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數字廣播技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數字廣播(Digital broadcasting)是指將數字化了的音頻信號、視頻信號 ,以及各種數據信號,在數字狀態下進行各種編碼、調製、傳遞等處理。同時,數字廣播也是一項有別於傳統所熟知的AM、FM的廣播技術 ,它通過地面發射站,以發射數字信號來達到廣播以及數據資訊傳輸目的。[1]

[]

定義

隨着技術的發展,數字廣播除了傳統意義上僅傳輸音頻信號外,還可以傳送包括音頻、視頻、數據、文字、圖形等在內的多媒體信號。就世界範圍看,數字廣播已經進入了數字多媒體廣播的時代,受眾通過手機、電腦、便攜式接收終端、車載接收終端等多種接收裝置,就可以收看到豐富多彩的數字多媒體節目。而利用數字廣播技術,提供非實時的推送式廣播服務,則是近兩年出現的新的趨勢,因為大多數國家的政策法規不允許DAB從事視頻節目播出,而傳統的FM廣播又已經得到用戶的充分認可,因此,利用DAB技術,提供非實時的推送式廣播,則帶給廣大廣播用戶全新的收聽體驗,為DAB技術的推廣拓展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優勢

現有的AM、FM廣播,在收聽過程中會遇到以下的問題:1.  聲音品質差;2.  易受信號干擾;3.  快速移動時接收效果差;4.  無法提供多媒體廣播和數字資訊服務。和FM、AM相比,數字廣播 具有以下幾個優勢:1.  音質純淨,可與CD媲美;2.  抗干擾能力強,收聽效果好;3.  適合於固定、便攜和移動收聽,快速移動時接收效果好;4.  除了音頻節目,還可以提供數字多媒體廣播和數據服務。除此之外,數字廣播還有發射功率低、發射帶寬使用充分等優點。

歷程

早在90年代初,原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就着手開始進行DAB廣播的立項研究,1996年,數字音頻廣播(DAB)項目被正式列入國家重點科技產業工程之一;「九五」期間,我國先後建成廣東珠江三角洲DAB先導網和京津塘DAB先導網;1999年,廣東DAB先導網與歐共體合作,開展數字多媒體廣播(DMB)試驗。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全資子公司北京廣播公司與陽光資產集團共同出資成立了北京悅龍數字廣播傳媒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更早成立的廣東粵廣數字多媒體廣播有限公司成南北呼應之勢,表明我國的數字廣播發展從戰略規劃和準備階段,正式轉入戰略實施階段。經過十幾年的不斷實踐,我國廣電媒體對數字音頻廣播(包括數字多媒體廣播)技術系統的構建、業務的開發、市場化運營等諸方面進行了堅持不懈的有益探索,積累了許多可貴的經驗。隨着國內多家接收機生產廠家新一代接收機的投產,以及國內多個城市將設台建網,預計在2005年全國的數字音頻/多媒體廣播 事業將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