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微量元素肥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微量元素肥料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微量元素肥料

釋 義;是指含有微量元素養分的肥料

應 用;耕種

分 類;磷肥、鉀肥、 鈣肥

微量元素包括硼、鋅、鉬、鐵、錳、銅等營養元素。雖然植物對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它們對植物的生長發育的作用與大量元素是同等重要的,當某種微量元素缺乏時,作物生長發育受到明顯的影響,產量降低,品質下降。另一方面,微量元素過多會使作物中毒,輕則影響產量和品質,嚴重時甚至危及人畜健康。隨着作物產量的不斷提高和化肥的大量施用,對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逐漸迫切。在微量元素肥料中,通常以鐵、錳、鋅、銅的硫酸鹽、硼酸、鉬酸及其一價鹽應用較多。[1]

基本內容

化學肥料通常分為常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兩類。哪些是常量元素 肥料呢?常量元素肥料是莊稼吸收消耗數量大的肥料,象氮肥、磷肥、鉀肥、 鈣肥、鎂肥、硫肥都屬這類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通常簡稱為微肥。是指含有微量營養元素的肥料,莊稼 吸收消耗量少(相對於常量元素肥料而言)。作物對微量元素需要量雖然很 少,但是,它們同常量元素一樣,對作物是同等重要的,不可互相代替。微 肥的施用,要在氮、磷、鉀肥的基礎上才能發揮其肥效。同時,在不同的氮、 磷、鉀水平下,作物對微量元索的反應也不相同。一般說來,低產土壤容易 出現缺乏微量元素的情況;高產土壤,隨着產量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物對微 量元素的需要也會相應增高。因此,必須補施微肥,但若企圖減少大量元素 肥料的施用量,而只靠增施微肥來獲得高產,也是錯誤的。

微肥是經過大量的科學試驗與研究,已經證實具有一定生物學意義的, 植物正常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那些微量營養元素,在農業上作為肥料施用的 化工產品,象硼肥、鋅肥、錳肥、鉬肥、銅肥、鐵肥、鈷肥都屬於微肥。這 些微量元素占作物體乾重的百分數大致是:錳 0.05%、鐵 0.02%、鋅 0.01%、

硼 0.005%、銅 0.001%、鉬 0.0001%。土壤中任何一種速效態微量元素供應不足,作物就會出現特殊的症狀,產量減少,品質下降,甚至收成無望。 也許有人要問,既然微肥這麼重要,而在生產中並沒有施用微肥。

微量元素

世界上的一切物體,無論是植物、動物和人體等有機生命體,還是礦物、 岩石、空氣和水等非生命無機體,都是由各種化學元素組成的。根據研究證 實,世界上已經發現的化學元素有 107 種。這些元素在自然界或各種物 體中的含量,差異十分懸殊,有些元素含量很高,而有些元素含量卻甚低。 對於自然界所存在的化學元素,根據含量的高低或多寡,分為大量元素

(有人稱常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三大類。大量元素是含量很高的 化學元素的統稱,微量元素是含量很低的化學元素的統稱。介於大量元素和 微量元素之間統稱為中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一個針對大量元素與中量元素而言的相對概念。所謂微量元 素,顧名思義,微者少也。少具有雙重意思,一是指含量很少,二是指動植 物對它們的需要量很少。從廣義來說,微量元素泛指自然界或自然界的各種 物體中含量很低的或者說很分散而不富集的化學元素。

土壤學中所指的微量元素,既可以泛指土壤中所有的含量很低的化學元 素,也可以指其中具有生物學意義的化學元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除了 具有生物學意義以外,常有一定的特殊意義,如可以闡明某種土壤的成土過 程、環境質量評價等。具有生物學意義的微量元素常是酶或輔酶的組成成分, 它們在生物體中的特殊機制有很強的專一性,為生物體正常的生長發育所不 可缺少的。我們把地殼中含量範圍為百萬分之幾到十萬分之幾,一般不超過 千分之幾的元素,稱為微量元素或痕量元素。鐵元素在地殼中含量雖然較多, 但植物體中含量甚少,並且具有特殊功能,故也列為微量元素來論述。

種類

我國推廣或將要應用的微肥有:硼肥、鉬肥、鋅肥、銅肥、錳肥、 鐵肥。它們在農作物、林木、牧草、果樹、蔬菜上施用,均有相互不能代替 的作用。針對缺素土壤和敏感植物施用微肥,增產效果十分顯著。

