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托爾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愛德華·托爾曼
托爾曼0.jpg
出生 1836—1959
國籍 美國
別名 Edward Chace Tolman
職業 心理學家
知名作品 《動物與人的目的性行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國籍 別名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職業
愛德華·托爾曼 美國 Edward Chace Tolman 馬薩諸塞州的牛頓 1836年 1959年 心理學家

簡介

托爾曼(Edward Chase Tolman,1886~1959)他的認知學習理論促進了認知心理學及信息加工理論的產生和發展,被認為是認知心理學的起源之一。1937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同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57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代表人物之一,目的行為主義的創始人,力圖客觀了解行為的目的性。哈佛 大學哲學博士。對學習心理學有較大的貢獻,提出中間變量的概念,着重研究有機體的中央(內心)的過程。以各類迷宮為學習情境,其中有許多選擇點,即通往目的地的符號或線索。認為學習者所學得的不是動作系列,而是預期(或目的)與符號間的聯繫或預期的證實,並以證實原則來代替強化。其認為行為是整體的、有目的的,學習者必須對學習情境的符號與圖形(或完形)產生"認識的完形",因此其理論又稱為目的行為主義或符號完形論。


生平

托爾曼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牛頓,是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家理查德·托爾曼(Richard Chace Tolman)的兄弟。先在麻省理工學院學工程,後入哈佛大學從師霍爾特學心理學,1915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在當研究生期間,曾專程去德國接受完形心理學家考夫卡的指導,深受其思想的影響。數年後,任加州大學比較心理學教授,從事教學研究達三十餘年。1950年轉至哈佛大學,1953年又轉至芝加哥大學任教。1937年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57年獲得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並曾任第14屆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主席。

理論觀點

1、托爾曼與認知行為主義

托爾曼與格思里同歲,在本世紀30年代又與格思里齊名,是學習理論流派中的重要一支。但是,他與格思里並不是站在同一戰線上。他倆的許多觀點是相悖的。

首先,托爾曼的行為觀是克分子的,而不是分子的。也就是說,他強調行為的整體性,注重從宏觀的角度來分析行為。在他看來,動物在為逃脫迷箱時所做的具體動作,比起這些動作都朝向目的這一事實來,其意義要小得多。而格思里的行為觀是分子的,他把行為分解成許多具體的動作,強調從微觀上來分析行為。簡言之,托爾曼注重的是行動(act)而不是動作(movement),格思里則恰好相反。其次,格思里與其他許多行為主義者一樣,堅持刺激-反應聯結的觀點,但托爾曼則試圖另闢一種體系,這個體系注重的是行為的適應性、創造性和理智性等方面。因此,他的體系是以認知為特徵的。由於他的著作和許多研究都是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貝克萊分校的實驗室里完成的,所以,多年來,這個實驗室一直是認知心理學的中心。

托爾曼自稱:他"總的立場是行為主義的立場,但是一種特殊的行為主義"(Tolman,1932)。他之所以會形成這種行為觀,其主要動力是由於華生的行為主義在當時相當盛行。早期的行為主義者都試圖從心理學中清除唯心主義,並試圖使心理學成為採用客觀方法的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他們都反對探討人的頭腦是怎樣思維的。儘管托爾曼也贊同這一觀點,但他注意到,早期行為主義者把機械論的哲學觀與科學的客觀方法混為一談了。在他看來,要客觀地研究行為,並不一定要成為機械論者。

