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指數期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指數期貨

指數期貨引是指以指數作為基礎資產的期貨合約,如股指期貨。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指數期貨 index futures;stock index futures。亦作:股票指數期貨。名。用複數。一種以證券市場的指數,如標普指數、恒生指數為行權品種的期貨合約。交易時合約雙方同意承擔股票價格波動所引發的漲跌,把股票指數按點位換算成現金單位,以交易單位乘以股價指數計算出合約的標準價值。股票指數期貨的最大特點為同時具備期貨和股票的特色。

簡介

股票指數期貨的最大特點為同時具備期貨和股票的特色。首先是一份期貨合約,即現期定價遠期交貨,僅付保證金;其次具有股票特徵,因為指數代表着特定市場股票的價值。其交割形式與傳統期貨大相徑庭,合約到期時,以結算指數與未平倉指數對比,投資者支付或收取兩個指數折算的現金差額,即完成交割。參見:指數期權,index option;股指期權,stock index option。首先,國內證券投資者缺乏期貨投資風險意識。在擴大了期貨市場容量的同時也擴大了期貨市場的風險規模。而國內投資者卻缺乏準備,風險意識不足。他們習慣證券現貨交易,缺乏期貨交易的常識和風險控制意識,在模擬股指期貨交易中就已經出現很多投資者習慣交易現貨月合約、習慣滿倉交易,這將帶來交割和保證金方面的風險。什麼是股指期貨呢?它是一種以股票價格指數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合約,即以股票市場的股價指數為交易標的物,由交易雙方訂立的、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按約定價格進行股價指數交易的一種標準化合約。除具有標準化合約、槓桿機制、集中交易、對沖機制、每日無負債結算等期貨交易的一般特徵外,還具有自身一些特點。例如,股指期貨標的物為相應的股票價格指數、報價單位以指數點計、採用現金交割方式等。

評價

自美國堪薩斯交易所(KCTB)於1982年推出價值線指數期貨以來,股指期貨得到迅速發展。據美國期貨業協會(FIA)統計,截至2005年底,在29個國家/地區有32家交易所至少有一個以上股指期貨品種在掛牌交易。在2005年全球期貨合約39.61億張的成交量中,股指期貨穩居第二,占全球期貨交易量的22.2%,僅次於利率期貨(53.17%)。股指期貨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股指期貨的孕育和產生階段(1977-1982年)、股指期貨的成長階段(1983-1987年)、股指期貨的停滯階段(1988-1989年)、股指期貨的快速發展階段(1990-至今)20世紀70年代,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增加了風險的來源和傳播渠道,放大了風險的影響和後果,全球商品和資產的價格波幅加劇,金融危機頻頻發生。與此同時,西方各國受石油危機影響,經濟發展不穩,利率、匯率波動頻繁,通貨膨脹加劇,股市一片蕭條。美國道·瓊斯指數跌至1700點,跌幅甚至超過了20世紀30年代金融風暴時期的一倍。股票市場價格大幅波動,投資者對股票風險管理工具的需求非常強烈。[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