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揚州文昌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揚州文昌閣位於汶河路、文昌路交叉處,為江蘇省揚州市地標建築。文昌閣,建於明代萬曆十三年(1585年),屬於揚州府學建築群,舊日閣上懸有"邗上文樞"匾額[1]。揚州府學建築,已陸續圮毀,現僅存文昌閣,為揚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情況

揚州文昌閣位於江蘇省揚州市,也稱文昌樓,是古代揚州府學的一處建築。有一種說法認為,文昌閣的正名為文匯閣;也有人認為其正名為魁星樓。究竟哪一個正確,有待考證。

古代府學有多種含義,這裡專指府級行政區劃的官辦教育機構,比縣學(縣級行政區劃的官辦教育機構)高一級。

古代官辦教育機構的體制是學校與祭祀機構一體,將學習儒家經典的學校與祭祀孔子的機構結合在一起。祭祀孔子的機構通常稱作孔廟、文廟、夫子廟、先師廟和先聖廟等。在明清時期,每一州、府和縣治所所在都有孔廟。

因此,官辦教育機構也叫做文廟或孔廟,有時也稱作廟學,或者學廟,將官辦教育機構稱為文廟的情況更為普遍。

但是,曲阜孔廟[2]北京孔廟、曲阜孔府家廟和衢州孔府家廟等四座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專門機構,具有國家專門祭祀機構性質。

中國其他孔廟或文廟的性質都是學廟,重在「學」字,是各級政府教育部門直接管理的教育場所和祭孔場所。揚州府學就是古代揚州府的學廟。

揚州府學橫跨汶河,是一個比較龐大的建築群。明代萬曆十三年(1585年),兩淮巡鹽御史蔡時鼎於學廟中興建文昌閣,建造在跨越汶河的文津橋上,取名「文昌」,有昌明儒學之意。

斯閣後遭火焚毀,火後次年,江都知事張寧復建,即為今日所見之文昌閣,但焚毀及復建之年不詳,有待考證。張寧復建之文昌閣懸「邗上文樞」匾額,因揚州的歷史淵源來自邗國和邗城。

邗國為春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也作干國,為吳王夫差所滅,成為吳邑,其地在今江蘇省揚州市東北。

公元前486年,吳國築邗城,故址在今江蘇省揚州市。

視頻

揚州文昌閣 相關視頻

揚州文昌閣的介紹
遊覽揚州文昌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