托爾曼認為,華生在許多地方都用簡單的刺激-反應聯結的概念來描述行為,並用構成行為的嚴格的物理的和生理的肌肉抽搐來給行為下定義,但事實上他常會滑到一個不同的、自相矛盾的見解上去(章益,1983年)。在托爾曼看來,刺激-反應的聯結並不是一種經驗的事實,也不是客觀的資料,而只是對行為發生的生理機制的一種推論或猜測。所以,儘管托爾曼與早期行為主義者一樣都注重行為,但他認為在解釋行為時引用機械論哲學既無根據又不理想。用刺激-反應聯結來解釋行為,並不比用思維和意願來解釋行為更好些或更科學些。因為這兩種情況都是把一種哲學觀附加在對行為的系統觀察和分析之上。在他看來,哲學肯定會使我們在觀察行為時帶有偏見。對一個行為主義者來說,所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要觀察行為並試圖識別出行為的規律性。所以,托爾曼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行為主義者。他主張要對行為的原理作出解釋,但反對採用其他行為主義者所使用的機械論的框架。他拒絕把刺激-反應作為描述和解釋行為的手段,並拒絕以聯結主義為特徵的其它各種假設。

托爾曼在形成自己獨特的行為觀時,博採眾多心理學流派的長處。他自己承認,除了受華生的影響外,還受麥獨孤(W.MeDougell)策動心理學、伍德沃期的動力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學派的影響,其中尤其是受格式塔心理學的影響。所以,托爾曼理論總的傾向是行為主義兼格式塔論。

2、托爾曼符號學習論

托爾曼(E.C.Tolman)是一位新行為主義者。但他是一位外行的行為主義者,他經常用動物的動機、認識、預期、意向和目的來描述動物的行為。他關心行為理論如何同諸如知識、思維、計劃、推理、目的、意向等概念相聯繫。他的理論被稱為目的行為主義、整體性行為主義、符號-完形說或預期說。由此可見他所受的格式塔學派的影響。他以白鼠學習方位的迷宮實驗(圖81)證明了他的理論。

迷宮有一個出發點、一個食物箱和三條長度不等的從出發點到達食物箱的通道。實驗開始時,將白鼠置於出發點,然後讓它們自由地在迷宮內探索。一段時間後,檢驗它們的學習結果。檢驗時,再將它們置於出發點,並對各通道做一些處理,觀察它們的行為。結果是,若三條通道暢通,白鼠選擇第一條通道到達食物箱;若A處堵塞,白鼠選擇第二條通道;若B處堵塞,白鼠選擇第三條通道。根據這一實驗以及許多類似的實驗,托爾曼認為:①學習是有目的的行為,而不是盲目的。②學習是對"符號-完形"的認知。白鼠在學習方位迷宮圖時,並非學習一連串的刺激與反應,而是在頭腦中形成一幅"認知地圖",即"目標-對象-手段"三者聯繫在一起的認知結構。學習不是簡單的機械的運動反應,而是學習"達到目的的符號"及其所代表的意義。③在外部刺激(S)和行為反應(R)之間存在中介變量(O)。主張將行為主義S-R公式改為S-O-R公式,O代表機體的內部變化。

此外,托爾曼根據潛伏學習的實驗(見圖81)認為,外在的強化並不是學習產生的必要因素,不強化也會出現學習。在此實驗中,動物在未獲得強化前學習已出現,只不過未表現出來,托爾曼稱之為潛伏學習。潛伏學習的事實也證明學習並不是S-R之間的直接聯結。在未受獎勵的學習期間,認知結構也發生了變化。

對此結果,托爾曼解釋為,白鼠在走迷宮時根據對情景的感知,在頭腦里有一種預期(或者假設)。動物的行為受其預期的指導,因此動物的行為是有目的的行為。在多次嘗試中,有的預期被證實,有的未被證實。預期的證實是一種強化,這就是所謂的內在強化,即由學習活動本身所帶來的強化。

托爾曼的主要影響在於:他反對和部分抵制某些較嚴格的行為主義先驅及與他同時代的行為主義者所接受的限制性前提。從以上簡要介紹中不難看出,"認知"在托爾曼的理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難怪有人認為托爾曼是認知心理學的開山鼻祖。托爾曼提出的認知學習理論和內部強化理論對現代的認知學習理論的發展有一定的貢獻。

3、托爾曼學習實驗

托爾曼,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的代表和目的行為主義的創始人,他對學習心理有比較大的貢獻,提出整體行為模式和中介變量。他建立了符號學習理論,成為認知心理學的先驅。

