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思練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思練鎮是全國重點鎮,位於忻城縣東部,東與安東鄉接壤,南與合山市相連,西南接果遂鄉,西跟城關鎮毗鄰,北連大塘鎮;交通便利、氣候溫和、電力充足、通信完善、風光秀麗。2008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58955.4萬元。[1]

中文名:思練鎮

行政區類別:鎮

面 積:365 km²

下轄地區:15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0772

郵政區碼:546202

人口數量:5.3萬人

行政代碼:451321102

簡介

全鎮現轄思練社區、鴻源社區以及15個行政村(練江、新練、橋頭、加豪、梅嶺、皆洞、廠上、毛洞、南悶、宿鄧、淪貢、石龍、龍東、里伴、古銀15個村委會),2006年總人口52542人,其中鎮區人口2.11萬人,商貿市場日益繁榮,新建的南星集貿市場規模大、格局高,已成為安東、大塘、城關、合山、果遂等周邊地區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及技術流主要集散地和中心地。

歷史

思練,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因地處思錦,練江兩條河的匯流處,故名「思練」。清朝和民國前期曾經先後設置有思練、古平、毛洞、屯塘等堡及瑤人諸洞。民國21年前,這裡為第四民團區。當年,改置有卜佑、岜直、石龍3個鄉,均屬思練區管轄,區公所駐思練下街,民國24年撤銷思練分區,各鄉直隸縣政府。後來,卜佑鄉改稱思練鄉,撤銷岜直鄉。解放時,沿襲思練、石龍兩建制。1950年2月置為第一區,4月改稱第三區,區人民政府駐思練上街。1958年分設思練、安東、毛洞、石龍4個人民公社,1962年復並為思練區,1968年改為思練人民公社。1984年析出安東鄉,設置思練鎮,面積337.58平方公里,是全縣各鄉鎮面積最大的一個鎮。鎮境東與安東鄉安東行政村毗鄰,西與寧江鄉貓洞村接壤,南與果遂鄉古抗村、合山市北泗鄉里仰村交界,北與大塘大同村相連。中共思練鎮人民委員會和鎮人民政府駐思練鎮橫街頭,轄1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距縣36公里。1990年,全鎮有193個自然村,166個村民委和253個村民小組;8925戶,46607人,其中女性22948人,勞動力20331個。至1998年底,思練鎮共轄16個村民委,自然屯202個。全鎮總人口50184人,其中農業人口47742人。

交通

區域地位明顯,G322國道(柳江至龍南二級公路)貫穿南北,忻城—思練—安東—七洞三級柏油路貫穿東西,並匯交于思練街,鎮府駐地思練街西距縣城36公里,東距來賓市中心60公里,北距柳州市中心70公里,南距合山市中心28.1公里。

農業

全鎮耕地面積7.31萬畝,其中水田1.77萬畝,旱地5.58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經濟作物有甘蔗、桑蠶、金銀花、姜、辣椒等,特色農產品主要有台灣「小聖女」番茄、五色椒。鎮農業服務中心已創立,主要貫徹執行有關農業政策,負責推廣種植技術及試驗示範,開展農業多種經營生產,為農村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服務保障。

工業

思練鎮是忻城工業重鎮之一,境內石材、林業資源豐富,其中大理石藏量約有1000多萬立方米,主要品種以銀白龍、咖啡黑、灰姑娘、霸王花、木紋王為主,產品暢銷到歐美國家。鄉鎮企業以製糖、大理石加工、制煉火磚等為主,為了實現「工業富鎮」戰略,鎮黨委、政府依託優越的地理環境及資源優勢,於2008年成立了思練工業集中區,該區占地面積1800多畝,基礎設施齊全,地處322國道旁,劃分為製糖加工區、石材加工區、木材加工區等。年產值達1.3億元,為實現桂中石材強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致力於打造成桂中最大石材加工基地。

旅遊特色

思練鎮建鎮於明代,地域歷史悠久,境內旅遊資源豐富。獨具代表性的是有着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思練八景」,分別為農亭遺樹、西寺鳴鐘、玉女捧盤、太馬騰空、雙拱搖波、玉屏積翠、練江夜月、文漂浮藻,是發展旅遊業的良好平台。該鎮鴛鴦湖風景區,位於鎮區北部一公里處的板尋水庫,因湖中有似鴛鴦的兩座綠島而得名,2009年初,鎮黨委、政府整合資源,精心打造了鴛鴦湖----桃花島農家樂園旅遊項目。

視頻

廣西壯鄉的集市有沒有當地特色,一起去忻城縣思練鎮看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