。 1997年9月,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行的吉隆坡高爾夫球公開賽,以281杆的成績獲第2名。

1996年11月,參加在南非舉行的第42屆高爾夫球世界盃總決賽,進入前20名,並獲得直接參加第43屆賽事的資格。

1995年8月13日,參加泰國職業高爾夫球精英賽,以274杆低於標準杆14杆的成績奪得個人冠軍, 這也是中國選手首次在國際比賽中奪冠。

1995年參加全國高爾夫球錦標賽,以290杆的總成績獲職業男子組冠軍。 1995年4月11日,參加在深圳舉行的第一屆中國高爾夫球巡迴賽首站比賽中,奪得男子個人冠軍。

1994年10月,在日本廣島舉行的第12屆亞運會上,以258杆的成績,奪得高爾夫球男子個人亞軍。

1991-1994年,包攬了全部國內比賽冠軍。

1989年獲全國高爾夫球業餘公開賽冠軍。

1988年首次參加全國業餘高爾夫球公開賽,獲第6名。

人物經歷

改革開放初期,高爾夫進入中國,張連偉是第一批接觸這項運動的球手,同時也是最艱苦的一批。農村出身的張連偉半路出家,站上了高球的國際舞台——他是第一位贏得歐巡賽的中國內地球手,他在亞運會上為中國隊取得首枚高球獎牌,他還讓高爾夫大滿貫賽(美國大師賽)首次出現了中國面孔。在亞洲乃至世界高爾夫球壇,張連偉是一個閃亮的中國名字,他代表着中國高爾夫年輕的歷史和不俗的成就。[1]

久戰沙場、歷經沉浮,如今53歲的張連偉雖不如當年鼎盛時期的神勇,但他心中對高爾夫的愛卻熾熱如初。17年前,他創立了張連偉杯,5年前又成立樂張連偉體育發展基金會。「我當時沒有路可走,免不了走彎路,現在我想通過我的經歷、經驗做他們的引路人。」張連偉說,他現在的目標就是服務好高爾夫下一代。[2]

農家子弟 當高爾夫球童「偷練」

1965年5月2日,張連偉出生在廣東珠海市南水鎮一個貧農家庭,在兄弟姐妹6人中,他排行老三。在上世紀70、80年代,中國正經歷着巨大的變化,身為農民的張連偉高中畢業後,不甘回家種地,而是留在珠海體委當田徑運動員

最初,張連偉在珠海業餘體校里練習標槍、鐵餅和鉛球等田徑項目,當時他創造了學校的擲標槍紀錄:800克標槍58米。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首先引進了桌球,張連偉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拱北一家桌球俱樂部做雜工,月薪90元。

隨着1985年珠海第一家高爾夫球場——珠海國際高爾夫俱樂部建成,珠海又引進了新的運動:高爾夫保齡球。曾為標槍運動員的張連偉選擇同在室外草地上進行的高爾夫,他在這個日商獨資管理的俱樂部當起了球童。

雖說是做球童,20歲進入高爾夫球場的張連偉除了幫打球者背球包、撿球,還要耙沙坑、剪草……甚至給員工打飯等雜役都是他來做。工作雖然辛苦,但唯一的好處是可以打高爾夫。迷上小白球的張連偉,經常趁着員工沒上班和客人走了之後去「偷打」。

那時候,中國高爾夫剛剛「萌芽」,前路並不明朗。對高爾夫近乎痴迷的張連偉,從來沒想過以後會怎樣,他一邊工作一邊打球的日子就憑着兩個字:喜歡。

獨自在城市打拚,張連偉的月薪有170元,但由於打球的花費不菲,他的生活依然捉襟見肘,更別說補貼家用。「那麼多年沒有寄過一分錢給家裡,家人的反對聲很大,哥哥、爸爸媽媽都勸我回去。」張連偉回憶說,「但我跟他們說,很難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我要堅持下去。」

然而中國高爾夫第一人當時並沒有意識到,當他第一次偷偷在練習場揮杆打球時、當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堅持自己的決定時,他的生命便與高球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了。[3]

中國「老虎」 壟斷國內業餘賽冠軍

隨着球技的增長和高爾夫賽事在中國的興起,張連偉開始參加國內業餘比賽。他的第一場比賽是1988年首屆中國業餘高爾夫球公開賽,學球僅僅3年的張連偉獲得第6名。次年參加該賽事,張連偉贏得人生首個冠軍。從此,他的高爾夫道路如有神助一般,幾乎稱霸了國內所有的業餘賽事。

「從1990年開始,中國所有的業餘比賽都是我贏,除非我不去。倒不是說他們的水平打不過我,是他們都怕我。長時間怕我就形成一種潛意識,只要跟我打就會輸,可以說我基本壟斷了國內的業餘比賽冠軍。」談到這裡,張連偉眼裡閃着光,可以想像他年輕時意氣風發的樣子。他就像中國的「老虎」伍茲,讓其他選手聞風喪膽,只要他出現在賽場上,再好的選手也只有爭第二的份。