符號學習理論(或符號-完形-期待理論)是托爾曼學習理論的一個核心內容。他認為學習者所學到的東西並不只是簡單的機械的運動反應,而是達到目的的符號及其意義。他以一系列特別設計的實驗來證實符號學習理論。

托爾曼的實驗之一所用的裝置如下圖所示,實驗開始時,白鼠被置於起點處,食物放在其中一條通路的一端。白鼠從起點至食物放置處為一次嘗試。托爾曼在實驗中發現,若干次嘗試之後,白鼠從起點到達食物處的速度明顯提高,結果如右圖所示。

他的另一個實驗是一個堵塞途徑的實驗,如右圖所示,白鼠有三條可以從起點通往食物處的道路,而且它們的遠近依次遞增。通常,如果依次堵塞一、二通路時,老鼠則依次通過一、二、三途徑取得食物。實驗中,從原來堵塞第二條路處堵塞第一條路(途徑一與途徑二有一段共同途徑),此時老鼠已經知道途徑一和途徑二同時不通,徑直趨向途徑三而避開途徑二。托爾曼以此來證明白鼠是根據"認知地圖"來行動,而不是根據盲目的習慣來尋到目的物的。

認知地圖(或認知圖)是托爾曼符號學習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產生於頭腦中的某些類似於一張現場地圖的模型。托爾曼把白鼠學習迷津的行為看作是認知學習,認為白鼠學到食物所在方位,並非只是機械式的左轉右轉的活動聯結在一起,而是它走過之後,把迷津通路中某些特徵(行動方向、到達目的的距離及其之間的關係)做為符號標誌,並通過對符號之間關係(手段-目的-關係)辨別,獲得迷津通路的整體概念,形成一個認知地圖。

潛伏學習(或潛在學習)是托爾曼提出的一種學習現象。它是指未表現在外顯行為上的學習,亦即有機體在學習過程中,每一步都在學習,只是某一階段其學習效果並未明確顯示,其學習活動處於潛伏狀態。

1930年托爾曼等人設計了一個實驗,研究白鼠學習迷津過程中食物對學習的作用。他將白鼠分為三組:甲組不給食物(無食物獎勵組);乙組每天給食物(有食物獎勵組),甲、乙均為控制組。丙組為實驗組,開頭10天不給食物,第11天才開始給食物獎勵。實驗結果,乙組有食物獎勵,逐漸減少錯誤比甲組快,但實驗組丙自給食物獎勵後,其誤下降比乙組更快。他由此得出結論:丙組在開頭10天的練習中雖不其食物,但在每次練習中同樣地探索迷津的每一部分,形成了認知地圖,不過未表現在外部行為中而已。托爾曼把這種現象稱為潛伏學習。它的效果正是有機體在追求目的時運用已有認知的結果。


主要著作

托爾曼的主要著作有:<<動物與人的目的性行為>>(1932)、<<戰爭的內驅力>>(1942)、<<托爾曼自傳>>(1952)。此外,他的學生們還選輯出版了<<托爾曼論文集>>(1951)。

流派

托爾曼雖然早期就已經成為行為主義者,但對其他學派的理論則採取博採眾長的態度,其理論與華生的行為主義、麥獨孤的策動心理學、吳偉士的動力心理學和完形心理學都有着複雜的聯繫。並在其長期動物學習實驗的基礎上,建立了目的行為主義,後來改為符號學習(sign learning theory)或符號完形論(sign-Gestalt theory),強調其理論的認知性質。故他又被稱為認知行為主義(cognitive behaviorism)。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整體行為

就堅持行為主義的基本立場和原則而言,托爾曼是一位十足的行為主義者。他堅持認為心理學必須以客觀的方法來研究可以外部觀察的行為。但托爾曼所謂的行為與早期行為主義者有所不同,他反對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行為,認為心理學應研究整體行為,整體行為是具有目的性和認知性的。

