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彭雲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彭雲松
面對疫情卻格外「慷慨 捐款
出生 1920年9月
國籍 中國 黑龍江省
知名於 九旬老人撫養6名孤兒長大 演繹超越血緣的人間真情

彭雲松 ,97歲,道外區豐潤街居民,出生於1920年9月,黑龍江省。是6個兒女的父親。這一家七口人卻有着7個不同的姓氏。年輕時,彭雲松從山東平邑「闖關東」來到哈爾濱,1954年起陸續收養了6個流浪兒和孤兒。[1]。 哈爾濱市有這樣一個特殊家庭,一家人七個姓,兒女們姓氏不同,卻共有一個爸爸:彭雲松。這位讓人可敬的爸爸收養他們6個棄兒。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彭雲松當時是一名臨時工,薪水微薄,腿腳不好,艱難地拉扯着6個孩子,全家7個人擠在一間小土屋裡。為了讓孩子們生活的稍好一點,彭雲松起早貪黑找各種機會幹零活。孩子們記得,爸爸養了5隻奶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擠奶,再拖着一條病腿拿到早市上去賣,換取當天的飯錢[2]

彭雲松老人終生未娶,他含辛茹苦培養的孩子們如今已經長大成家,事業有成。現在,他的心愿是加入中國共產黨。

人物簡介

哈爾濱市有一樣一個特殊家庭,兒女們姓氏不同,卻共有一個爸爸。而這位讓人可敬的爸爸收養他們6個棄兒,培養他們長大成家,事業有成,他卻終生未娶,如今97歲的彭雲松和他的兒女們幸福地生活在哈爾濱這座美麗的城市中[3]

年青時,他每月36元工資,卻先後收養了6個棄兒,自己卻終生未娶,培養兒女健康成長是他的目標。

說起自己的家來,彭雲松的兒女們說:我們的大哥是閆景成,是爸爸彭雲松第一個帶回家的小孩。大哥是孤兒,從小流浪,8歲那年在鐵道線附近轉悠,快餓昏時,爸爸給了他一個饅頭,看着他狼吞虎咽地吃完,對他說了句「跟我回家吧」。至此,爸爸先後收養了我們6個兒女。

老二郭廷忠告訴記者,他是四歲時失去雙親,到處流浪。彭雲松是他遇到的第一個給了吃的還帶他回家的人。他只比同是孤兒的老三張秀清大幾個月,為了爭烤土豆,常常跟老三張秀清和老四高玉濱鬧成一團,最後「離家出走」。「當時很淘氣,一次又一次跑出去,讓父親一次又一次找我……」郭廷忠哽咽了,「爸爸的腳有些跛,急得滿身汗,好幾次把準備好的樹枝子舉起來,又放下……他從沒打過我們。他不善表達,從沒說過什麼「暖心窩」的話,可打老四高玉濱進家那天起,他便讓這個失去母親、父親患精神病的可憐孩子挨着自己睡。半夜,他爬起來給孩子掖好被角,輕輕摟進懷裡。直至現在,彭雲松依然跟當年一樣,每天只吃一頓飯,可他從沒讓毫無血緣的6個孩子餓過肚子。兒子欒景通說,爸爸他只是省化工廳供銷處的一名普通工人,一個月只賺36元錢,但為了讓孩子們能吃飽飯,他養了5頭羊,每天凌晨摸着黑兒擠奶到早市去賣。

他沒有能力培養孩子上大學,但卻培養出了6名愛家敬業的好人,還有的兒子多年被評為勞模。

彭雲松在山東老家的親人和同事都無數次勸他把6個孩子送到孤兒院,自己好娶老婆、生孩子。他沉默過,但還是拒絕了。大家氣急敗壞:「圖啥呢?」冬去春來,颳風下雨,小泥屋搖搖欲墜。可是,裡面那個耿直的山東男人,總是用他並不寬大的肩膀,將6個孩子緊緊摟在一起。

老二郭廷忠對爸爸彭雲松始終有些芥蒂。他12歲進家門,總是融不進這個大家庭,有時彭雲松一急,還會吼一句「你要再跑,我再也不養你」……直到16歲那年,郭廷忠去當兵,臨走前,彭雲松從懷裡掏出15元錢塞給他,笑眯眯地對他說:「珍惜機會,鍛煉成長。」郭廷忠接過被包得嚴實實的、帶着體溫的錢,望着花白頭髮的彭雲松,低下頭,無聲地哭了。四年來,他第一次對彭雲松喊了聲「爸」……15元錢,那是他們一大家子人半個多月的生活費。

