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感潮河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感潮河段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隨着社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潮汐長波進入河口後,不但受水深漸減及兩岸收束的影響,且因河水下泄使潮波的推進受到阻礙,因此河口的潮汐現象也較一般複雜。 在河口段潮波向前推進時,一方面受河床上升和阻力的影響,一方面又受河水下注的阻礙,潮流能力逐漸消耗,流速漸減。 當潮波推進相當距離,河口外落潮時,河口內的潮水便又流回海中,潮水位繼續降落,自潮波後坡落潮的水量也就愈多。所以不但潮流上溯的流速因河流的阻力而削弱,就是水量也因落潮而減少。等到潮波上溯到某一地點,潮流流速正好和河水下泄速度相抵消,潮水停止倒灌,此處稱謂潮流界。 在潮流界以上,潮波仍繼續上溯,這是由於河水受壅積的結果,但潮波的波高急劇減低,至潮差等於零處為止,所謂潮區界。 河口至潮區界的河段即為感潮河段。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