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位於坦桑尼亞共和國北部。197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保護區是一片遼闊的高原火山區,西接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東連馬尼亞臘湖國家公園,占地80,944平方公里。該地區於1957年在行政上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範圍內劃出,成為獨立的自然保護區。區內有聞名遐邇的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奧杜瓦伊峽谷和已成深湖的恩帕卡艾火山口。

中文名稱 恩戈羅恩戈羅自然保護區

外文名稱 Ngorongoro Pushcha

所屬地區 坦桑尼亞共和國

地理位置 坦桑尼亞共和國北部

面 積 80,944平方公里

榮 譽 自然文化雙遺產

文化遺產

[1] 1979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N(II)(III)(IV)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評為遺產的報告: 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屆會議報告。2010年在巴西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根據遺產遴選標準 (iv)(vii)(viii)(ix)(x),晉升成為自然文化雙遺產。坦桑尼亞,恩戈羅恩戈羅自然保護區,自然遺產,197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0年成為自然文化雙遺產。這裡一個有2000英尺深的火山口,被稱作「非洲的伊甸園」。

自然資源

[2] 在巨大的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內是野生動物的聚集地,有大量的大型哺乳物。在附近的奧杜瓦伊峽谷,曾經出土早期人類的化石,以及人類生活的足跡。坦桑尼亞政府為了保護這裡的野生動物,曾經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恩戈羅恩戈羅自然保護區是非洲坦桑尼亞國家天然動物園。位於北部東非大裂谷,在馬尼亞拉湖、納特龍湖和埃亞西湖之間,阿魯沙西128 千米。保護區以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為中心,面積約 8.1萬平方千米。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最高點海拔2135米,直徑約18千米,深 610米,形狀像一個大盆,「盆底」直徑約16千米,「盆壁」陡峭,面積達315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二大火山口,素有非洲伊甸園之稱。其內又包括許多火山口,如已形成深湖的恩帕卡艾山口,仍為活火山的奧爾多尼約·倫蓋山,曾發掘出遠古時代人頭骨化石的奧杜瓦伊峽谷等。火山口周圍山勢險峻,林木蔥茂,水源豐盛,適宜野生動物繁衍棲息。主要野生動物有犀牛、大象、獅、豹等,總頭數在 4萬隻以上。這裡馬賽族牧民的牛群與野生動物在園內共同生活,互不相擾。坦桑尼亞政府在此設有生態科研機構和反偷獵搜捕隊。每年五六月間,龐大的斑馬群和花斑牛羚群匯聚在塞倫蓋蒂高原,六七匹一排橫立,準備開始行程500公里的向西遷徙。恩戈羅恩戈羅自然保護區的這一壯觀景象舉世罕見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是世界上最完整的火山口,海拔2286米。800萬年前恩戈羅恩戈羅曾是一座活火山。火山口底部,專業術語稱之為破火山口,即火山錐陷入火山井而形成的大凹地,面積達160平方公里。沿火山口外緣為環形,有6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拔地而起,高聳入雲。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內的動物,從最小的"迪克迪克"羚羊到犀牛、獅子、大象,種類繁多,數量驚人,火山口也因此名揚天下。每當春天來臨,準備一年一度遷徙的火烈鳥成千累萬地雲集在火山口的鹹湖,宛若一層粉紅色薄紗鋪撒在湖面上,美麗異常。火山口內的花卉繁複,百合花、菖蘭花、矮牽牛、雛菊、羽扁豆、三葉草競相開放,萬紫千紅,使火山口景色迷人。馬賽族牧民世世代代居住在火山口地區。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距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西側40公里處發現了奧杜瓦伊淺峽谷,峽谷因古河水侵蝕岩石層而形成。1959年人類學家在這裡發掘出距今125萬年的南猿頭蓋骨。1960年又發掘出距今190萬年的能人化石殘骸、石器以及迄今仍被狩獵的動物之遠祖化石。這些發現對面臨複雜而又有爭議的人種系譜學的研究有重要價值。