孩子們漸漸大了,紛紛離家。老三張秀清16歲那年堅持下鄉。彭雲松不同意,大口大口抽悶煙。女兒說:「我在那兒吃得好,還能給咱家帶吃的……」彭雲松急得眼睛通紅,把煙甩在地上:「誰要你帶吃的來……」老兒子劉玉忠是彭雲松從山東老家帶過來的,讀了一年初中就不學了。彭雲松嘆了氣:「不讀就不讀吧,人只要心眼好,做一個有手藝的好人。」

他只上過三年私塾。可他對老五欒景通讀高中的事始終態度堅決:「咱家窮,你是讀書的料,一定給咱家爭口氣。」欒景通19歲當兵,在部隊裡表現得十分出色,很快入了黨,成了家裡第一個黨員。二哥在部隊裡也入了黨、提了干。當年的「野孩子」們,紛紛省吃儉用地每月往家寄錢。老四高玉濱初中畢業後在化工機械廠連續5年當上勞模,還分到了房子。他把鑰匙放進父親溫暖的大手裡,對上父親溫柔的目光:「爸說的真對,做個好人,認真工作……』」

為了讓兒女有房住,彭雲松在79歲那年隻身回到山東老家。富起來的兒女接他回家時,老人卻將財產全部留給了老家孤困鄰里16年前,彭雲松召開了「家庭會議」,將自己的兩套房子分別給了三女兒張秀清和老五欒景通,讓女兒一家有自己的住房,也鼓勵老五創業;其餘的幾萬元存款,平分給另外4個子女。女兒張秀清當場急了:「您就住我家,哪兒也不許去!」彭雲松搖搖頭:「我的煙抽得太多了,怕給你們家添亂……」這個為兒女傾盡大半輩子的老人,在他79歲那年回到了山東老家。

老五欒景通是父親眼裡最出息的娃。他用爸爸彭雲松給的房子創業,生意越做越大。這個53歲的私企老闆在過去五六年裡一共幫過130位孤寡特困老人,花出去上百萬元。他組建了哈爾濱第一支專為老人無償服務的愛心車隊。去年,欒景通不顧爸爸的阻止,他終於鐵了心要接父親回家,當他帶着妻子跑到山東,輾轉找到父親當年只花500元錢蓋的小房裡時,看着黑乎乎的小屋和爸爸用磚頭兒上面蓋了個門板的床時,欒景通跪在地上痛哭不已……我這輩子也沒想過,這十幾年我爸是這麼過來的……」

原來,剛回山東的第二年,彭雲松聽鄰居說隔壁的老太太快餓死了,「三天就吃過一個小窩頭」。他一路小跑地來到市場,找了個賣饅頭的攤,交給攤主100元錢,讓他每天給老太太送2斤饅頭。他盤算好了,老太太吃到7月,地里的玉米就成熟了。

彭雲松有很多「鄉親粉」。十幾年來,無論誰跟他提困難,只要老人手裡有錢,肯定給出去。鄉親們互相約定,無論誰家包餃子,第一碗都要給彭大爺端來。得知他兒子來了,幾十位鄉親們哭天抹淚地端着小板凳,跑到老人的小泥屋門前「靜坐」。「不能讓老爺子走,捨不得!」去年,老父親剛從山東平邑縣的老家回家,6家兄弟姐妹在飯桌上都哭了:「下輩子投胎,咱還是彭家的人……」

面對着六個兒女的爭搶,已經97歲的彭雲松為了不給兒女們添麻煩,只答應住進了哈爾濱市道里區井街胡同金銀河居家養老院。兒女們要給錢,他連忙用粗大的雙手一擋:「我有錢呢,兩千多塊……」那是他每月的退休金。可他好像從沒把錢當成自己的。這麼多年,誰提着困難來要錢,他都給。就連記者伸手逗他「您給我點兒錢唄」,他也會立刻在褲兜里摸索起來……

如今,老大家的孩子是哈工大的博士,老二家的女兒研究生畢業後在高中當老師,老四家的女兒學的是中醫,在北京工作……這個龐大家族裡的孩子,一個比一個出息,面對兒女們幾次三番提出隨彭姓,彭雲松始終不肯。他說:「我只是替孩子們的父母照顧他們,破壞別人家血脈的事,咱可不能幹。」[4]

入黨心愿

12 月 20 日,97 歲的彭雲松老人在哈工大集團老年公寓,舉起右手莊嚴地宣示—— "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 ……" 為了這一刻,老人等了近一個世紀[5]

熟悉彭雲松老人的人都知道,他這一生可以用艱辛和坎坷來形容。一輩子沒有結婚,卻有 6 個異姓子女,這 6 個孩子都是他撿回來的孤兒和流浪兒,他用一生將這些孩子撫養成人。

