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們的迷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我們的迷惘》,作者: [美] 艾溫·辛格,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譯者: 郜元寶,出版年: 2001-1,頁數: 156,定價: 12.80元,裝幀: 平裝,叢書: 雅典娜思想譯叢,ISBN: 9787563331314。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堅持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出版方向,共出版教育、學術人文、珍稀文獻[1]、藝術理論等類別圖書1萬餘種,總印數達11億多冊,13次榮獲中國圖書獎、「五個一」工程[2]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和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等國家圖書大獎,被新聞出版總署評為良好出版社、先進出版單位。

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人類精神的奧德修斯旅程上一份個人的信仰聲明,作者以清晰平易的語言,系統梳理了現代哲學、文學、藝術對「生命的意義」的諸多解答,在此基礎上對「生的價值」=「死的意義」、「意義的意義」和「創造」諸概念一一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努力解構所謂「追求生命意義」的思維習慣,鼓勵人們在切實的「生命之愛」中創造「有意味的人生」。豐富的學識,審慎的邏輯,鮮活的體驗,已故和活着的思想大師與普通讀者共聚一堂的親切對話,讓哲學回到了它真正的源頭。

原文摘錄

佛洛依德的話,絕大部分我們都會贊同。一個健康的人,不會為了生命的意義而憂心忡忡。他早晨醒來,將自己投入到行動中去,行動牽扯着他的能量,也為他提供身心的滿足。當他情感上的利益受到阻礙時,可能會有一定量的「未得滿足的原欲」產生,但是隨後,他將通過另一個方向的行動,來改善這種處境。因此,專心於生命的意義,只能說明一個人未能成功釋放其過剩的原欲,就像佛洛依德所指出的那樣,只能歸結為「可悶與壓抑」。

引自第2頁

參考文獻

  1. 文獻的定義是什麼,有途網,2020-06-19
  2. 「五個一工程」 ,中國文明網,201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