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惠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惠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FITTECH CO.,LTD,股票代碼:6706,簡稱惠特)成立於:2000年1月25日,總部位於台灣台中市西屯區。主營事業為:點測機及分選機設備製造、雷射精密機械設備製造、LED晶粒點測及分類代工。並於2019年12月股票於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買賣[1]

公司概況

惠特科技成立於2004年,並於2019年掛牌上市(6706),致力於LED測試設備研發,首創將prober與tester整合的完整測試解決方案,並以FitTech自有品牌行銷全球,並成為目前全球LED測試與分選設備最大的供應商暨領導品牌。於近年來更積極投入雷射二極體LD測試系統研發,提供應用於光通訊、3D感測領域之VCSEL/ PD/ DFB/ FP等LD元件測試解決方案。

隨著在光電領域的穩定發展,惠特以優越的研發與技術團隊優勢,跨足雷射加工系統設備之研發,現今已發展出多項雷射整合應用系統,提供各式包含鑽孔Drilling / 切割Cutting / 標印 Marking / 焊接 Welding / 清潔 Cleaning 等不同應用的雷射微細加工設備,積極投入半導體、PCB領域,擴大經營[2]

砸重金研發 保持領先地位

惠特技術長賴允晉進一步補充說,相較於多數的LED設備廠商,為了求快求新,會向德國購買核心機械設備,再自行組裝與調校;所以當實際使用遇上問題時,售後服務端就無法解決客戶所需。

「惠特在研發比重下了很多工夫,2018年公司才賺3億元,但研發費用就花了2億元,這也是惠特在業界保有領先地位的關鍵。」賴允晉以自動化來說明,由於每一條產線平均要1、200台點測機來執行作業,這至少要有5、6位工程師盯場判讀燈號,處理現場臨時狀況,以維持正常運轉。

「當客戶的自動化需求愈來愈高,如何讓原本機台升級到自動化規格,這就是一種客戶解決方案。」徐秋田表示,這就是惠特領先對手的原因。當然,惠特與工研院合作後,建立了中控中心,透過遠端監控掌控機台,省去人力成本,是另一項拉開與競爭者差距的關鍵。

工研院量測中心經理周森益表示,中控中心可以大幅節省人力,只需要一名工程師就能監控產線的所有點測機。就長遠角度,這也是產業優化的基礎,提早進行工業4.0,是企業未來必走的路。「當初因為資金不夠,才選擇做LED設備。」徐秋田笑著說,雖然有創業的衝動,而他們都是半導體出身的,但半導體設備的營運資金太高,就想到半導體相關的LED產業,即將進入藍光時代,於是就決定做LED設備。

創業籌資過程中,還有一段插曲。徐秋田說,2000年成立公司,但因為資金不多,遲遲沒有正式營運;後來,房東莊坤南看好他們六個小夥子的實力,居然出資成了大股東,才成功籌足資金,終於在2004年開始營運[3]

參考資料

  1. 公司基本資料. 台灣證券交易所. [2021-11-19] (中文). 
  2. 關於惠特. 惠特 官網. [2021-11-19] (中文). 
  3. 惠特兩招超車對手 搶食Mini LED商機. 尚清林,財訊,2019-11-19. [2021-11-19] (中文).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