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拿戈瑪第經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拿戈瑪第經集(英語:Nag Hammadi library)是指一批於1945年在上埃及地區的拿戈瑪第所發現的一系列莎草紙翻頁書。

基督宗教中,聖人或聖徒,指從世界中分別出來而被聖化的人。《新約聖經》中所稱「聖人」包括所有信耶穌的人[1]、已死的信徒和殉道者。後來在一些基督教宗派中,聖人是指因生前德行以及奇蹟表明其行在神的特殊恩寵與親密共融中,經由認證的程序,而被該宗派認可具有尊榮地位的人物[2]

簡介

這批翻頁書總共有五十多篇不同的文章,大多數都屬於早期基督教的諾斯底教派的經書,但亦有三篇文章是出自《赫姆提卡文集》(Corpus Hermeticum,或譯《秘義集成》),以及《柏拉圖理想國》的局部翻譯。在此年,一些當地的農民發現了這些被放入13個用皮封口的陶罐內,用皮革包裝好的莎草紙翻頁書。學者一般認為這批翻頁書是一部文集,是被附近的聖帕科米烏斯(Pachomius,或譯為「帕科謬」,天主教會則譯為「聖白窮美」)修道院的僧侶所埋藏,因為擁有這一批當時被指為異端的禁書是違法的。聖亞大納西對除滅非正典經書的要求以及於公元390年狄奧多西一世所頒布的一系列法令可能驅使了人把這些(為擁有者帶來)危險的著作收藏好。

雖然拿戈瑪第經集的內容可能自希臘文翻譯而來,但此經集皆以科普特語寫成。當中最著名的著作可能是多馬福音,而至今只有拿戈瑪第經集載有此書的完整內容。此作被發掘出來後,人們發現手稿中載有一些耶穌語錄的片段,與1898年發現的俄西林古蒲草紙(Oxyrhynchus)中的耶穌語錄相同,而它們亦能在早期的基督教教會文獻中找到。這些科普特語經集的希臘文原版之成書日期一直為人所爭論,一般認為是介乎公元一世紀至二世紀之間。而拿戈瑪第經集則版認為是在三世紀至四世紀成書。

拿戈瑪第經集現時存放在埃及開羅的科普特博物館。

視頻

拿戈瑪第經集 相關視頻

十分鐘了解五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全球傳播路線地圖!中國對佛教傳播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