在他看來,所有行為都是由目的來指導的,如白鼠走迷津、貓試圖逃出迷箱等都是由目的導向的,白鼠每次走迷津,都是越來越快地達到目標,這就是說,白鼠正在學習,正是學習這種行為為達到目的提供了高度客觀的證據。 托爾曼區分了分子行為和整體行為,他認為,雖然整體行為與生理運動有關,但我們在研究這些行為時無須知道這些行為與哪些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有關,我們所要了解的是整體行為的本質特徵。整體行為所具有的特徵為: 第一,整體行為總是指向或離開一定的目標對象。因為如果要識別某一行為,總要確定這一行為所指向或所躲避的某一目標對象。 第二,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標對象,整體行為總是選擇一定的途徑和方式。這就是說,整體行為具有選擇性的特徵,它總是選擇一定的途徑和方式而放棄另外的途徑和方式。 第三,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標對象,整體行為所選擇的途徑和方式總是遵循最小努力原則。如果有機體對整個情境缺乏一定認知,並且對情境中所充滿的途徑、方式和障礙沒有整體認知,它就不可能選擇出最方便的路徑。這就說明,整體行為不僅具有目的性,而且具有認知性。托爾曼認為,在人類身上,這一特徵表現得最為明顯。 第四,整體行為具有可教性的特徵,即經過教育,整體行為是可以發生變化的。例如,白鼠走迷津所花費的時間一次比一次少,說明它的每一嘗試都從環境刺激中接受了教訓,並表現出某種程度的進步。 這些觀點一經發表,迅速在行為主義陣營內引起強烈的反應,不少人認為,托爾曼使用了"目的"和"認知"等主觀性的概念,犯了行為主義之大忌。但托爾曼認為,作為整體行為目的性和認知性的定義是完全客觀的東西,他通過把目的性和認知性進行數量化和客觀化,從而駁斥了那些反對意見。 行為的決定因素:中介變量 托爾曼強烈反對把行為看作是刺激-反應的簡單做法,認為介於環境刺激和行為反應之間的心理過程與有機體所作出的行為反應具有密切的關係,他提出中介變量的概念,認為認知、期望、目的、假設和嗜好等都是中介變量的具體表現形式。他還認為,對於行為的最初原因以及最後引起的行為本身都應該進行客觀的觀察並在操作上給以規定。 托爾曼試圖從可以觀察到的環境刺激和行為反應之間探索有機體的內部過程,從而解答有機體之所以出現這種反應的原因。托爾曼曾經說過,中介變量是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但它是引起一定反應的關鍵,是行為的決定因素。只有搞清楚中介變量,才能回答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下為什麼能引起某種可以觀察到的行為反應。 最初,托爾曼把中介變量劃分為需求變量和認知變量兩大類,前者本質上是就是動機,後者則包括對客體的知覺、再認等。認知變量是對"是什麼"問題的回答,而需求變量則是對"為什麼"問題的回答。這種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中介變量,通過實驗設計並加以數量化,就可以被人們間接地推斷出來。例如,他以動物被剝奪食物的時間來定義飢餓,根據某些操作的測量來定義能力等等。後來,受格式塔心理學派勒溫(Kurt Lewin)的影響,托爾曼將"生活空間"、"心理場"等概念引入自己的理論體系中,對中介變量進行了修改和補充,把中介變量劃分為三大種類:需求系統、行為空間和信念-價值體系。 中介變量是介於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變量,代表着反應的內部心理過程。人們認為,華生的S-R公式是"空白的有機體",即排除了有機體的心理狀態;而托爾曼的中介變量則深入到個體的內部心理過程,有助於說明行為的個別差異。可以說,托爾曼是在堅持行為主義基本原則的前提下來解釋有機體的內部心理過程,相對於華生的"邊緣主義",他是一位"中心主義者"。托爾曼的觀點,在當時被很多心理學家所接受。