微肥分類多種多樣。歸納起來有按所含營養元素劃分的,也有按養分組 成劃分的,還有幾種按化合物類型劃分的。

推廣應用較多的硼肥、鉬肥、鋅肥等就是按所含營養元 素劃分的,這是大家極其熟悉的一種分類 前面提。就這些元素的離子狀態來說,硼 和鉬常為陰離子,而鋅、錳、銅、鐵、鈷等元素則為陽離子。

按養分組成劃分,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1)單質微肥。這類肥料一般只含一種為作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如硫 酸鋅、硫酸亞鐵即屬此類。這類肥料多數易溶於水。故施用方便,可作基肥、 種肥、追肥。

(2)複合微肥。這一類肥料多在製造肥料時加入一種或多種微量元素而 製成,它包括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與微量元素之間的複合。例 如,磷酸銨鋅、磷酸銨錳等。這類肥料,一次施用同時補給幾種養分,比較 省工,但難以做到因地制宜。

(3)混合微肥。這類肥料是在製造或施用時,將各種單質肥料按其需要

混合而成。其優點是組成靈活。國外多在配肥站按用戶的需求進行混 合。河南省科學院研製的小麥、水稻、玉米、花生等混合微肥就是屬此類肥 料,根據各地土壤化驗資料,作物需肥規律,經過田間試驗而成,因此肥料 使用後經濟效益明顯。

按微肥化合物類型,大致可分為五類:

(1)易溶性無機鹽。這類肥多數為硫酸鹽。

(2)難溶性無機鹽。多數為磷酸鹽、碳酸鹽類,也有部分為氧化物和硫 化物。例如,磷酸銨鋅、氯化鋅等。適於做基肥。

(3)玻璃肥料。多數為含有微量元素的硅酸鹽粉末,經高溫燒結或溶融

為玻璃狀的物質,如冶煉廠的爐渣等,一般只能做底肥。

(4)螯合物肥料。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螯合作用的化合物,與微量 元素螯合而成的螯合物,如螯合鋅等。

(5)含微量元素的工業廢渣。

根外追肥

將可溶性微肥配成一定濃度的水溶液,對作物莖葉進行噴施。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避免土壤中肥料不均勻而造成的危害,同時也可以在作物的不同發育階段,根據具體的需要進行多次噴施,以提高肥效。有條件的地區在大面積施用時可採用機械操作或飛機噴灑,一般噴灑濃度為0.01%至0.05%。

種子處理

播種前用微量元素的水溶液浸泡種子或拌種,這是一種最經濟有效的使用方法,可大大節省用肥量。如硼酸或硼砂的浸種液濃度為0.01%至0.03%。每500公斤種子僅用5升這種溶液。大豆用鉬酸銨拌種,每畝只需要10克至20克。

施用

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是無機鹽類或氧化物,一些礦物、冶金的副產物或廢料常常可以用作微量元素肥料的原料,其生產方法與無機化工產品的生產方法相同。此外,還有兩種形態的微量元素肥料:一種是含有微量營養元素的玻璃態物質,由相應的無機鹽或氧化物與二氧化硅共熔製成;另一種是金屬元素的螯合物,例如銅、鐵、錳和鋅與乙二胺四乙酸(EDTA)製成的螯合物。這種螯合態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效果好、速效,但是成本很高,尚未廣泛採用。

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方法有土壤施用和葉面噴灑施用兩種。由於單位面積的施用量很小,所以一定要用大量惰性物質稀釋後才能施用,施用不均勻時會毒害部分作物。微量元素肥料常需混入常量肥料中一起施用。通常採用下列

幾種方法:

1、在生產常量顆粒肥料中混入。這種方法比較方便和經濟,不會產生養分不均勻現象,缺點是靈活性較差,難於滿足市場的多種要求。

2、把微量元素肥料粉末塗包在常量顆粒肥料的表面。這種操作可在二次加工廠進行,可隨時滿足市場的需要。常量顆粒肥料與微量元素肥料在小型混合器內混合約 1min,然後噴入少量的油、水或微量元素鹽類的水溶液,並繼續混合,產品仍保持外觀乾燥

參考來源

《農廣天地》微量元素肥料的科學使用3

參考資料

  1. 常見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有哪些,360問答 , 2018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