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打狗英國領事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打狗英國領事館
圖片來自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打狗英國領事館包含領事館官邸、登山古道及領事館辦公室,領事館位於現今臺灣高雄市鼓山區高雄港(古名稱為打狗港)北岸的鼓山上。於清光緒5年(西元1879年)建造完成。

清咸豐8年(西元1858年)天津條約及清咸豐10年(西元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後,台灣被迫逐步開放通商口岸,打狗(高雄)為其中之一。

英國政府為拓展對台灣貿易的經濟利益,在打狗設置領事館,主要功能為保僑、商務、行使領事裁判權、地方交涉等。

目前台灣尚存的西式近代建築中,年代最久遠的建築。定為國家二級古蹟。也是台灣第一座由英國工部出資興建的領事館。

領事館官邸東側、西側及南側皆緊臨陡峭的懸崖,北側連接鼓山,形成背面靠山、三面環水的形勢。領事館辦公室與領事館官邸之間有石階相通。是台灣唯一完整呈現領事館、古道、官邸的古蹟聚落。

官邸為領事居住及接待使節賓客的場所。

歷史沿革

領事館官邸

  • 清光緒3年(西元1877年):英國政府取得土地,規劃興建打狗領事館[1]
  • 清光緒5年(西元1879年)建造完成。
  • 日本昭和6年(西元1931年)領事官邸改為<高雄海洋觀測所>。
  • 民國66年(西元1977年)經賽洛瑪颱風,嚴重毀損,經 修復。民國76年(西元1987年)公告為二級古蹟。
  • 民國93年(西元2004)高市文化局將官邸委外整修及經 營管理。
  • 民國94年(西元2005年)重新指定公告為市定古蹟。
  • 民國98年(西元2009年)因領事館官邸史料不足,長期被誤認為領事館,經文史學界詳查英國國家檔案局資料,確認本建築為官邸,特予以正名。

領事館辦公室

  • 清同治8年(西元1869年)英商水陸行請得許可,自費 填築海灘官地。
  • 清光緒3年(西元1877年)該地中部地段經批准,移轉給英國工部使用。
  • 清光緒4年(西元1878年)在此興建領事館所需辦公室、巡捕房及牢房。
  • 日本昭和元年(西元1926年)日本政府正式取得土地所有權。
  • 日本昭和7年(西元1932年)設立高雄州水產試驗場,此時領事館辦公室建築曾作大幅修改。
  • 日本昭和14年(西元1939年)改稱台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高雄支場。
  • 日本昭和16年(西元1941年)正式成立水產試驗所高雄支所。
  • 民國34年(西元1945年)改稱台灣省水產試驗所高雄支所。
  • 民國100至102年(西元2011至2013年)領事館辦公室及登山古道進行修復工程,重現完整英國領事館風貌。

登山古道

登山古道是英國領事館,於清光緒5年(西元1879年)所修築的階梯古道,主要為連通英國領事館與官邸,並可通抵哨船頭海濱的步道。

  • 民國93年(西元2004年)高雄市政府,以「打狗英國領事館登山古道」的名義指定為古蹟。
  • 民國108年(西元2019年)文化部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

領事館建築特色

領事官邸

該建築由英國工部設計監造,台灣工匠施作的洋樓式建築,為一獨立之紅磚木構迴廊建物。官邸原建築式樣為斜坡屋頂及方形(無圓拱)木構迴廊,亦無頂冠帶。

官邸是屬於後文藝復興時期的巴洛克式建築,紅磚外牆,竹節落水管都是清末洋樓的建築特色。

外牆有連續的半圓拱,轉角處拱小柱大,為穩固結構,轉角的磚柱為雙柱並立設計。

室內房間設有壁爐。建物下層有高低不一的地下室,此惟因應高低不一的岩石地形所做,主要用途為倉庫或儲藏室。

東、北向立面則開口較小且少的封閉設計,這是夏季迎接涼爽的西南氣流,在冬天可以有效阻隔東北季風的建築物理設計。

日本明治33年(西元1900年)改建屋頂為有頂冠帶(無山字頭)圓拱磚造迴廊。

日本昭和6年(西元1931年)領事官邸被改作「高雄海洋觀測所」,太平洋戰爭時,遭美軍炸毀後面部份房舍。

登山步道

古道總長約200公尺,以花崗石、咾咕石、紅磚等鋪設,主要由階梯矮牆構成,階梯最高點與最低點有29公尺的高差。

階梯樹目前共有127階,步道寬度有130至200公分之間,階梯級深14至350公分,級高則在10至30公分之間。

階梯主要材料為磚、石,局部使用尺磚作為高度調整材料。階梯組砌有石砌、磚石混砌、磚砌三種形式。

領事館辦公室

由造型式樣觀之,有著殖民地外廊式建築風格,正面強調對稱,整體結構為明顯的屋頂、屋身、基座的三段式做法。領事館之拱廊、迴廊為其重要特色。

參考文獻

  1. 打狗英國領事館,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18-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