學習理論

符號-格式塔

受格式塔心理學的影響,托爾曼否認了桑代克的效果律,認為獎勵或強化在學習中所起的作用很小。他提出了帶有明顯認知色彩的學習理論,認為有機體習得的是關於周圍環境、目標位置以及達到目標的手段和途徑的知識,也就是形成"認知地圖"的過程,而不是習得簡單、機械的運動反應。他用"符號"一詞來代表有機體對環境的認知,而關於目標及達到目標的手段和途徑的意義的知識則是對符號意義的認知。學習其實就是習得達到目的的符號及其所代表的意義。這就是托爾曼"符號學習" 理論的基本含義。為了證明自己的學習理論,托爾曼提出了期待、位置學習和潛伏學習等概念並設計了一系列的實驗來說明。

(一)期待

期待指有機體對未來事件的假設或信念。托爾曼認為,動物通過學習可以形成對未來事件的意義認識,表現出對未來事件的預先認知或推測。這種學習可以由三類不同的情境或條件引起,因而也就形成了三種類型的期待。分別是:

記憶性期待,指的是由於過去的經驗而導致的對某一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期待。托爾曼借用艾里厄特(M.H.Elliot)的實驗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艾里厄特的實驗是安排白鼠走迷津。在實驗的前九天,艾里厄特安排白鼠在乾渴的驅力下走迷津,把水作為目標對象。最初的九天,出口處放着水,此時白鼠的學習與其他動物的學習沒有什麼區別。但第十天,安排白鼠在飢餓的驅力下走迷津,並把出口處的水換成食物,此時白鼠走迷津的錯誤和所用的時間都顯著上升,直到第二天才恢復了先前的水平。白鼠在前九天的學習中對"水"形成了記憶性期待,當第十天的食物與這種期待不符時,白鼠的行為就發生紊亂。這就說明,白鼠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認知上對以往的"水"的期待所調節的,這種期待是由以往的經驗所引起的,因此是一種記憶性期待。

感知性期待,指由當前目標物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的期待。托爾曼引用丁科巴的實驗來說明感知性期待。丁科巴實驗的目的雖然是檢測猴子的"延遲反應"能力,但卻在事實上支持了托爾曼關於感知性期待的論述。丁科巴先安排猴子看着實驗者把香蕉放進兩個容器中的一個,延遲一段時間後,再讓猴子走進實驗室,看它是否選擇剛才所看到的那個容器里的食物。在後續的實驗中,實驗者每次在猴子和容器之間設置屏障,並在某一次以其他食物來代替香蕉,結果猴子表現出行為紊亂,這是由於猴子當前的操作與先前形成的對"香蕉"的感知性期待不符造成的。這個實驗證明了感知性期待是存在的,並對行為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推理性期待,是指由以往經驗和目標物的當前刺激綜合作用而產生的對未來事件的期待。托爾曼認為,在動物學習實驗中,當推測的結果與行為的現實結果不一致時,也會導致動物行為的紊亂。

托爾曼認為,對三種期待的研究表明,動物在達到目標之前對於目標已有一種預先的期待。如果這種期待與現實結果不符合,就會造成動物行為的紊亂。這種現象是刺激反應學習理論解釋不通的。這一現象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符號學習理論是恰當的。

(二)位置學習

托爾曼堅持認為學習在本質上是位置學習,在他看來,動物在學習過程中不僅習得關於目的物的意義,也習得關於刺激情境的意義,這就是位置學習。他設計了一個十字型的迷津來證明這一點。

他把白鼠分為兩組,一組為反應學習組,一組為位置學習組。反應學習組從S1或S2出發,但都得在C處向右轉,才能到達食物所在的位置F1或F2;而位置學習組若從S1出發,就必須向右轉,才能到達食物所在的位置F1;如果從S2出發,則必須向左轉,才能到達食物所在的位置F2。實驗結果表明,位置學習組學習比反應學習組快。位置學習組的8隻白鼠試驗8次就能正確通過迷津,而且連續幾次都沒有出現錯誤;而反應學習組的8隻白鼠沒有一隻能象位置學習組的白鼠學得快,其中有5隻連續試驗72次都沒有達到標準。

