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恩城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恩城鎮為地名,我國同名鄉鎮主要有:山東省平原縣恩城鎮,位於平原縣西部,鎮機關駐地距縣政府所在地15公里,轄97個行政村,總人口5.3萬人;廣東省恩平市恩城鎮,位於恩平市中部錦江河畔,是恩平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也是恩平市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訊息的中心和交通樞紐。全鎮總面積13.1平方公里,人口12萬多人。[1]

山東省平原縣恩城鎮

地理位置

恩城鎮位於平原 恩城鎮轄97個行政村,總人口5.3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4‰。有96個姓氏,其中張、王、李、趙、劉姓最多。

恩城鎮財政收入、農村經濟總收入、國民生產總值均列全縣第一名,是德州經濟強鎮。在國內外頗有影響。恩城鎮獲得的榮譽稱號有:山東省治安工作先進鎮、山東省安全文明鄉鎮、山東省村鎮建設試點鎮、德州市經濟強鎮、德州市小康鎮、德州市個體私營經濟強鎮、德州市文明單位、德州市綜合治理先進鎮、德州市信訪「三無」鎮、德州市計劃生育先進單位。[2]

歷史沿革

縣西部,鎮機關駐地屬於原恩縣縣城,距縣政府所在地15公里,地處交通要道,東與王打卦鎮相連,南與腰站鎮相鄰,西與夏津縣雷集鎮、武城縣武城鎮交界,北與王杲鋪鎮接壤。是連接德州、平原、武城、高唐、夏津等5縣市的咽喉之地。

1374年(明洪武七年)恩縣城由舊城(現武城縣內)遷至許官鎮,即今恩城鎮,屬山東(宣承) 布政使司東昌府高唐州。

1956年3月撤恩縣,部分劃歸平原縣,設恩城區。

1958年2月建恩城鄉,9月建紅專人民公社,12月改稱恩城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改為恩城鎮至今。

2000年6月十里舖鄉劃入恩城鎮。

古蹟

恩城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當數文昌閣。文昌閣現存於恩城鎮中心小學院內,它始建於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和康熙六十年(1721年),曾兩次修葺。1956年3月,撤銷恩縣,將恩縣縣城和恩縣東部的一部分劃入平原縣,原恩縣縣城所在地——恩城,先後改稱恩城公社、恩城鎮。原恩縣縣城東南角的文昌閣,也隨之成為平原縣的文昌閣。它自1480年始建,至2005年第三次重新修葺,已存在525年時間。

文昌閣有着獨特的建築風格和鮮明的藝術特色,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建築技巧。整個建築簡約、古樸、莊重、清麗,當為山東省境內同時代建築之孤本,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它分上下兩層:下層為10米見方的高台,周圍用青磚扁砌,西北角有朝北角門,磚築門樓,深紅大門。進門之後,為「馬道式」坡梯,沿坡梯而上,即可達文昌閣,也是整個建築的上層,其建築形式是承台式天圓地方重檐木構架,周圍為紅漆木質窗欞,頂部為青瓦翹角。閣頂之上豎有亞腰葫蘆形的白色塔尖,閣內即是供奉「文昌帝君」(簡稱「文昌帝」)的地方。整個建築,無一鐵一釘,木質構架全由卯榫連接,雖經五百多年滄桑,仍堅實如初。

自然狀況

恩城鎮地處魯西北平原腹地,地勢平坦。東西最大距1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20公里,總面積106.5平方公里,有耕地5726.67公頃。主要河流有馬頰河和馬減豎河,境內流長23公里,流域面積75平方公里。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地瓜、穀子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大豆、蔬菜等。植被覆蓋率87%。[3]

經濟發展

2000年恩城鎮國民生產總值為10.2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0∶58.2∶21.8。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稅收1000萬元。年末社會金融各項存款餘額3億元。該鎮工業發達,有民營企業115家,個體工商戶3700戶,從業人員1.26萬人,占全鎮31.7%。己形成食品、木器、鐵製品、豆製品、塑料製品、麵粉、骨明膠、雞蛋加工等八大主導產業,骨幹龍頭企業達12家。

恩城鎮地處平原,發展農業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1945年(恩縣解放)全鎮糧食畝產僅70公斤。 建國初期, 糧食平均畝產達到120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210公斤,總產達到1050萬公斤。2000年蔬菜總面積1200公頃, 畝均產值1.5萬元。蔬菜遠銷北京、天津、東三省、內蒙古等地。同時, 擴大棉花、 花生種植面積。1996年始,引種轉基因抗蟲棉,效益不斷增加,2000年棉花種植面積2000公頃, 單產皮棉120公斤。花生集中於105國道以西,面積733公頃,品種以魯花-11號,海花-1號為主。

養鴿業是該鎮傳統名優產業。該鎮自古就有養鴿、放鴿傳統。晚清開始,每年的正月初八為鴿子會,來自南京、上海、天津、北京、濟南、河北、河南等地的養鴿愛好者和客商雲集恩城前來觀賞交易,100多年來,延綿不絕。1992年第一屆中國(平原)鴿子節以來, 該鎮把養鴿作為一個產業進行扶持和發展, 建立起專業交易市場,逢「一·六」 大集交易,每交易日交易量達2萬餘只,年交易額3600萬元。建有種鴿繁育場一家,肉鴿加工廠一處,加快了鴿子品種的更新和銷售深加工。2000年該鎮鴿子品有五大類(菜鴿、肉食鴿、放飛鴿、觀賞鴿、信鴿)13個品種,存欄總量達80萬隻。

