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操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操觚漢語詞語.漢語詞彙,拼音是cāo gū,意思是觚,古代作書寫用的木簡。中文名 操觚 拼 音 cāo gū 出 處 《文賦》 意 思 執簡寫字.

操觚
圖片來自百度

目錄

1 詞語解釋.2 詞語出處.

詞語解釋

1.執簡。謂寫作。 [1]

詞語出處

1.晉·陸機《文賦》云:「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2.唐·駱賓王《初秋於竇六郎宅宴並序》:「雖忘筌戴笠,興交態於靈台,而搦管操觚,葉神心於勝氣。 」3.宋·洪邁 《<唐黃御史公集>序》:「士以操觚顯者,無慮數百家,大都始沿 江 左頹習。」4.宋·高宗趙構《翰墨志》云:「餘四十年間,每作字,因欲鼓動士類,為一代操觚之盛。」5.宋·無名氏《燈下閒談·夢與神交》:「松拜而更之,乃操觚染翰;表成,呈於王。」6.宋·陳鵠 《耆舊續聞》卷三:「 林公 每出首唱, 徐 密寫韻歸,眾方操觚,內子詩已來,必可觀也。」7.明·宋濂 《王冕傳》:「操觚賦詩,千百言不休。」 8.明·唐順之 《杭中丞雙溪像贊》:「是以海內操觚之士,惟見公逸思麗藻之不可及,而溪叟山孺惟見公悃愊真率之可與狎而同也。」9.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七:望溪文最講義法,而敘事頗沿俗稱,不免率爾操觚,以此為後人彈射。 10.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此非操觚之士,獨憑神思構架而然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