作為運動員,賽場上的張連偉跟生活中卻是兩種狀態。比賽時,張連偉強勢、激進,像一頭進擊的雄獅,我的地盤我就是要贏。而私下裡,他沉穩、平和、慢條斯理,反差極大。對張連偉來說,這不僅是他的性格使然,更是一種心理戰術。

「你在賽場上的鬥志不僅僅是給自己增添信心,同時也讓你的對手充滿壓迫感,這是一舉兩得的戰術。有時候,我們的球員缺的不是技術,而是心理,這需要長期的訓練積累,體會得多了,自然能夠泰然自若。」張連偉說。

1990年,張連偉離開了工作5年的珠海,來到深圳高爾夫俱樂部,與那裡的一支高爾夫隊伍會合。「我想出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會一會國外的對手。但那時出國還不是很方便,信息也比較封閉,不知道國外有什麼比賽,即使知道了等簽證辦下來,比賽也已經打完了。我急需找到一個組織。」張連偉說。

繼1990年北京亞運會取得男子團體第4名後,1994年,張連偉再次出戰日本廣島亞運會,奪得一枚個人賽銀牌。到目前為止,這仍然是中國高爾夫在亞運會男子個人項目上的最佳紀錄。張連偉稱,這枚銀牌是「十年磨一劍」。[4]

回國後,張連偉獲得中高協特批,免考轉為職業選手,十年業餘身份也在這一刻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那時,張連偉離自己的30歲生日還差6個月。

轉為職業 借錢出國比賽「交學費」

1995年,張連偉正式轉職業,職業球手的身份意味着他可以通過打比賽賺錢了。然而,困難也接踵而至,沒有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毫無積蓄的張連偉起初要靠借錢打球。

「轉職業跟業餘時期不一樣,我要以比賽的獎金為生。但一開始根本賺不到獎金,只能四處借錢,基本每次都是這裡湊一點買機票,那裡湊一點住酒店。可以說轉職業後的10年我都沒有收入,即使賺到了獎金也要投到下一場比賽中。」張連偉說。

在張連偉的記憶中,印象最深刻、也是最艱苦的時候是他第一次到澳大利亞比賽,「我向經紀人借了2萬美元,本來計劃在澳大利亞連續打4場比賽,但打完3場一分錢沒有賺到,借的錢也花完了,最後一站連報名的錢都沒有。我不得不回國,最後還欠酒店1000多美元。」

經過一年的摸爬滾打,張連偉在1996年印尼沃爾沃亞洲比洞賽賺到了「第一桶金」。這「第一桶金」倒不是第一次獲得獎金,而是第一次賬戶上有了盈餘。因為在一年之前,張連偉在首屆沃爾沃中國公開賽上就取得了第3名,贏得2.88萬美元獎金。

「第一桶金」讓張連偉贏了4萬美元,交完稅還剩3萬美元,他把一年前借的2萬美元還給了經紀人。那場勝利之後,張連偉在深圳高爾夫俱樂部的工資也漲到了100美元。

1995年和1996年,張連偉先後贏得沃爾沃馬來西亞名人賽和沃爾沃泰國亞洲名人賽。由此,他打開了亞巡賽的大門,有了在更大舞台一顯身手的機會。

1996年,張連偉在吉隆坡公開賽獲得並列第4,1997年沙巴名人賽並列第4,1997年吉隆坡公開賽亞軍,1998年緬甸公開賽亞軍,1999年澳門公開賽並列第5,1999年沃爾沃名人賽並列第5,2000年馬來西亞公開賽第5,2001年澳門公開賽冠軍,2002年澳門公開賽冠軍……

「轉為職業身份的前10年是抱着『交學費去學習』的心態來打的,像是遊學,跑了很多地方。因為熱愛,哪怕借錢也要堅持打下去。」張連偉說。

生涯轉折 日巡3年賺50萬美元

亞洲的輝煌成就仍然不能滿足張連偉,他一直夢想着去世界最頂級的美巡賽。1999年,張連偉決定從加拿大巡迴賽入手,進入加巡賽年終獎金榜前5,便有資格打美巡賽的次級巡迴賽。張連偉一打就是3年。

「當時加拿大巡迴賽每場獎金只有10萬到15萬美元,我必須很努力地賺到下一站的成本才能繼續打。然而,即使我所有的費用都挑最便宜的,這3年也沒能賺到錢,有時漂洋過海去打一場,一分沒賺到,反而虧了幾萬元。」張連偉回憶說。

