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彭公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彭公廟

 

 

 

彭公廟,位於湖南省郴州市資興市彭市鄉,據清朝縣誌載:彭公,姓彭,名字失考,唐代人,因有孝而成仙,之後鄉人建廟宇祭祀。

寺廟簡介

彭公廟,即現在的資興市彭市鄉,地處資興市的東方,沿省道郴州至桂東的S322線往東走,距離資興市的唐洞新市區約60公里。因當地老百姓信奉彭公老爺,曾修建了一座彭公廟而得名。

建築特徵

彭公廟聯席會議舊址位於資興市州門司鎮塘家灣村西家田組,由兩棟胡氏祠堂和八角亭組成。胡氏祠堂始建於清同治年間,坐東朝西,磚木結構,懸山頂,總面積796平方米。在左棟祠堂的中下廳右邊廂房的雕花門板上,至今還清晰地留有 「護號兵駐此」的墨書字樣。八角亭,又名懷清亭,建於清乾隆二十九年 (1764),占地面積153平方米,八邊形,每面均開一扇門,共三層。八個角置蓮花斗拱。亭內設12根支柱。門楣上懸掛知縣羅紳題贈 「清懷亭」牌匾,亭內牆上原掛有 「清標彤管」金字大匾。八角亭損壞嚴重,僅剩一層殘垣。彭公廟聯席會議確立了起義隊伍上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的戰略決策,為壯大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國務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南省資興市彭公廟聯席會議舊址成功入選,實現了資興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零的突破,進一步促進資興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傳承與發展。

歷史價值

彭公廟聯席會議

1928年4月9日,陳毅、何長工等率領湘南起義隊伍與楊福濤為書記的湘南特委作戰略性轉移,途徑資興,所率部隊駐紮在彭公廟胡氏祠堂。為研究保存革命力量、安排上井岡山的路線,湘南起義隊伍與湘南特委一起在彭公廟召開聯席會議。在聯席會議上展開了激烈討論,湘南特委不聽勸阻執意回衡陽,後遇敵伏擊,全部遇難,陳毅、何長工率湘南起義部隊挺進井岡山,與毛澤東部隊順利會師。彭公廟聯席會議確立了湘南起義隊伍上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的戰略決策,為壯大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在湘南起義這場偉大的革命鬥爭中有着重要的歷史地位。

彭公廟聯席會議舊址。1928年4月上旬,蔣介石調集反動軍隊圍剿湘南起義部隊,朱德、陳毅決定率起義部隊上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4月9日,陳毅、何長工率領的起義隊伍,從郴州經資興,到達離資興縣城30公里的彭公廟。為研究保存革命力量安排上井岡山的路線,與楊福濤為書記的湘南特委一起召開聯席會議。會上,在安排部署了部隊的行動路線後,陳毅、何長工力邀楊福濤率特委機關人員一同上井岡山,但楊福濤、席克思不聽勸阻,執意要走,前往衡陽。特委機關40餘人在走到耒陽安仁交界的地方遇敵伏擊,全部遇難。陳毅、何長工指揮部隊和農軍繼續東撤,與4月下旬到達酃縣 (今炎陵)沔渡,與朱德會合。[1]

參考文獻

  1. [https://wz.rednet.cn/front/messages/detail?id=250343   資興市彭公廟村村組幹部違法黑掉農村直補 ],搜狗, 2018-01-19 10: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