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指數增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指數增強是中國的一個專有文化術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指數增強,顧名思義,在於戰勝市場指數,相對市場指數能夠有增強收益。

指數增強,其不追求絕對收益,只追求相對收益。指數的長期漲跌影響因素複雜,其受到政策、經濟等因素的影響。指數增強策略不考慮這些複雜因素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其追求相對指數的相對收益或叫超額收益。

指數增強策略概述

從字面上理解,指數增強策略就是在指數的基礎上再做增強。指數增強策略和指數基金類似,同樣跟蹤某個標的指數,但並非追求百分百複製,而是通過量化模型篩選出一攬子未來上漲概率大於指數、下跌概率小於指數的股票並買入,並力求取得收益超過指數增長或跌幅低於指數下跌的結果。在策略表現符合預期的情況下,指數增強策略不僅在牛市中能夠為投資者獲得超越對標指數的收益表現,如果超額收益夠高,在熊市中也能守住陣線,贏取正向回報,即「漲得多一些,跌得少一些」。

指數增強策略怎麼「增強」

列舉最常見的量化選股模型一一解析,它們是多因子、機器學習、日內迴轉(T0)。

1、多因子模型

簡而言之,就是一切可能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因素,比如價量因子/技術面因子(股票成交量、股票掛單價格、股票價格的波動等),基本面因子(淨利潤、營業收入、ROE等財務指標),事件驅動因子(股票分紅、派息、股東大會等事件),另類因子(分析師預期、研報數量等)等等,同時通過統計模型尋找這些因子與股票價格之間的數量關係,包括線性關係/非線性關係等。

2、機器學習模型

通過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的手段尋找股票漲跌變化的規律,並形成預測股票未來漲跌趨勢的模型,有較大的發揮空間和潛力,但其最大的特點是不確定性,研發人員只能從模型上整體調整,但很難定性模型具體運用了那些要素,依據了什麼規律,可以說是一個「黑匣子」,因此目前純利用機器學習的基金管理人仍在少數,多是用作模型開發的輔助工具,協助因子開發、組合、優化等流程。

3、日內迴轉模型

持有一攬子特徵與對標指數相近的股票,並且運用融券、收益互換等工具對同一支股票在同一個交易日內完成多次買賣,賺取短期波動的價差。此類策略的超額收益雖然更穩定,但是收益有上限,因而運用該類策略的管理人也較少。

整體而言,市面上運行指數增強策略的基金管理人仍以多因子策略為主,多因子策略中又以價量因子等技術面因子為主。

在增強的同時,為了保證指數增強策略產品和對標指數的相關性,密切跟蹤指數走勢,量化基金管理人也會採取較為嚴格的風控措施,對於股票的持倉做出約束。以行業為例,行業持倉占比需要和對標指數保持統計學上的一致,即在股票投資組合中某個行業的股票的持倉市值不能超過對標指數中這個行業股票占比的±3%/5%(視各個基金管理人的風控規則而定)。此外,還有風格約束、市值約束等等。

指數增強策略特點

1、追求超額收益

量化指數增強策略相較於傳統的股票多頭產品而言,更關注超額收益的確定性和穩定性,即追求長期、穩定、顯著超越指數表現的能力;

2、持股極度分散

一般都是同時持有數百隻、甚至上千隻的股票,可以避免因為持股集中度過高而踩雷;

3、交易頻率高

即換手率高,一般兩三天或者一周就會把全部底倉全部輪換一遍,底層邏輯主要是用量化模型捕捉微小的但確定性的價差收益;

4、大數據選股

根據全市場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生成量化模型,並進行全市場選股,避免主觀選股的個股和行業偏向性;

5、自動交易

一般採用純程序化交易,減少人工干預,克服人性的弱點,避免追漲殺跌,過度自信和個人情緒的影響。

指數增強收益來源

指數增強策略有兩個目標,一是跟蹤指數;另一個目標是超越指數,指數漲的時候,我爭取比指數漲的多;指數跌的時候,我爭取比指數跌的少。

指數增強不是追求絕對收益,而是以超越指數為目標,讓投資者在獲得市場本身帶來的收益的同時再多賺取一個超額收益。

因此,我們不難得知,指數增強的收益由兩部分構成,指數本身的收益(beta收益)和主動投資獲得的收益(alpha收益)。

以中證500為例,指數裡面的500個成分股可以比作500個學生,他們組成的班級平均分就是中證500指數,這個平均分本身的漲跌可以用來衡量市場的整體趨勢。而指數增強策略會將70-80%的資金用以追蹤這個平均分的變動,從而獲取市場本身收益(也即常說的beta收益)。