特色產業

柳編業:清末,原十里舖鄉夏寨村從事柳編的農民藝人採用細嫩柳條編織各式花籃、筷子籠子,染上花色,在廟會集市上出售,以資家用。從此柳編在境內逐步發展。 1973年,縣外貿局建立,夏寨村有4名農民被聘為柳編技術員。進入90年代後,該鎮出台優惠政策,鼓勵發展柳編業,成立柳編公司,形成「基地+公司+市場」的產業化格局。成立柳編協會,統一採購柳條,進行技術培訓。由過去的花籃、花盤單一品種, 發展到300餘個花色品種,柳工有8000餘人,涉及20個村莊,產品遠銷青島、天津、河北等地,並出口海外,被列為山東省柳編出口基地。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1903年前為私塾教育, 境內有私塾28處,學生300餘人。是年,在近聖書院辦高等小學堂1處。1912年後,限制私塾,發展新教育,設完全小學3處,其中女子小學1處。 有村立初級小學23處。「七·七」事變後,恩縣淪為敵占區,有些學校停辦,至解放前(1945年) 境內有完全小學1處,初級小學18處,在校生12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僅有29%。中學教育建國前幾乎為空白,僅在1928年恩縣縣立初級中學建立,校址在南門裡劉氏私宅,當年招收1個初中班、1個附設初師班,次年停辦。師範教育在恩城起步較早,1914年恢復恩縣師範講習所,後改為簡易師範學校,1945年停辦,後又恢復,1952年併入平原師範。

建國後,教育事業空前發展,幼兒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開,適齡兒童入學率逐年提高。至80年代,全鎮有幼兒園21處,完全小學7處,聯辦初級中學8處,縣直高級中學(平原縣第二中學)1處。進入90年代後,鎮政府投資200萬元,修建兩幢教學樓,合班並校,優化配置,逐步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1995年鎮教委成立幼教輔導中心和成人教育中心學校。 2000年末,全鎮有中心小學2處,學區小學12處,辦學點52個,在校生5713人。中學3處,在校生1984人。幼兒園42所,入園幼兒900人,學生入學率、 鞏固率及學校設施均達省級標準,其中有3所學校為市級規範化學校。先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學生2100餘名,其中大本173人,大專531人。2000年,全鎮共有各類科技人員1493名,其中農業科技人員1138名,主要從事科技的普及和推廣工作,自1990年以來共取得各類科技成果95項。

特色小吃

簽子饅頭: 恩城鎮農產品、土特產品十分豐富,其中最著名的是麵食「簽子饃」。「簽子饃」(也稱「簽子饅頭」)最早產地在恩縣。有關 「簽子饃」的來歷,民間流傳有幾百年的一段佳話。

傳說明洪武年間,京城有位王爺奉旨來恩縣巡視。王爺觀賞了地方勝景之後,連聲讚美,流連往返,贊道:「想不到京城之外,竟有這等景致,清新淡雅,別具風味,京城之中,也難尋覓!」晚間酒宴時,王爺對劉姓知縣道:「似這等美景,即便獲准來此當一知縣,此生愜矣!」劉知縣誠惶誠恐跪奏:「大人哪能屈尊,今日光臨小縣,已是蓬蓽生輝!下官再請大人品嘗小縣特產。」劉知縣命人呈上一個瓷盤,只見磁盤之上,盛着8個通體晶瑩、粉白嬌嫩的細長「饃饃」,中間有一小洞,食之香甜可口,折之對彎不折,王爺甚是驚奇,不知是何物。劉知縣秉道:「這是簽子饃,小縣獨有麵食。今日為您呈上8個,寓王爺發財發富,健康長壽!」王爺十分高興。後又命人包了幾包,帶回京城,從此,簽子饃更加知名。

當地製做簽子饃,用料、火候十分講究。須選用優質小麥,磨成精細極白的麵粉,再把生面和勻,用老面發酵,反覆揉和,再用特製的棗木槓子滾壓,切成小段,搓成半尺多長、兩頭尖、中間粗的形狀,插入蒸籠竹籤上,上鍋急火蒸之。為求其口味好,且須用乾燥木柴、清涼甜水蒸之。

斗轉星移,已過數百年。如今,恩城鎮的「簽子饃」已成為一項聞名遐邇的食品加工產業。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為了加快發展這個產業,制定了多項政策,成立了「簽子饃」食品加工協會,有關部門規定了原料使用標準和衛生標準,並在加工環節和產品質量上嚴格把關。該鎮最大的「簽子饃」加工大戶劉勇於2006年首先註冊了「恩縣簽子饃」商標,統一印製了宣傳資料和包裝盒,讓「簽子饃」憑「身份證」闖進了北京、天津、濟南等大中城市。

目前,恩城鎮和全縣「簽子饃」加工企業已達60多家,年產1000多萬公斤。「簽子饃」不但成為當地人們饋贈親朋好友的禮品,也是城鄉百姓的主食之一。

老豆腐

老豆腐形同豆腐腦,豆花,不同的是,恩城老豆腐的滷汁的配製考究,香而不膩。

香油果子

類似油條,形狀不同。把和好的麵團切成長方形,兩兩相疊,中間切一刀,拉長入鍋油炸。亦有撒上糖做成方形的,稱為糖面果子。

特點:香甜酥軟

糖面燒餅

形似火燒,表面刷有糖漿,撒有芝麻。香甜鬆軟。[4]

相關視頻

2017年9月12日恩城鎮老人走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