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慈善寺 (北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慈善寺 (北京)
圖片來自easyatm

慈善寺,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潭峪路天泰山,是一座集佛教道教儒家民間信仰於一體的「四教合一」的漢傳佛教寺院。現設有「北京市石景山區慈善寺文物保管所」,對外開放參觀。[1]

歷史

慈善寺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天泰山,始建於末清初。傳說清朝順治帝在此出家。又傳說康熙帝曾多次來天泰山拜祭,或賜匾額,或賜金帛。[1][2]

民間流傳着關於慈善寺由來的傳說:清朝康熙年間,有一瘋僧來天泰山修行,後來成正果,獲朝廷賜為「魔王和尚」。所以慈善寺早年在民間又被稱為「魔王和尚廟」。因為瘋僧的肉胎與順治帝很相似,所以民間又衍生出「順治出家天泰山」的傳說。馮玉祥在其所著的《我的生活》一書中,提到當年在慈善寺隱居時說:老爺廟裡「只有個乾巴肉胎,頭歪歪地望着北京。問這是什麼人?和尚附在我耳邊低聲說『這是順治皇帝。』我笑了一下,明明又是和尚搗鬼,不知從哪裡打聽得順治有出家之說,就造出謠言,愚弄百姓。」

馮玉祥曾三次隱居慈善寺。第一次是1912年,馮玉祥在天泰山下屯兵,徒步上天泰山,參觀了慈善寺,因十分喜歡該寺,便在寺中居住。馮玉祥的軍隊也在山上種植大量樹木,幫周邊村子的百姓幹了不少實事。第二次是1917年,馮玉祥來到慈善寺「養病」,實為隱居。第三次是1924年,馮玉祥受北洋政府排擠,隱居慈善寺,馮玉祥在隱居中經過思考,最終下山發動北京政變,此次隱居期間,馮玉祥與張學良楊宇霆李大釗等人聯繫密切。馮玉祥前後三次隱居期間,在天泰山先後留下6處石刻,分別為前山的「真吃苦」、「勤儉為寶」和後山的「耕讀」、「淡泊」、「靈境」、「謙卦」,字都很大。這些石刻仍存。

中華民國初年馬芷庠編著、張恨水審定的《北平旅行指南》中說:「進山門後有七座小廟,號廟七,是乾隆游寺時敕建,是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慈善寺失火燒毀部分建築。文化大革命期間,多數建築遭到人為損毀。1980年代之後,慈善寺逐漸引起人們關注。

1999年,慈善寺開始第一期修繕工程。2000年至2004年10月,開展了第二期修繕工程,修繕了臥佛殿、藏經樓等20餘座主要建築。2004年,石景山區人民政府清除了寺前山腳下的一個大垃圾場,從而改善了該寺的環境,過去成群飛舞的蒼蠅已很少看到。2005年,慈善寺被列入「人文奧運文物保護計劃」,北京市文物局撥款600萬元人民幣進行搶修,啟動第三期修繕工程。第三期修繕工程主要對三皇殿及其他一些配殿挑頂大修,重新油漆彩繪,並且對前兩期修繕工程中遺留的部分彩繪問題加以處理,將仍然裸露的部分地面全部鋪上青磚,排除火災隱患,將裸露在古建築外部的電線進行埋管處理,安裝避雷針,解決變壓器裸露的問題。慈善寺門前還新建一條大約1.3公里長的盤山公路,方便遊人前來參觀。2007年6月,第三期修繕工程全部完工。

為紀念馮玉祥,在2005年展開的第三期修繕中,另籌數十萬元人民幣,在馮玉祥故居的基礎上建了一個馮玉祥事跡陳列館。陳列館按照史料,恢復了馮玉祥當年的居室及客廳的原樣,並陳列了馮玉祥居住在慈善寺期間留下的部分實物及著作,以及馮玉祥生平事跡。2005年,北京市石景山區慈善寺文物保管所的工作人員還前往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搜集有關馮玉祥的資料及圖片。2014年4月12日至2014年4月25日,慈善寺文物保管所聯合北京李大釗故居管理處,在慈善寺共同開辦《「鐵肩擔道義 妙手著文章」——中國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專題展覽巡展活動。[3]

慈善寺由北京市石景山區慈善寺文物保管所管理。該所是政府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隸屬石景山區

參考文獻

  1. 1.0 1.1 修繕慈善寺添馮玉祥陳列館,建設工程教育網,2005-6-21. [2014-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 
  2.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sohu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3. 慈善寺—李大釗專題展覽巡展活動啟動,石景山區文化委員會,2014-10-23. [2015-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