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接觸變質作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接觸變質作用又稱熱力接觸變質作用,是由於岩漿的活動散發出的熱量和析出的氣態或液態溶液引起的變質作用。主要發生在岩漿體周圍接觸帶的圍岩中。根據變質作用過程中有無交代作用又可分為2個亞類:①熱接觸變質作用:以熱力(高溫)作用為主,原岩發生重結晶,而化學成分沒有顯著改變,沒有明顯的交代作用,如斑點板岩角岩等;②接觸交代變質作用;除熱力作用外,伴隨有顯著的交代作用,原岩的化學成分發生明顯改變,如矽卡岩等。

岩漿接觸或侵入煤層時因其高溫、揮發物和壓力使煤發生變質的作用。導致煤發生接觸變質的,常是岩牆岩脈岩床等淺成侵入體,通常其覆蓋層較薄,煤受其高溫產生的揮發性氣體較易逸出,冷卻也較快。由於這種快速加熱在一定程度上與煉焦過程相似,因而與岩漿侵入體直接接觸的煤常轉變為天然焦和高變質煤。 [1]

接觸變質作用的分布很局限,主要出現於火成岩侵入體周圍的圍岩接觸帶,由岩漿冷凝結晶過程中散發的熱量使圍岩變質結晶,形成接觸熱變質岩。有時圍岩還受岩漿中析出的揮發分和其他來源的流體相影響,伴有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等接觸交代岩,它們與成礦關係密切。接觸變質作用一般發生於地殼淺部,所以壓力較低,一般不超過0.2~0.3GPa,但溫度上限可達800℃左右。有時在噴出岩的圍岩或捕虜體中還可見到溫度更高的高熱接觸變質現象,岩石經高溫烘烤而脫水變硬,退色,並可形成一些特殊的高溫、低壓礦物,如鱗石英、多鋁紅柱石和硅鈣石等,有時還會出現玻璃質[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