另一部分收益則是基金管理人主動管理創造的超額收益(也即常說的alpha收益)。指數增強策略通過對500個學生的逐個考察,剔除一些差生,換入一些優等生,班級平均分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增強型的基金,顧名思義它的收益由兩塊構成,一塊是指數,就是市場本身的漲跌幅。另外一塊是由基金管理人通過主觀的能力做出來的超額收益。

指數增強型基金

指數增強型基金是基金公司在被動跟蹤指數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的主動管理。比如拿一小部分資金進行擇時、主動選股、打新股等,進而希望能夠提供高於原有指數回報水平的基金。

指數增強基金介於主動管理基金與被動管理基金兩者之間,在被動跟蹤指數的同時,加入了一些主動管理的策略。

指數增強基金不像純指數基金一樣只跟蹤指數,獲取市場的平均收益;也不像主動型基金一樣,盈虧完全按照基金經理的投資決策來決定。它有點像套餐組合,主食+飯後甜點的形式,其中主食:不低於80%的資金來複製掛鈎標的指數;飯後甜點:剩下的20%左右的資金由基金經理自己決策,採用各種策略及增強的方式,追求跑贏標的指數並獲取超額收益。

那在A股,指數增強基金是否相較於被動指數基金更加賺錢呢?

我們以較具代表性的寬基指數滬深300為例,分別取過去3年、6年、9年的基金淨值表現,與跟蹤滬深300指數中綜合費用最低的被動指數基金——易方達滬深300ETF聯接基金進行比較:從統計的數據中可以發現,成立超過三年的增強指數基金有17隻,收益表現超過被動指數的有15隻,占比88.24%;成立超過6年的增強指數基金有9隻,收益表現超過被動指數的有6隻,占比66.7%;成立超過9年的增強指數基金有4隻,收益表現超過被動指數的有3隻,占比75%。

可以看出大部分指數增強基金確實能夠增強收益,但是增強效果不盡相同。有的增強效果明顯,超額收益大幅跑贏了被動基金;但也有少部分「假增強基金」因為基金經理的實力不濟和投資策略與市場風格不吻合,導致一年忙碌到頭連指數都跑不贏。

確實,從歷史數據來看,大部分增強型基金都是取得了增強效果的。那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該如何選擇增強型基金呢?

首先看成立時間和歷史排名,把成立時間不足3年的基金篩掉。

因為成立時間太短,業績表現是否穩定,增強效果是否有效還無法觀察清楚。同時還要觀察基金的歷史排名情況,一個好學生保持好成績的概率要比壞學生考到好成績的概率更大,業績能長期穩定在同類基金前50%的基金,說明其投資理念及策略還是經過了市場的檢驗。

其次,要看基金本身的規模。

規模過大或者過小都不行,因為規模小的基金本身流動性就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旦有較多投資者同時操作賣出,會引發巨額贖回的風險。而且根據中國基金業有關法規規定:若連續60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或者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達不到200人的,會有基金清盤的風險。另外,基金規模如果過大的話,容易造成基金投資風格的漂移。比如,一隻中小盤風格的基金,如果規模增長到一定的地步,盤子比較小的股票就無法容納過大的資金量,這時候基金就只能被動地去配置一些大盤股,原先設定好的增強策略也就不一定能夠繼續適用了。

最後,要關注基金的交易成本。

總的來講,指數增強基金的成本一般要高於被動基金,對於其他條件相當的基金來說,當然是選擇成本越低的越好。一般基金的管理費和託管費都是固定的,而申購費在不同的渠道可能會有一定的折扣,大家也可以在多個代銷渠道比較之後再做決策。

指數增強ETF,就是將指數增強基金和ETF交易模式相結合的產品。如果說Smart Beta ETF已經是日漸成熟,並逐漸被投資者廣泛使用的ETF品種,那麼指數增強ETF可以說是在Smart Beta ETF上的又一次進化,也是更加創新的品種。

跟被動指數型ETF相比,指數增強ETF除了追求獲取標的指數的Beta收益,也追求獲得主動管理而產生的Alpha收益。指數增強策略已經在場外基金上有了較為成熟的實驗。

跟場外指數增強基金相比,指數增強ETF具備流動性強、交易費用低等優點。

另外指數增強ETF需要每天公布持倉,運作方式更加透明。

還有一點,普通指數增強基金一般限制股票倉位上限為95%,而指數增強ETF基金用一籃子股票進行申贖,可以突破95%的倉位限制。

這些是指數增強ETF的優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