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揭秘「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十個真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敦刻爾克大撤退

來自網絡的圖片

揭秘「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十個真相電影再現了「二戰」時期的著名戰役——敦刻爾克大撤退。此役,33萬英法聯軍,在德軍的攻勢下,奇蹟般於9天時間內自敦刻爾克撤往英國本土。撤退途中,聯軍幾乎丟棄了全部物資,包括約1200門大炮、500門反坦克炮、700輛坦克、5萬噸軍需……[1]

1、英法聯軍為何選擇自敦刻爾克大撤退?

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二戰爆發。隨後,德軍攻陷丹麥、挪威、荷蘭。英法聯軍在比利時、法國境內阻擊德軍失利。在德軍攻勢下,法國政府喪失鬥志。英國為保存實力,計劃從法國撤軍。其間,丘吉爾取代張伯倫,出任英國首相。丘吉爾反對同德國談判,表示要「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

1940年5月20日,丘吉爾曾建議,「作為一個預防性措施,海軍部應該準備好大量能去法國港口的小船」。此後戰局持續惡化,「5月25日,所有的交通線完全被切斷,我們微弱的反攻被擊退……我們逃往南方的全部希望都成為了泡影」(丘吉爾之回憶),剩下的只有海路。26日,英國海軍部正式下令,實行「發電機」行動,命令部隊向法國東北部港口敦刻爾克聚集,並在這裡渡過英吉利海峽,撤回英國。

2、希特勒為何突然停止進攻?

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有一個至今未解的謎團,那就是:希特勒為何要在1940年5月24日下達一個「停止進攻」的命令,使英法聯軍得以先行占領敦刻爾克。

迄今為止,德軍將領及各國史學家對這個問題,已做出過多種闡釋。有人說,希特勒停止進攻,是想放英國遠征軍一條生路,以便於和英國展開談判。還有人說,是希特勒給戈林一個建功的機會,讓他麾下空軍在沒有地面部隊支持的情況下,重創聯軍。這兩種說法都停留在揣測層面,缺少史料方面的證據。

最可信的解釋是:龍德施泰德向希特勒建議,「裝甲部隊已前進了那麼遠,速度那麼快,力量已大大減弱,需要停下來整頓,重新部署,以便對敵人進行最後的打擊」。曾任德國陸軍參謀長哈爾德也說,希特勒「為這些裝甲部隊擔心,因為他們進入一個運河交錯、處境不利的地區,要冒很大的危險,可是得不到任何重大收穫」,認為僅靠空中力量,即能阻止英法聯軍從海路大規模撤退。部分德軍將領(包括前線將領)對這道命令表示不滿,認為錯失了戰機。

當德軍恢復進攻時,英法聯軍已經搶先占領敦刻爾克,開始部署「發電機」行動。

3、聯軍如何阻擊德軍,保障大撤退?

為保證敦刻爾克大撤退順利進行,在外圍阻擊德軍的英法聯軍,付出了很大犧牲。

比如在加來海峽(Calais),英軍的一個步兵旅和一個坦克營奉命協助法軍駐守,他們被嚴令禁止撤退。事後,英國政府高度評價了他們的功勞,「在這生死攸關的四天裡,駐軍殊死拼殺,牽制了德軍至少兩個裝甲師,否則英軍退往海邊的道路就可能被切斷。德軍裝甲師如長鐮橫掃所向披靡,卻在加來打了個磕絆……」此戰為大撤退爭取了時間。

法軍第一集團軍司令布爾夏爾拒絕後撤,其部下5個師在里爾英勇抵抗,保障了敦刻爾克的安全。這些法軍後來全部被德軍俘虜。在敦刻爾克西部和西南部地區,由法加爾德率領的法軍第16軍團負責防守。大撤退結束後,法加爾德及其部下4萬餘人全部被俘。如丘吉爾後來說的那樣,「請讓我們銘記:如果沒有敦刻爾克後衛部隊堅持戰鬥。我們在英國重建一支保衛本土和爭取最後勝利軍隊的工作,就會大受挫折」。

4、英國陸軍為何不滿英國空軍?

