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恐龍形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恐龍形類
圖片來自deviantart

恐龍形類學名:Dinosauriformes)意為「恐龍」+「外形」,是鳥頸類主龍的一個演化支,包含恐龍與其最近親,因此不包含恐龍形態類(Dinosauromorpha)的基礎物種。

恐龍形類的鑑定特徵包含:較短的前肢、至少部份開口的髖臼(Acetabulum)…。其中,馬拉鱷龍兔鱷偽兔鱷生存於三疊紀拉丁尼階的阿根廷。西里龍生存於卡尼階波蘭塞龍生存於諾利階的巴西[1]

在1992年,奧尼拉斯·諾瓦斯(Fernando Novas)建立這個分類單元,並建立演化支定義。奧尼拉斯·諾瓦斯當時將這名稱包含恐龍與艾雷拉龍下目,諾瓦斯認為艾雷拉龍下目不屬於恐龍。之後的大部分古動物學家,將艾雷拉龍下目歸類於恐龍,而將恐龍形類包含恐龍與其最近親。

參考文獻

  1. Ferigolo, J.; and Langer, M.C. A Late Triassic dinosauriform from south Brazil and the origin of the ornithischian predentary bone. Historical Biology. 2006, 19 (1): 1–11.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