歷史發展

巨大的火山口是800萬年前火山噴發的遺蹟,然而迄今為止,它已經停止噴發250萬年了。火山口外有6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坦桑尼亞北部這座古老死火山陡峭的火山口,隱蔽在一片參差不齊的植物下。在1800米的高空,異常寧靜,只有四周草原的上升氣流經過火山口邊緣吹向蔚藍的天空時刮動樹葉發出沙沙聲才打破了這裡的沉寂。站在火山口邊緣上往內觀看,景象驚人。口內是個朦朧的大穴,四周傾斜而成一個色彩繽紛的巨盤,乍看此巨穴,令人頭昏目眩。最引人注目的是600米下的河道,彎彎曲曲流水閃閃發亮,呈現出粉紅色斑點的湖泊。恩戈羅恩戈羅壯麗多變的景色包羅了從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壁上陡峭的斜坡到金合歡灌木叢。保護區內生態環境多樣,有林地、沼澤,湖泊以及廣闊的草地或薩王納。薩王納是塞倫蓋蒂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此生態系統一直延續至肯尼亞,包括毗鄰的馬沙良·馬拉自然保護區。薩王納草地供養着豐富多樣的食草動物,這裡樹木茂盛、水源豐富,適合野生動物繁衍生息。

動物資源

該區的動物的名錄看上去就像一份非洲野生動物的目錄,有角馬、斑馬、瞪羚、水牛、非洲旋角大羚羊和疣豬,還有長頸鹿、獅子、大象和黑犀牛。這些動物大部分漫遊於遼闊的塞倫蓋蒂,河馬等另一些動物局限在湖泊和沼澤地區。哪裡有這樣多的獵物,哪裡就有食肉動物,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供養着大量的獅子、斑鬣狗、豺、獵豹、豹和藪貓。大部分生活在恩戈羅戈羅的動物不需要每年為尋找水源和新鮮的草場而遷徙,而是長年定居在火山口內,即使是在乾旱季節,火山口內也不缺乏水源,因此,火山口地區野生動物繁多,旱季,火山口內有足夠的水供動物飲用。也有足夠的食物供給200多萬頭不同大小的食草動物。每當春天來臨之際,幾百萬隻的火烈鳥(紅鸛)地聚集在火山口底部的鹹水湖上,火烈鳥,與火山口內生長的各種花卉、植物交相輝映。突然間湖面一陣騷動,粉紅色點升上天空轉圈,又飛回水上,那是大群紅鸛在翩翩起舞,宛如玫瑰色地薄紗。這一幅絕美的畫面使人省悟起恩戈羅戈羅為什麼被譽為「非洲伊甸園」。紅鸛有兩種,一種是大紅鸛,以長腳沿河岸踱着優美的大步,彎下頭頸以喙撈取甲殼食物:另一種是小紅鸛,在水深處覓食藻類。這裡是非洲野生動物最集中的地方,在火山口內260平方公里地面上,估計約有30000隻動物,其中有50多種大型哺乳動物,包括獅子、大象、犀牛、河馬、長頸鹿、猴子、狒狒、疣豬、鬣狗及各種羚羊:200多種鳥,包括鴕鳥、野鴨、珍珠雞等。該火山口是整個東非野生動物世界的縮影。恩戈羅恩戈羅不僅是大型野生動物的天堂,而且也是大量鳥類生活、繁殖、越冬或長途遷徙中停留的重要地區。全年在此棲居的有鴕鳥、鴇、暗棕鵟、黑雕和白兀鷲等。在雨季,許多歐洲候鳥如白鸛、黃鶺鴒和燕等為逃避北方寒冷的冬天來此避寒。像大、小火烈鳥等不太有規律的客人也到這裡的各個蘇打湖上取食,尤其在其較固定的棲息地十分乾旱或藍綠藻開花衰敗之時。這種情況只有當藻類數量過多,以致於事實上它們被自己產生的毒素毒害之事偶有發生。火山口邊緣把內外隔絕,火山口內的動物無須為生存而向外覓食。吃草的斑馬、角馬和瞪羚主要依賴草原,同時成為獅、獵豹、鬣狗、豺狼等的食物。這些食肉獸在食草動物群附近徘徊,像公路上的攔路劫匪,等待着狙擊離群的動物。食草動物大多在一、二月間青草最綠時生育,食肉動物也同樣在此期間繁殖,以便捕捉大量食草動物幼崽供哺乳的母獸和斷奶後的幼獸食用。所以火山口內並非想像中的樂園。角馬群一見徘徊的獅子就引起騷動,瞪羚受驚就跳躍逃生,斑馬在角馬群中吃草很顯眼,但它們移動或在熱霾中吃草時,身上斑紋會與周圍環境渾然一體(見附圖)。火山口內有15000隻角馬,大部分會全年聚成大群一起生活。群居保安全!離群的角馬會成為食肉獸的獵物。在火山口內,雄黑頰織布鳥會用草織一個巢掛在金合歡樹的棘刺上。它要在草變黃之前吸引雌鳥,否則會遭雌鳥拒絕而要重新織巢。

視頻

恩戈羅火山口是非洲動物的世外桃源,野生世界的准一線城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