單槍匹馬扛起中國高爾夫大旗的張連偉始終沒能進入加巡賽年終前5。由於旅途太遠和費用太高,他最終放棄了這條通往美國的路。

「我後期發現自己有點偏離路線,我已經三十幾歲了,仍然沒錢結婚,沒錢安家買房,除了高爾夫我什麼都沒有。」轉完一圈調研了全球高爾夫市場之後,張連偉幡然醒悟,「我必須去日本,那才是我能賺錢的地方。」

這個決定成為張連偉職業生涯的一個轉折點,而他也在2000年結婚,並在隨後生子,組建了幸福的家庭。

「相比於歐美,日本選手水平較低,而且比賽獎金很高,每場有100萬到200萬美元。我轉了全球,琢磨了一下,發現日本是最適合自己發展的地方,也是最能賺到錢的地方。」張連偉分析說。

2002年,張連偉考取了日巡全卡,在日本徵戰3年賺了50萬美元。用張連偉的話說,等於把他之前用於「投資」的錢都賺回來了。

日本人很快就認識了這位首個征戰日巡賽的中國球員,他的沙坑救球堪稱一絕,這項技術能力排在2002賽季日巡賽首位。

然而,這其中的苦只有張連偉知道。他曾因日語不通而搭錯去賽場的火車;到了晚上,他常常一個人躺在酒店的床上發呆,想老婆和孩子。

「我放棄了無數次,但也堅持了無數次。」張連偉說。後來,通過常年在外比賽的磨練,張連偉學會了日語和英語,甚至連日本的各地方言都會講。

2003年,張連偉迎來了職業巔峰,獲得新加坡大師賽冠軍,成為歐巡賽奪冠的中國第一人;同年,他又獲得國家級公開賽——沃爾沃中國公開賽冠軍。他的世界排名飆升到前100,這是世界前100首次出現中國人,當時張連偉的最高排名是第87。

2004年初,張連偉收到了美國奧古斯塔國家俱樂部的邀請,首次把五星紅旗插到了大滿貫的賽場上。

思考現狀 「蛋糕」不大切的人太多

從一無所知到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這條通往世界的高爾夫道路是張連偉用將近20年的時間摸索出來的。張連偉深知其中的艱辛與不易,於是在2001年,他創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青少年比賽——張連偉杯

「我當時一邊在打比賽,一邊在想中國真的很缺比賽。所以我的第一個想法是給青少年多一個比賽的平台。」張連偉談到創立「張連偉杯」的初衷時說。

2005年,他本人為「張連偉杯」制定口號——圓我一個奧運夢,「我」代表中國。「那時候高爾夫離奧運很遠很遠,我接到上面領導的電話說不能用『奧運』這兩個字,我說為什麼不能用,那是我的夢,高爾夫一定會入奧,即使我實現不了,下一代也可以實現。當時我頂着很大的壓力。」張連偉說。

2016年,高爾夫時隔112年重返奧林匹克馮珊珊林希妤李昊桐吳阿順組成的中國隊出征里約,馮珊珊還贏得了一枚意義深遠的銅牌。

「入奧了,圓夢了。當然這個夢是由馮珊珊李昊桐等球員實現的,我也很開心,因為他們都打過張連偉杯。馮珊珊13歲時在這裡贏得了冠軍,李昊桐也打過前三名。」張連偉自豪地說。

為了幫助更多的選手實現他們的高爾夫夢,張連偉又在2013年成立了「張連偉體育發展基金會」。「其實很多優秀的球員不是不想出去闖世界,而是經濟條件不允許。這讓我想到了我當年獨自闖蕩的艱辛,由此萌發了創辦這個基金會的想法,希望能在機票、酒店等費用上為球員提供幫助,這也是選手出國參賽最大的負擔。」 張連偉表示。

今年,由張連偉體育發展基金會主辦的2018基石杯青少年高爾夫國際邀請賽正式啟動,賽事承包參賽選手的一切費用,打出一杆進洞還有5萬元人民幣的獎學金。

「中國高爾夫只有一個馮珊珊和一個李昊桐是遠遠不夠的,我想通過我力所能及的方式激勵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張連偉說。

「在中國,高爾夫這塊『蛋糕』本就不大,看到多年來這麼多人都在切蛋糕,我很心疼。」張連偉說,「我想做一個為中國高爾夫做蛋糕的人,這同時也需要有人不斷地站出來,有『麵粉』的捐『麵粉』、有『糖』的捐『糖』,這樣中國高爾夫才會慢慢地好起來。」

高爾夫是中國改革開放引進的產物,也是最成功的產物之一。它除了是一項體育運動,更成為一種精神,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張連偉看來,高爾夫是一座修煉人本性的廟堂。「高爾夫講究的是動中求靜,像是一場修行,它關乎的是人的本性與品質。」張連偉說,「我原來是性格很急的人,脾氣很大。幾十年下來我慢慢地靜下來,專注於內心、專注於當下。我能感受到這一點,我相信別人也一樣。」

視頻

全球奢侈品 高爾夫頂級球具HONMA在廣東連開四店 張連偉鼎力支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