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慈谿村(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梓桐鎮慈谿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慈谿村(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梓桐鎮慈谿村)別名徐溪、胡溪。位於研嶺山南,千島湖畔。村民主姓胡,祖籍安定郡。公元2007年11月,慈谿村與錢家、斗畈村合併為一個行政村,定名慈谿村。[1]

[]

  分慈谿、斗畈、錢家三個自然村。

  相傳此村有十八姓,胡姓最多。村前一溪稱「胡溪」。明朝時,胡拱辰官拜南京工部尚書,為官清廉,惠民如子。為示紀念改「胡溪」為「慈谿」。

  據《安定胡氏宗譜》載述:梓桐始祖珪公四世文杲公自胡家村遷徐溪(今慈谿),是為慈谿胡氏之先祖。由此可知,慈谿村的歷史已有800多年了。

  慈谿屬移民後靠村。原慈谿村是梓桐源內大村莊,人文輩出。公元1959年新安江水庫蓄水後,原慈谿沒入水中,村民部分移往遂昌,部分移往江西,部分後靠建立新慈谿村。

  慈谿村曾是外桐公社、外桐鄉政府的駐地。也是梓桐源外半源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斗畈村

  斗畈村,位於梓桐溪南,因村後有座山叫斗嶺,村前有一畈田,故名斗畈。村民主姓童,祖籍雁門郡。

  童姓的起源有二說:

  源於上古,是黃帝的後代。黃帝之孫叫顓頊,顓頊有個兒子叫老童。老童天生一副好嗓子,說話唱歌時,嗓音就象鍾罄一樣宏亮清越,又有音樂的韻味。他的後世之孫就以祖上名字中的「童」字命姓,稱童姓。

  出自胥姓,始自風姓,是赫胥氏的後代。春秋時期,晉國有個大夫胥童,他與周朝的權臣欒書、中行偃積怨很深。後來欒書、中行偃受寵於厲公,胥童遂被殺害。他的後人為避仇殺,以祖父名字為姓,改「胥」為「童」,稱童姓。

  斗畈村童姓由梓桐息坑村(今已沒入水中)遷此,具體年代不詳。而梓桐童姓據說源自淳安東源港。相傳:太公夫婦二人,自雁門郡南遷。背父母屍骨至浙江,一路尋求棲身之之所。一日至淳安縣東源鄉臨歧(十五都)仰韓村投宿,置父母屍骨于山腳。是夜傾盆大雨,土山崩塌,掩埋父母屍骨,遂即於此建造墳墓,並定居於此。

  斗畈村屬移民後靠村。

錢家村

  錢家村,位於梓桐溪入注千島湖處。村民主姓錢,祖籍吳越郡。

  《通志.氏族略》將錢姓起源歸入「以官為氏」類,其遠祖為陸終,得姓始祖為錢孚。陸終是顓頊帝的玄孫,陸終的妻子懷孕三年,剖腹產下6個兒子。其中第三子後來被封於彭城,因此得姓彭,他就是活了八百多年的大壽星彭祖。彭祖的後裔有個叫孚的,在西周時任錢府上士(錢府,掌管錢財的官署;上士,周代官名),其後人便以官為氏,稱為錢氏。錢孚是在西周都城鎬京做官的,因此錢姓應起源於北方,但其發展繁衍卻是南方盛於北方。下邳、吳興兩郡錢姓人丁興旺,成為當地望族。

  梓桐錢家村,相傳系明朝錢氏祖遷此,以姓氏得名。

  錢家村屬移民後靠村,部分村民移江西浮梁鵝湖錢家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