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撮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撮合是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名詞解釋

撮合,漢語詞彙。拼音:cuō he 注音:ㄘㄨㄛ ㄏㄜˊ 釋義:拉攏說合。

現代是指在多方交易中,存在中間一方將多方的信息集中起來,然後將信息進行匹配,以便達到多方對信息的需求。如:多方交易中,由市場運營機構或經紀人按照市場規則對買賣交易進行的匹配。

電子撮合

電子撮合是一種網絡電子交易平台,買賣雙方通過網絡交易系統自主報價,系統根據價格優先、時間優先原則進行撮合配對,當買方價格大於等於賣方報價時成交,生產電子交易合同的交易方式。

成交撮合

計算機在撮合時實際上是依據前一筆成交價而定出最新成交價的。如果前一筆成交價低於或等於賣出價,則最新成交價就是賣出價;如果前一筆成交價高於 或等於買入價,則最新成交價就是買入價;如果前一筆成交價在賣出價與買入價 之間,則最新成交價就是前一筆的成交價。

如:買方出價189元/克,賣方出價是187元/克。如果前一筆成交價為187元/克或187元/克以下,最新成交價就是187元/克;如果前一筆成交價為189元/克或189元/克以上,則最新成交價就是189元/克;如果前一筆成交價是188元/克,則最新成交價就是188元/克。

這種撮合方法的好處是既顯示了公平性,又使成交價格具有相對連續性,避免了不必要的無規律跳躍。

撮合服務

撮合服務是指服務型公司或者個人,從人們的實際生活出發,作為第三方,將多邊信息集合在一起,通過整理和評估,將有效地信息針對性反饋給用戶,這個過程統稱為撮合服務。

該行業最早起源於西周時期,這種中介人稱之為「質人」,到了西漢就稱作「駔儈」,最後唐朝以後才叫「牙人」,宋代確立了官牙制度。明清時期,隨着商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牙商人數大大增加,形成了一個專門的工會,稱為牙行。到了現代社會,替代牙人的商業中介組織主要為各種交易所、信託公司、經紀人等等。

隨着網絡的到來,撮合行業更是有了十足的發展,企業每天都在尋思着為用戶提供更優質更方便的服務,贏取利潤,立足腳跟。

分類信息行業

通過將信息進行分類展示來實現信息的撮合,企業通過收集信息,分類展示或者提供分類搜索來實現信息雙方的撮合服務。隨着時代的發展,分類信息網站也進行了一系列分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