英國皇家空軍為掩護大撤退,發揮了更為關鍵的作用。

他們每天出動300架次,從英國本土機場起飛,到敦刻爾克上空同德軍飛機激烈交戰。丘吉爾說,「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沖入德國戰鬥機和轟炸機群,把它們打得七零八散,逐出上空,予敵重創。」掩護大撤退期間,皇家空軍損失飛機106架,但打下了156架德軍飛機。

但是,滯留在沙灘上的英國遠征軍士兵,只能感受到自己飽受德軍飛機轟炸,很難看到本國飛機在幾英里以外或者雲層之上與德國空軍殊死搏鬥,故一度對英國空軍極為不滿。

丘吉爾對此也很無奈:「由於不了解情況,陸軍中甚至對空軍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憤怒情緒,有些部隊在多佛爾或泰晤士河港口登岸時,還侮辱了穿着空軍制服的人。他們原本應當和空軍緊緊握手的,但他們又怎麼能知道這些呢?」他只好在議會中,「千方百計地向大家說明這一事實」,強調敦刻爾克「這個勝利是空軍獲得的」。

5、英軍撤退時,有沒有不顧法軍?

法國人是在「發電機」行動已經將要開始時,才被英國人告知撤軍計劃的。

雖然丘吉爾曾下令,「應儘量使法軍和我們共同從敦刻爾克撤退」「不要讓法軍僅僅依靠自己的航運工具」,但在實際行動中,被優先撤退的依舊是英軍,法軍士兵常常被拒載。至5月30日為止,在撤往英國的12萬聯軍中,僅包括6000名法軍。

為應對政治、輿論壓力,丘吉爾不得不再次重申,「要撤退更多的法軍」「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將對我們和盟國的關係產生無法彌補的損害」。留下的英軍被要求「應堅守陣地,能守多久就要守多久,以便法軍得以繼續撤退。」6月1日~4日,有約9.8萬名法軍,被撤往英國。

6、平民援救了多少聯軍士兵?

丘吉爾從建議撤軍開始,即命人徵集船隻,以作準備。

除英國海軍的驅逐艦、布雷艦等戰艦外,英國民眾自發提供了遊艇、蒸汽船、拖船、救生艇、漁船等400艘船。包括漁夫、碼頭工人、汽車司機、快艇運動員在內的各行業之人,駕船參與到了撤退行動中。他們在槍林彈雨中,拯救了大量聚集在敦刻爾克的聯軍士兵。行動中,有125名平民犧牲。

丘吉爾在回憶中說,「小船來往于海岸與大船之間,他們停在海灘邊接應士兵,運走涉水登船的、救起落水的,全然不顧敵人的轟炸,雖然常常使其遭受犧牲。但是船隻的數量優勢,足以彌補空襲造成的損失。就整個『蚊式』艦隊來說,它們是打不沉的。」他讚揚說,「正當我們遭受失敗之時,敦刻爾克海灘的戰鬥經過傳到了我們團結一致、不可戰勝的島國人民的耳里。這一光榮之舉將被我們所有的史冊所永遠銘記。」

7、氣候因素對大撤退的順利實施,有多大幫助?

除希特勒下達的「停止進攻」命令外,氣候也幫了英法聯軍大忙。

從1940年5月26日~6月4日,至少有半數時間在下酸雨,加上炸藥帶來的滾滾濃煙,使得沙灘上能見度很低,德軍的空襲效果大打折扣。如常子儀所說,糟糕的天氣也成了德軍飛機的一大敵人。

同時,原本風暴頻發的英吉利海峽,在這幾天時間裡也頗為平靜。

英軍士兵回憶,「突然好幾天,海面變得比儲水池還平靜,在大規模運送的整個過程中,海面上幾乎見不到一絲波紋。這大大緩解了水手們的壓力,保證了他們在船隻已經超載一倍或兩倍的情況下,仍能再水中或船上操縱船隻,在水面距船舷僅有幾英尺的情況下順利地航行」。

8、大撤退的真實景象,是怎樣的?

