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才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才村
來自美篇的圖片
才村

中文名稱 :才村

所屬地區 :雲南省大理市大理鎮

方 言 :白族話

著名景點 :洱海濕地公園

才村地處雲南省大理市大理鎮的大理古城東邊,位於洱海西岸,轄區有3公里多海岸線,全村總人口7100餘人,耕地面積3250畝。這裡居住的白族同胞世世代代以打魚為生。才村毗鄰洱海一面經政府改造成為洱海濕地公園,才村風景區主要依託洱海濕地公園形成。才村依託自然美景和人文光環,全村有各類客棧120餘家,餐飲20餘家,是環洱海白族村落里最大的旅遊風景區,也是接待遊客最多的天然原始村落。[1]

簡介

才村和瓦村是相連在一起的兩個村落,村子裡現在保存完好的財神廟、本主廟、魁星閣、宗姓祠堂十幾處。現在這裡通過政府組織改造,才村開闢旅遊景點,很多到大理旅遊的遊客也會為了逛逛這個濕地公園而專門找到才村。每逢節日,村里人依然保持着白族傳統習俗,舞龍、祭祀等,都更具有原汁原味。

才村現狀

2003年,為了減輕洱海壓力,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手段,取締了在才村碼頭運送遊客的40艘小型遊船,將才村碼頭的遊船總數控制在了20艘左右。專門組建的大理市大理鎮海上旅遊有限責任公司,專門經營着保存下來的20艘遊船。2008年,才村碼頭共接送遊客7萬多人次,較2004年增加了兩萬多人次。在海上旅遊有限責任公司的帶動下,全村有近1500人從事招攬遊客、旅遊工藝品銷售、農家樂經營、趕小馬車等旅遊服務業及其相關產業。才村碼頭宰客明顯,逐漸被龍龕碼頭替代。 才村濕地恢復及生態公園項目於2008年7月動工,總投入1200萬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蒼山中和溪的水將被引入濕地公園,經過沉澱、淨化後再流入洱海,濕地集自然景觀、污水淨化、防汛泄洪、生態環保等功能為一體。良好的生態帶來了長久的效益,已經深入才村村民心中。村民尹長青在蓋新房子的時候,就同時建起了庭院污水收集處理池。才村地處洱海邊,與大理古城相鄰,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2009年,才村被列入大理旅遊度假區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該村依託才村碼頭的輻射功能,進一步發展旅遊業,擴大農家民俗接待和餐飲服務業,解決部分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增加農民收入。在上級的支持下,總投入280萬元的排污管網建設項目已開工,管網正在緊張鋪設中,農戶庭院污水收集 項目完成過半。集文化、老年活動、村民議事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活動室已經完成前期工作,村容村貌正發生着明顯的變化。

發展前景

現在,每天有近千名遊客到才村來遊覽。村裡有小遊船20艘、轎車22輛,經營洱海遊船客運服務37戶、陸地客運服務15戶、餐飲服務7戶、種植花卉12戶、開展特色旅遊客棧6家,養殖2戶,約有近1000人從事旅遊服務業,形成了吃住行遊玩一條龍的服務。騎行客們沿大理古城到才村旅遊觀光,是大理旅遊二次創業的示範基地之一,優美的自然風光正轉換為可觀的經濟效益,為發展旅遊產業,營造生態環保旅遊示範村提供了良好的基礎。[2]

景點特色

大理最美景 才村慢生活

親臨白族當地的鄉村集市,就在才村碼頭附近的2號車站。每天都有農家的老爺爺老媽媽將自己親手種的小菜,漁民剛從洱海里捕到的新鮮鯽魚、鰱魚拿到集市上來販賣,你可以慢慢的選擇最新鮮的食材,和老農們、漁民們攀談不認識的農家菜和食材的做法,這一切都是這麼親切。選擇好新鮮的食材,你還可以選擇像"簡海"(jane's sea home)這樣的私人小院(需提前加入成為其會員),在開放式的廚房烹飪自己的新鮮美食,與夥伴們分享你的大餐。[3]

才村海西田園 盡享海天一色

還記得電影中《心花怒放》中在有錢沒處使的窘境中租了一輛拉風的迷你三輪摩托的場景嗎?藍天白雲,一望無際的田野,配上遠處若隱若現的蒼山,雲彩變幻,水天相接的景色,感覺像在空中滑翔。從空中俯瞰,湖水清澈見底的洱海就如一輪新月,靜臥在蒼山和大理壩子之間。大理因為洱海的水而變得有靈氣,騎行環湖一周之後,你會徹底被她迷瘋。才村位於環海西面,洱海西面擁有蒼山和洱海風光,還有無法取代的海西田園風光。你可以在選擇一家靠海的客棧或民宿,清晨穿上運動裝,慢跑在環海西路上,盡享眼前的蒼山美景、洱海水色、田園風光;也可以與愛人一起騎行在環海西路,沿着洱海一路感受每個村落後騎行到喜州,感受大理保護的最完整的小鎮後返回才村。

才村泛舟 看雲看海

才村,離大理古城最近的海邊村莊,在這裡感受真正的依山傍水之景。我一定不會告訴你,在洱海上泛舟,懶洋洋的躺着看天上的棉花糖是有多棒!

才村--慢生活主題院落

在離大理古城最近的白族村落--才村里,散落着幾十個不同主題的客棧與民宿,你可以靜靜的享受藍天白雲,曬着太陽織織微博微信,讓好友羨煞好不樂乎。大理MTB主題客棧位於才村路口,是大理最美客棧入選客棧。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1710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1710戶通電,有171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710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1710戶,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1710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1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3100.32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100.3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5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75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100.32畝(其中:田3100.32畝,地0.00畝),人均耕地0.42畝,主要種植水稻蠶豆等作物;擁有林地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0.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5712.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12.00萬元,畜牧業收入1469.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675頭,肉牛36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38327.00萬元, 工資性收入35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645.0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第二、第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334.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41人 ,在省內務工146人,到省外務工8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049.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優質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才村完小、小邑莊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大理鎮一中。該村距離小學校0.50公里,距離中學4.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592人,中學生355人。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3100.32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100.3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5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75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村委會集體經濟實力薄弱。。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農業為基礎,做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生態旅遊業為支柱、龍頭,帶動其它產業發展;積極為集體經濟發展尋找出路,狀大集體經濟,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組織作用,重視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穩步推進"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新農村進,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做好農業大文章;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4]

相關視頻

大理才村遠離喧囂,這是我心目中的大理生活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