為了撫養 6 個孩子,彭雲松冬天捨不得給自己買一件棉衣,夏天捨不得吃一頓餃子。冬天裡好心鄰居看見他衣着單薄,便給他一些舊棉衣,可他卻把衣服改小,給孩子們穿上。鄰居見他一天只吃一頓飯,給他送來餃子,他卻將餃子給孩子們一個個分了。

在彭雲松老人的影響下,如今已經長大成人的子女們全都成了知恩圖報、服務社會的好人。老五欒景通在 1999 年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提供免費服務的雷鋒車隊,並帶動全國 98 個城市組建了雷鋒車隊。彭雲松老人的 家庭也先後被評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和全國文明家庭。

2017 年 9 月 6 日,彭雲松老人在自己 96 歲生日當天,向親友們說出了一個一直埋藏心底的願望—— " 我想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一位耄耋老人,為什麼還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欒景通說:" 其實老人一直都有要入黨的想法,可是他對誰都沒有說出來。有一次他在柜子里找東西時,寫了一半的入黨申請書掉了出來,父親才對我們說出他想要入黨的這個願望。"

從那以後,彭雲松老人將從手機和電視上看到的國家政策、反腐成果經常編成快板或故事,在小區里對鄰居們宣講,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編成歌曲,教給一起散步的老人唱。子女和鄰居經常勸老人在家多休息不要總出來,老人卻說:" 我這把年紀了,能為黨做事情的時間不多了,我要盡我所能多做一點。"

97 歲高齡早已是不問世事、頤養天年的時候了,是什麼力量支撐着彭雲松堅持入黨?中國共產黨的什麼魅力吸引着這位 97 歲的老人如此執着地一路追隨?在道里區尚志街工委中央大街社區黨總支書記趙媛媛看來, 是共產黨帶給了老百姓實實在在的 " 獲得感 ",吸引着老人走進黨的懷抱。

疫情捐助

新華社哈爾濱1月30日電(記者楊思琪)10000元,是老人4個多月的退休工資;作為一名普通退休工人,生活上向來「吝嗇」,面對疫情卻格外「慷慨」。

他,就是百歲黨員彭雲松[6]

這個特殊的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形勢嚴峻,牽動着億萬人民的心。1月29日,家在哈爾濱市道外區的彭雲松聯繫當地政府部門和紅十字會,向道外區防控一線捐款1萬元。

彭雲松出生於1920年9月,是6個兒女的父親。這一家七口人卻有着7個不同的姓氏。年輕時,彭雲松從山東平邑「闖關東」來到哈爾濱,1954年起陸續收養了6個流浪兒和孤兒。

為了讓孩子們吃飽穿暖、讀書上學,彭雲松每天起早貪黑,一邊在化工廠打工,一邊養羊賣羊奶、收廢品,補貼家用。不是骨肉,卻勝似骨肉,為了照顧孩子,他一生沒有娶妻,用無聲的付出給6個兒女一個溫暖的家。

這個「七姓」大家庭的故事曾感染無數人。幾年前,彭雲松曾榮獲全國「最美家庭」「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併入選「中國好人榜」。

談及為何要為疫區捐款,老人堅定地說:「看電視、看手機,知道疫情嚴重,奮戰在一線的醫生、護士太辛苦了,我想為他們做點事。」此次捐款是他省吃儉用一點點攢下的,將全部用於道外區疫情防控,幫助一線醫務工作者購置防護用品。

老人年紀大了,養老、看病會花不少錢。彭雲松卻覺得國家有難,要首先幫國家紓困。他的兒子欒景通說:「我爸一直這樣想,也總是這樣教導我們,我們都特別支持他。」

捐贈書上,彭雲松顫顫巍巍寫下自己的名字。老人的「驚人之舉」感動了在場不少年輕黨員。「儘管年事已高、行動不便,他們始終心系黨和人民的事業,體現了一名老共產黨員永不褪色的初心與信仰。」哈爾濱市道外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於歡說。

「這是一名共產黨員應盡的義務。」彭雲松說。

視頻

哈爾濱市道外區百歲老人彭雲松的故事上央視啦

彭雲松一個爹六個娃 七個姓氏是一家

參考資料

  1. 《福壽中國》彭雲松 央視網,發布時間;2018年10月15日 13:27
  2. 感動中國2018候選人物——彭雲松 央視網,發布時間; 2018年12月08日 16:14
  3. 彭雲松 中國文明網,發布時間;2016.5
  4. 百歲老人彭雲松傳承家訓 以德為本 以忠為根 以善為動 東北網,發布時間;19-05-0613:11
  5. 97 歲老人如願加入中國共產黨 哈爾濱日報,發布時間;2018-12-20 14:31
  6. 一名百歲黨員的戰「疫」答卷 新華社,發布時間;2020-01-30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