這個實驗表明,反應學習組的白鼠不論從何處出發,只要作出相同的反應,就能在不同的地點找到食物;而位置學習組的白鼠為了在特定的位置獲得食物,就必須從不同的起點出發。通過這個實驗,托爾曼證明了位置學習比反應學習迅速而有效。托爾曼認為,同樣的情況也可以發生在一個非常熟悉自己的城市的人身上,因為他在以往的經驗中已經形成了關於這一地區的認知地圖,他可以通過若干條不同的道路到達同一目標。

托爾曼根據"位置學習"實驗,說明學習者並非通過嘗試錯誤來學習,而是根據對情境的認知,在所有選擇點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符號-格式塔"模式,這種模式被托爾曼稱為"認知地圖"。在托爾曼看來,認知地圖是動物在環境中的"符號"和動物的"推理性期待"之間所習得的,是動物對環境有了"頓悟"之後所建立的綜合知識在動物頭腦中所形成的類似現場的地圖,即"知道"目標物所在,從而改變其行為,以適應環境的要求。

(三)潛伏學習

潛伏學習是托爾曼學習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他認為,強化雖然有助於學習,但並非學習的必要條件,學習也可以在沒有強化的條件下進行,只不過其結果不甚明顯,是"潛伏"着的。一旦受到強化,這種結果可通過操作明顯地表現出來。對此,托爾曼用實驗予以說明。

這個實驗是由托爾曼和杭奇克共同設計的。實驗者將白鼠分成三組走迷津,一組為非強化組,這組白鼠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沒有得到過食物的強化;另一組為強化組,這組白鼠總是得到強化;第三組為實驗組,這組白鼠在前十天不給予強化,從第十一天開始才受到強化。在實驗開始前,實驗者預測實驗組白鼠的學習水平將與強化組一樣好。

托爾曼對此進行了分析,他認為,實驗組在前十天沒有受到食物強化時,動物依然學習了迷津的"空間關係",形成了認知地圖,只不過未曾表現出來而已。經過食物強化,就促使其利用這一"認知地圖",並最終體現出學習的進步。這也說明,強化確實能夠促進符號學習,但卻不是符號學習的必要條件。

評價

托爾曼堅持以客觀方法來研究整體行為,堅持行為主義的基本原則和立場,但又不拘泥於早期行為主義的限制,提出了"中介變量"的概念,深入探討了決定行為的有機體內部因素並賦予整體行為以目的性和認知性等特徵,從而使其理論具有了認知心理學和現象學的特徵。托爾曼的理論所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貢獻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促進了行為主義的發展

早期行為主義以簡單的刺激-反應來說明行為的局限性日益引起人們的不滿,托爾曼對"中介變量"的論述則緩和了這種局面,"給華生的行為公式打開缺口而又填補了空白"(張厚璨,1997,p230),為行為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轉機。很多心理學家都對中介變量進行了高度評價。舒爾茨認為:"托爾曼的中介變量的概念對許多心理學家有幫助,雖然它至今還受到批評。中介變量只要在經驗上與實驗變量和行為變量聯繫起來,那麼它對發展一種可以接受的行為理論就有價值"(舒爾茨,1981,p252);高覺敷指出:"托爾曼的弟子們為了推崇托爾曼提出中介變量的功績,批評華生的'刺激-反應'心理學是邊緣主義,而托爾曼則能在堅持行為主義的基本原則的前提下,解釋有機體內部的心理過程,進入中心主義。他的這種觀點,在當時為不少心理學家所接受。"

(二)對認知心理學產生了重要影響

托爾曼關於行為的認知觀點為其後人所吸收,開創了認知心理學思想研究的先河。現代認知心理學正是吸收了他的理論和方法,以客觀的方法探索內部的認知過程,從而促成了20世紀50年代末期的"認知革命"。托爾曼的工作無疑是古典行為主義和現代認知心理學之間的一個重要橋樑,現代著名認知心理學家西蒙就承認他的學說中吸收了托爾曼學說中的現象學思想。正因為如此,有人把托爾曼看作是認知心理學的鼻祖。

