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
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作品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這首詩描繪的是張諲的隱居生活,及詩人從中觸及到的感悟與體會。全詩樸素而細膩的勾勒,將張諲閒適自在的生活清晰而生動地描繪出來。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戲贈張五弟諲三首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王維

作品原文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1]

其一

吾弟東山時。心尚一何遠。

日高猶自臥。鍾動始能飯。

領上發未梳。床頭書不捲。

清川興悠悠。空林對偃蹇。

青苔石上淨。細草松下軟。

窗外鳥聲閒。階前虎心善。

徒然萬象多。澹爾太虛緬。

一知與物平。自顧為人淺。

對君忽自得。浮念不煩遣。

其二

張弟五車書,讀書仍隱居。

染翰過草聖③,賦詩輕子虛④。

閉門二室下,隱居十年餘。

宛是野人野,時從漁父漁。

秋風自蕭索,五柳高且疏。

望此去人世,渡水向吾廬。

歲晏同攜手⑤,只應君與予。

其三

設罝守毚兔⑥,垂釣伺游鱗⑦。

此是安口腹,非關慕隱淪。

吾生好清淨,蔬食去情塵。

今子方豪盪,思為鼎食人⑧。

我家南山下⑨,動息自遺身。

入鳥不相亂,見獸皆相親。

雲霞成伴侶,虛白侍衣巾⑩。

何事須夫子,邀予谷口真。

作品注釋

①偃蹇:猶安臥。宋司馬光《辭知制誥第六狀》:"豈偃蹇山林,不求聞達之人邪!" 元薩都剌《山中懷友》詩之三:"高林容偃蹇,眾翼避扶摶。"

②徒然:僅僅如此。《史記·春申君列傳》:"今君相楚二十餘年,而王無子,即百歲後將更立兄弟……君又安得長有寵乎?非徒然也,君貴用事久,多失禮於王兄弟,兄弟誠立,禍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東之封乎?"

③草聖:對在草書藝術上有卓越成就的人的美稱。這裡指唐代書法家張旭。

④子虛:即漢代司馬相如所著的《子虛賦》。

⑤歲晏:指人的暮年。唐王維秋夜獨坐懷內弟崔興宗》詩:"吾生將白首,歲晏思滄洲。"

⑥毚兔:狡兔,大兔。《詩經·小雅·巧言》:"躍躍毚兔。"毛傳:"毚兔,狡兔也。"孔穎達疏:"《倉頡解詁》:'毚,大兔也。'大兔必狡猾,又謂之狡兔。"

⑦游鱗:游魚。晉潘岳《閒居賦》:"游鱗瀺灂,菡萏敷披。"

⑧鼎食:列鼎而食,吃飯時排列很多鼎。形容富貴人家豪華奢侈的生活。唐王勃《滕王閣序》:"鐘鳴鼎食之家"。

⑨南山:指終南山,屬秦嶺山脈,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南。《詩經·小雅·節南山》:"節彼南山 ,維石岩岩。"

⑩虛白:語本《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謂心中純淨無欲。《北史·隱逸傳·徐則》:"先生履德養空,宗玄齊物,深曉義理,頗味法門。悅性沖玄,恬神虛白,飡松餌術,棲息煙霞。"

作品鑑賞

張諲,在家裡排行第五,又稱張五,永嘉人。青年時期離家出遊,和王維居於河南登封的嵩山少室山,歷時十餘年。

前六句突出一個"懶"字。陽光普照,暖陽早已懸於天際,他卻依舊怡然自得地躺着,且等那正午的鐘聲鳴起,方才開始吃飯。看他那凌亂的髮髻,還保留着睡夢中的痕跡,散亂的書卷兀自躺在梳妝檯上,依舊懶散地停留在主人昨晚燈下翻閱的那一頁。

中間八句描繪張諲融入自然,物我兩忘的境界。輕倚窗前,放眼望去,青蔥的群山此起彼伏,空幽寂靜的林子,放飛思緒,任那飄蕩的心在這偌大的清幽之境中自在遨遊,盡情陶醉。低頭回望,青綠的苔蘚一簇一簇,錯落有致地滿布石上,細嫩的小草剛剛從土裡冒出來,柔軟溫順地趴在松樹下,窗外時而傳來鳥兒清脆悅耳的歌聲,連那階前倚臥的老虎,都摒棄了它的王氣,溫善地與人相處。置身於如此清幽閒適的地兒,縱使世間萬物紛繁,多種多樣,然懷掬一顆恬靜淡泊之心,依舊能盡情享受這清虛寧靜的幽遠意境。末四句為詩人的感觸,五弟對世事的領會甚深,再反觀自己,認識尚淺,遠不能及他。而此時面對張君,也頓悟出不少道理,世事的紛紛擾擾,原來的滿腹憂愁,竟不解自消了,足以見得張君悟道之深。

第二首詩更側重的是讚賞張五弟的才情。學富五車,讀書隱居,染翰賦詩,無不透露出詩人對其才情之欣賞。中間六句依舊描繪的是張弟的隱居生活,自在安逸,縱情田園,以五柳作比,足見詩人之歆羨。末四句則又是委婉表達詩人的隱退心愿。如此而言,其一與其二倒是頗為相似,形式相似,中心思想也相似,其不同在於其一贊的是張弟縱情山水,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之高深;而其二則偏重於讚賞張弟之才氣及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之安逸。

第三首詩則是描繪的好友張諲的山水田園生活,設置陷阱捕獵兔子,溪邊垂釣。通過這樣的描寫,勾勒出一幅幅生動傳神的畫面,將詩人的心思無一保留地流露出來。"我家南山下"更是化用了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句意,表達了詩人對好友這種田園生活的讚賞與肯定。

名家點評

《王孟詩評》:不必其人,直自輸寫("日高"一聯下)。顧石:警語不在深("階前"句下)。

唐詩歸》:鍾雲:題中"戲贈"二字意頗難看,似嘲其隱志不能自堅。鍾雲:此"善"字押得甚有道氣("階前"句下)。

唐賢三昧集箋注》:有陶家遺韻。

作者簡介

王維[2](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早年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業,後值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念佛。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和在終南山上,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是他隱居生活中的一個篇章,主要內容是「言志」,寫詩人遠離塵俗,繼續隱居的願望。詩中寫景並不刻意鋪陳,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而淡遠之境自見,大有淵明遺風。

王詩語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節奏富於變化,音韻響亮、和諧,具有音樂美。總之,王維的山水詩無論從詩的題材內容,還是詩歌的藝術丰采上都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

視頻

王維創作風格

王維:佛教的人生 人生的佛教

參考資料

  1.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 詩詞古文網;
  2. 王維簡介 詩詞古文網;
  3. 王維詩人的簡介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02-21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