電影《敦刻爾克》重點刻畫了人們在撤退時的種種表現。從當年那些士兵的回憶中,今人其實不難獲知敦刻爾克大撤退時的現場情境。

比如,英軍坦克團的威廉·瑞弗斯少校回憶沙灘上的情狀:「敦刻爾克充斥着大量的噪音,四處都冒着黑煙,天上還一直有德軍的飛機不斷地扔炸彈。很多士兵都往碼頭的方向移動,而沙灘上也有大量的士兵。有人試圖把士兵們組織起來,按區域劃分,以便能讓更多的士兵搭上驅逐艦或是小船返回英國。這裡真是一片混亂!」

由於船隻缺少,士兵們的登船秩序很難維持。英軍信號兵威爾弗雷德·沃爾特斯回憶:「當我開着摩托艇趕到時,船還差三英寸就要沉到水裡了,場面很混亂,士兵們推推搡搡,都想立刻上船。過了一會兒,船翻了,因為船上的人實在太多了。」炮兵團的威爾伯·庫克中尉得益於有一位好長官,「我們的長官很厲害,當有不明身份的士兵想強行插隊的時候,他就拔出他的左輪手槍,在他們面前開槍。」好在大多數時候,士兵們都肯遵守紀律。

即使登上了船,也不意味着安全。英軍弗蘭克·赫雷爾中士回憶,「在船上時,我們遭到了德軍的空襲。我們三十多個人一起掉進了水裡。由於我的腿受了傷,所以我只能用狗刨式游泳。我用力地劃着水,終於回到了沙灘上……等待下一次登船的機會」。

9、大撤退的意義,究竟有多大?

毫無疑問,敦刻爾克大撤退確屬奇蹟,至於其歷史影響,也早有定論。英國史學家吉爾斯·麥克多諾在其《世界戰役史》一書中的評論很有代表性,他說,「儘管英國遠征軍損失了所有裝備,而且只有訓練有素的部隊得以成功撤離,但是這次撤退為英軍保存了有生力量,具有重大的軍事意義。同時,大撤退的成功也大大振奮了士氣。」

如果英國遠征軍在敦刻爾克全軍覆沒,後果將極為嚴重。如中國學者常子儀在《奇蹟般的撤退:敦刻爾克戰役》中分析的那樣,「不僅武器裝備難以為繼,可能就連士兵和軍官也無法湊齊了」「由於這支軍隊幾乎囊括了英國陸軍的所有精華……因此它的損失可以說是無法彌補的」。後來「二戰」中的英軍著名將領,蒙哥馬利、亞歷山大等基本都在遠征軍中,一旦這些人戰死或被俘,英軍指揮系統將遭到無法恢復的損失。

此外,英國遠征軍若沒有在敦刻爾克撤出中的話,對英國民眾心理將是極大打擊,以丘吉爾為首的主戰內閣,很可能就此倒台。在內閣中主和的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勳爵,是最有可能的繼任者,在他看來,「假如希特勒開出了並不會妨礙我們獨立自主的條件,那我們就應該加以接受,否則就太愚蠢了」。假若英德結盟,那麼「二戰」歷史必將改寫。

10、電影《敦刻爾克》為何引起法國不滿?

如前文所說,為保證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成功,法軍做出了很大犧牲。

然而在諾蘭的《敦刻爾克》中,表現法軍的鏡頭只有區區數十秒。

法國《世界報》發表文章,批評說,「12萬一同撤退的法兵在哪裡?4萬法軍拚命守城,因抵抗軍備更精良、人數更多的敵人而犧牲,他們又在哪裡?」法國《赫芬頓郵報》指責電影《敦刻爾克》「抹走了法國為掩護英軍所作的犧牲」「英國人有這種惡劣傾向,他們歌頌英軍功德,隻字不提法軍」。

法國歷史學者也表達了對《敦刻爾克》的不滿,說「英國人對待歷史有個壞習慣,就是大肆吹噓自身軍功,對法軍貢獻視而不見」。

一個丘吉爾的傳記作者則如此回擊:「諾蘭毫不掩飾對英國的偏袒,正如斯皮爾伯格的戰爭片偏袒美國」「若法國人希望講述正確版本的故事,就要拍自己的電影」。[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