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御三家錦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白錦鯉原圖鏈接
大正三色錦鯉原圖鏈接搜狗圖片

鯉魚由中國傳入日本後,經由日本的培育,出現了現在的錦鯉,不僅如此,錦鯉還被稱為日本的國魚。而錦鯉品種繁多,錦鯉品種中的紅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又是最初培育出來的,所以是錦鯉中的代表,被稱為御三家錦鯉[1]

有句關於錦鯉的話是「錦鯉始於紅白」,也就是錦鯉最開始就是紅白先培育出來的日本新瀉縣的人驚覺魚身上出現有紅白相間的花紋,並且很漂亮,就開始不斷的研究改良,然後就是對錦鯉血統的研究和命名。也就出現了高檔的錦鯉觀賞魚。

中文學名: 錦鯉
拉丁學名: Cyprinus carpio
別 稱: 紅鯉魚 花脊魚 御三家錦鯉
二名法: Cyprinus carpio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輻鰭魚綱
目:鯉形目
科: 鯉科
亞 科: 鯉亞科
屬: 鯉屬
亞 屬: 鯉亞屬
種:
分布區域: 廣布種,中國,俄羅斯,歐洲,朝鮮,日本

形態特徵

錦鯉體格健美、色彩艷麗、花紋多變、泳姿雄然,具極高的觀賞和飼

養價值。其體長可達1-1.5米。錦鯉由不同的色彩、圖案和魚鱗來區分。其中蝴蝶錦鯉是於20世紀80年代才培育成功,以長而平滑的鰭而出名其實際上是由錦鯉和亞洲鯉魚雜交而成,並不是真正的錦鯉。 錦鯉的色彩包括一到數種顏色,其中包括:白、黃、橙、紅、黑和藍(一種由於魚鱗下黑色所呈現的淺灰色陰影),顏色成無光或有光澤的。儘管圖案有着無盡的變化,但最好的圖案是頭頂的圓形小斑點和背部階梯石狀的圖案。魚鱗可以有,也可以沒有;大或小;或者有皺褶,如同「鑽石」一般。

生長習性

錦鯉為雜食性。錦鯉生性溫和,喜群游,易飼養,對水溫適應性強。可生活於5-30℃水溫環境,生長水溫為21-27℃。 除水溫的高低和餌料的豐富能影響錦鯉的生長速度外,雌、雄魚的生長也有很大的差異。錦鯉的年齡測定,與多數魚類相同,測定鱗片的年輪數,即表示錦鯉的年齡。

種群分布

錦鯉的最大生產國是日本,它擁有最成熟的養殖技術與設備,並擁有大量高品質、血統純正的錦鯉,受到各國愛好者追捧。他們每年都要到錦鯉的發祥地——日本的廣島、新瀉地區尋找銘鯉。近年來,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以色列等新興國家異軍突起,飼養水平與產品競爭力直逼日本,有力地衝擊了日本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

御三家錦鯉主要品種

紅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被稱為御三家錦鯉,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最先培育研究出來,更是因為他們的體色鮮艷、濃重,吸引眼球,大多數飼養者在錦鯉養殖過程中大多都會選擇御三家錦鯉。

御三家之紅白:紅白錦鯉最重要的鑑賞點是白底純白如雪,緋色則是要高雅的深紅色。其實是花紋的邊緣要整齊且清晰分明。再者是要求遊資優美,體型健碩,應具有梭子流線型的體型。可稱為優質錦鯉。

紅白錦鯉

紅白錦鯉的底色為白上襯紅色斑紋,是日本錦鯉的正統,有「紿於紅白,終於紅白」的美稱。紅白錦鯉中最可貴的品種是白色中緋紅色要在眼部之上;其次是嘴部,沒有緋紅色而只是白色的是上等魚。根據其背部斑紋的數量、形狀和部位可分為如下品種:

(1)二段紅白錦鯉在潔白的魚體上,有2段緋紅色的斑紋,宛如紅色的晚霞,鮮艷奪目。軀幹部的紅斑,要左右對稱才算佳品。[2]

(2)三段紅白錦鯉在潔白的魚體背部生有3段紅色的斑紋,非常醒目。

(3)四段紅白錦鯉在銀白色的魚體上散布着4塊鮮艷的紅斑。

(4)一條紅錦鯉從頭部到尾柄有一紅色的條帶。

(5)閃電紋紅白錦鯉魚體上從頭至尾有一紅色斑紋,此斑紋形狀恰似雷雨天的閃電光彎彎曲曲,因此而得名。

(6)富士紅白錦鯉在頭上有銀白色的粒狀斑點,就像是富士山頂的積雪。但是此斑點一般只出現在1齡或2齡的魚體上。

(7)御殿櫻錦鯉小粒紅斑聚集成葡萄狀的花紋,均勻地分布在魚體背部兩側。

(8)金櫻錦鯉御殿櫻錦鯉紅色鮮艷的鱗片邊緣嵌有金色的線,稱為金櫻錦鯉。此是名貴品種,外表非常美麗。

大正三色錦鯉

大正三色錦鯉原圖鏈接搜狗圖片

大正三色錦鯉[3]產生於1915年日本大正時代。其主要特點是在魚體的純白底色上布紅色和黑色斑紋。這種魚,最好的是黑色部分如墨一樣黑,背側有大的緋紅色斑紋和黑色斑紋和諧地排列。所有的顏色必須顯現在背部上方才算正品。大正三色錦鯉有的以斑紋新奇的色彩而制勝;有的卻以姿態優雅、體形豐滿、格調奇特而引入注目。根據其魚體上紅、黑色斑的分布可分為:

