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後寮威靈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後寮威靈宮
圖片來自phsea

後寮威靈宮,臺灣澎湖縣廟宇,位於白沙鄉後寮村,主祀保生大帝;相傳建廟時間為明代萬曆30年(1602)[1],為澎湖境內首開保生大帝信仰之廟宇,和湖西鄉南寮保寧宮北寮保安宮淵源深厚,三廟皆具備廟埕前立宮旗旗桿之特色。此外,澎湖縣知名觀光景點「後寮天堂路」便位於此廟左近。

沿革介紹

白沙鄉後寮村民祖籍多源自福建泉州同安金門島(浯江),大明崇禎南明永曆年間陸陸續續有移居紀錄,最初可追溯自萬曆年間的葉秋水。葉氏原與胞兄葉春山原本落腳澎湖後窟潭(今馬公市重光里),後自行徙居至後寮村,成為嵺山葉氏後寮一脈的開基始祖;此外,二十世紀傳統廟宇建築大木匠師葉得令葉根壯叔姪亦屬此嵺山葉氏,為後窟潭一脈葉春山後人。[2]

後寮威靈宮確切建廟時間不詳;根據廟中碑文紀錄,遷居後寮村的居民有感當地瘴癘頻傳,約莫於萬曆30年(1602)便共商議起建廟宇,共祀保生大帝,庇佑村內全境平安。臺灣明鄭時期結束後,康熙24年(1685)編撰的蔣毓英臺灣府志》中便有南寮保寧宮的信史紀錄[3],而南寮保寧宮又是由後寮威靈宮分香[4],故後寮威靈宮建廟歷史最遠可追溯在康熙24年(1685)之前。

明治33年(1900),日本知名人類學者伊能嘉矩(1867-1926)在澎湖調查時曾拜訪過此廟,留下關於廟中石敢當「魑魅魍魎碑」的口訪文字紀錄。

參考文獻

  1. 威靈宮.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18-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8) (Chinese (Taiwan)). 
  2. 蔡, 光庭. 《揚帆棹槳:澎湖北山嶼古厝聚落姓氏圖鑑.明萬曆晚期至清光緒年間》.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2015: 67–68、83–85. ISBN 9789860458220 (Chinese (Taiwan)). 
  3. 施添福. 保寧宮.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02-06-01 [2018-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30) (Chinese (Taiwan)). 
  4.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0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