(三)促進了學習心理學的研究

托爾曼對學習理論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設計了很多精巧的實驗來論證學習的本質和類型,特別是他對位置學習和潛伏學習的實驗論證對學習心理學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可以說,托爾曼的學習理論和實驗豐富了學習心理學的內容和研究手段,他對學習過程中知覺和動機作用的強調,對於人們重新認識和理解學習問題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四)存在不足

但是,托爾曼的理論也存在着明顯的不足。由於他沒有提出一個系統而嚴密的理論體系,對很多概念也沒有進行明確定義,因而他的理論顯得凌亂和瑣碎,受到很多心理學家的批評;他提出了有機體內部的認知問題,卻又不把行為恰當地與有機體的內隱機能聯繫起來,因而不能對行為進行更為有效的解釋;對他的理論更為尖銳的批評與他理論中所使用的語言有關,人們認為他所使用的語言具有濃厚的主觀主義和心靈主義色彩,削弱了其理論的科學性;雖然他對學習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但大都以動物做被試,以動物學習來解釋和說明人類學習,這種研究方式遭到了人們的質疑。很多其他行為主義者認為,托爾曼的理論只能算是一種解釋行為的理論,難以據之預測和控制行為,這顯然與行為主義的目標相去甚遠。


新學派

因為托爾曼的理論揉合了眾多心理學家的思想,而托爾曼本人義沒有嘗試過建立自己獨特的學派,所以嚴格說來,並沒有什麼托爾曼學派,更無所謂新托爾曼學派。只不過一些心理學家深受託爾曼的影響,他們沿着托爾曼的路徑和方向研究動物和人類行為。特別是本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的認知心理學或信息加工認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是以托爾曼的思想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這樣一群為數不少的心理學家有時被視為新托爾曼學派的代表人物,諸如塞爾曼、加西亞、布里蘭德、布朗、波利斯、羅斯卡拉、羅特、紐威爾等等,這裡着重介紹塞爾曼、加西亞和波利斯的有關思想。

塞爾曼、加西亞、波利斯三人互為同事,同在華盛頓大學工作。華盛頓大學是古斯里的大本營,面對當時仍很有勢力的聯結主義觀點,他們在兩個方面捍衛和支持了托爾曼的學說。首先,他們提出,鑑於動物和人類的行為極端複雜,不同的動物對刺激和反應有着特定的"聯結準備性"(塞爾曼),或者說具有特定的適應性(加西亞),或者說具有"種屬特定件"和"合適性"(波利斯),所以以一種對特定刺激和反應具有特定適應性的動物實驗來說明一切動物的行為是不恰當的,有關行為的一般原理或關於學習的一般定量也是不存在的。這樣一來,他們對普遍的聯結主義觀點提出了挑戰,並提出了我們需要不止一種的學習理論的要求,以此捍衛和支持了托爾曼的認知行為主義。在此基礎上,他們或以實驗證實或以有關的理論假設支持托爾曼關於學習的認知理論。

例如,塞爾曼提出,在動物的迴避學習中,動物表現出根據所期待的結果而進行反應選擇的傾向,如白鼠有一種逃避電擊的偏好,在一特定情況中它必然在反應將免於電擊和不反應將遭受電擊這兩種期待中作出反應抉擇;加西亞所做的一個經典性條件反射實驗也證明了刺激與反應總是有選擇性地形成聯結。波利斯更是提出學習的期待有兩種類型,一種為S-S*期待,另一種為R-S*期待(S為先兆的刺激,R為反應,S*指在生物學上起重要作用的刺激),例如食具的到來(s)意味着即將得到食物(S*),按壓槓桿的動作(R)將會帶來食物(S*),白鼠之所以使勁按壓槓桿,是因為已經習得以上兩種期待,知道有食物在等待它。

由以上看來,新托爾曼學派雖然仍未避免托爾曼理論過於凌亂、模糊和心靈主義的缺點,但確實支持、推動了托爾曼認知行為主義向認知方向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