(1)口紅三色錦鯉在魚的嘴唇上生有圓形的鮮艷小紅斑,極為俊俏。

(2)赤三色錦鯉指從頭至尾柄有連續紅斑紋的大正三色錦鯉。

(3)富士三色錦鯉在魚體雪白的底色上,除有紅、黑兩種斑紋以外,頭部出現銀白色粒狀斑紋。

(4)德國三色錦鯉以錦鯉為基本型,魚體無鱗,在白色皮膚上,赫然呈現出紅、黑斑紋。幼魚時期魚體尤為華麗。




昭和三色錦鯉

昭和三色錦鯉原圖鏈接百度圖片

昭和三色錦鯉[4]產生於1927年日本昭和年代。其主要特點是魚體的黑色底色上有紅、白花紋點綴,胸鰭基部有圓形黑斑,又稱元黑。昭和三色錦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華麗而矯健,是錦理中的精華。其主要品種有:

(1)淡黑昭和錦鯉在其黑斑上,所有的鱗片呈淺黑色,淡雅優美,別具風采。

(2)緋昭和錦鯉從頭部至尾部,有大面積的紅色花紋,紅黑相同,艷麗而莊重。

(3)近代昭和錦鯉魚體仍由黑、紅、白三色組成,但是白色斑紋居多,黑紋猶如黑點白宣,具有大正三色錦鯉的鮮明色彩。

(4)德國昭和錦鯉以鏡鯉為基本型。德國魯魚體披上昭和三色錦鯉的彩衣,花紋鮮明。


錦鯉的命名

錦鯉,原產地在中亞細亞,後傳到中國,在中國古代宮廷技師按照培育金魚錦鯽的方法篩選出來的符合大眾審美觀的變異品種,錦鯉品種的原始為我國的紅色鯉魚(我國江西的紅鯉、浙江杭州的金鯉),紅鯉作為觀賞魚在明代已經非常普及。近代傳入日本,並在日本發揚光大。許多優良品種都是日本培育出來的,也因此許多錦鯉都是用日本名稱來命名的。在1804—1829年,日本貴族最早將錦鯉放養池中以供觀賞,初期叫「緋鯉」、「色鯉」、「花鯉」,二戰後改成為「錦鯉」。錦鯉因其魚體表面色彩鮮艷、花色似錦,故得其名。日本貴族認為錦鯉有一種武士風範,能泰然自若、臨危不懼。因此在日本已經被推崇為「國魚」,被譽為「水中活寶石」和「觀賞魚之王」。由於它對水質要求不高,食性較雜,易繁殖,因其長壽寓意吉祥,相傳能為主人帶來好運,是備受青昧的風水魚和觀賞寵物,故頗受人們歡迎。目前已達十三個大類119個品種。

錦鯉的起源

錦鯉的祖先就是我們常見的食用鯉,鯉魚的原產地為中亞細亞,後傳到中國,在日本發揚光大。

錦鯉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養殖歷史,在日本文政時代(1804~1829年),新瀉縣中區附近的山古志村、魚沼村等二十村鄉(現在已成為小千谷市的一部分),養殖者對變異的鯉魚進行篩選和改良,培育出了具有網狀斑紋的淺黃和別光(別光出自昭和,這裡疑有誤)。到了天寶年間(1830年),又培育出了白底紅碎花紋的紅白鯉。

大正六年(1917年),由廣井國藏培育出了真正的也是最原始的紅白鯉,後來經過高野淺藏和星野太郎吉的改良,紅白鯉的紅質和白質有了較大的提高,之後由星野友右衛門於昭和十五年(1940年)培育出友右衛門系、紋次郎系;佐滕武平於昭和**(1952年)培育出武平太系;廣井介之丞於昭和十六年(1941年)培育出彌五左衛門系。

但是,這些還都是紅質很淡的原始種。現在最著名的紅白錦鯉有仙助系、萬藏系和大日系,分別由綱作太郎於昭和二十九年(1954年)、川上長太郎於昭和三十五年(1960年)、間野寶於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培育出來的。經過日本養殖人經過多年的培育與篩選,使錦鯉發展到了全盛時期,錦鯉成了日本的國魚,並被作為親善使者隨着外交往來和民間交流,擴展到世界各地。每年十月至十二月,來自世界各地的錦鯉愛好者去集此地,一為選購自己喜愛的錦鯉,二來瞻仰聞名於世的「日本錦鯉「發祥地。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