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搪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搪塞

來自 發現網 的圖片

搪塞 搪塞,漢語詞彙。

拼音:táng sè

釋義:指敷衍 塞責隨便 應付

唐 唐彥謙 《宿田家》詩:"阿母出搪塞,老腳走顛躓。"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搪塞[1]

拼音 táng sè [2]

注音 ㄊㄤˊ ㄙㄜˋ

詞性 動詞

近義詞 將就、應付、敷衍

反義詞 負責

詞目

搪塞

拼音

táng sè

基本解釋

[do one's duties perfunctorily;stall;evade] 塘堤有萬孔,只塞其一。引申為敷衍,不負責。

唐有萬穴。塞其一,魚遽無由出。--《淮南子·人間訓》

我們不要用搪塞真相的解釋來欺騙自己。

引證解釋

指應付;敷衍。

唐唐彥謙《宿田家》詩:"阿母出搪塞,老腳走顛躓。"

《醒世恆言·薛錄事魚服證仙》:"張弼 稟漁戶 趙干 藏了大魚,把小魚搪塞。"

《再生緣》第四六回:"望吾皇聖明詳察,為臣子者豈敢搪塞朝廷。"

《說唐》第四三回:" 李密 大怒道:'好奸黨,明明私情賣放,還敢在孤家面前搪塞!'"

《文明小史》第十一回:"抄上幾十聯,也可以敷衍搪塞。"

老舍 《四世同堂》二八:"他非常的着急,甚至於忘了先搪塞一下,往後再去慢慢的想辦法。"

近義詞

敷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