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哈維蘭彗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德·哈維蘭彗星(De Havilland Comet,D.H 106)是由英國哈維蘭公司研發的噴氣式客機。亦是全球首款以噴射引擎為動力的民用飛機[1],外表以0.5毫米的鋁製蒙皮包覆,且可飛行至10000米高空。

該型飛機問世使當時英國成為世界航空界的翹楚。本機也因戰後興起的旅遊風氣而大放異彩。

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人將噴氣技術用於民用飛機,德·哈維蘭公司也獲取了德國對後掠翼空氣動力學研究資料。1946年,德·哈維蘭公司開始研製噴氣客機,並命名為「彗星」。這是第一種以噴氣發動機作為動力的民用客機,在當時被認為是革命性的突破。 1949年7月27日,「彗星」式原型機首飛。「彗星」式採用了當時的最新技術,被認為是當時最先進的客機。

該型機於1952年在英國海外航空公司(BOAC)投入運營服務。1952年5月2日,當「彗星-1」型投入從英國倫敦飛往南非約翰內斯堡的航班服務時,轟動了世界。這種高速客機令飛行成為奢華享受。此後,「彗星」式又進行改進,增加了載客量和航程。

然而,該型機卻在1954年接連發生空中解體事故。1954年1月10日,英國海外航空781號班機在地中海上空發生爆炸解體,機上29名乘客(包括10名小孩)及6名機員無人生還[2]。同年4月8日,在南非航空201號班機上,「彗星」式再度發生空中解體事故,機上無人生還。

1955年2月公布的調查報告中,詳細指出彗星式客機意外原因,並提出若干改善飛機設計的建議,防止日後重蹈覆轍。其後彗星機生產商德·哈維蘭跟進,於同年年尾推出其哈維蘭彗星三型,1958年再推出哈維蘭彗星四型。雖然從此沒再發生意外,可是,在連串空難的陰霾下,彗星式改良型飛機得不到客戶垂青,令德·哈維蘭陷入財政困難。其後,彗星飛機只能獲得小部分客戶,如馬來亞航空(新加坡航空前身)、英國皇家空軍的訂單。

針對哈維蘭彗星型的設計問題,1958年正式投入服務的波音707客機,比彗星式更先進。它所採用的後掠翼與流線型的機身,比彗星式更能承受高速飛行下的空阻。而波音707更大的載客量、更遠的航程和更低營運成本,都令哈維蘭彗星型望塵莫及。最終令哈維蘭彗星型於1964年停產,服役中的哈維蘭彗星型,更於60年代中期陸續退下航線,當中最後一架於1997年退役。

視頻

德·哈維蘭彗星 相關視頻

香消玉殞? 德 哈維蘭彗星式的故事 by Mustard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