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斑馬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斑馬魚,是一種熱帶淡水魚,又名藍斑馬魚、印度斑馬魚、藍條魚、花條魚、印度魚,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的其中一種。其原生於喜馬拉雅地區,是一種受歡迎的觀賞性魚類。同時,其在科研領域也是一種重要的而且被廣泛使用的有脊椎模式生物,尤其是在生物體再生能力的研究方面,並且有多種基因編輯後的轉基因[1]人工培育種。

斑馬魚是一種常見熱帶魚,繁殖周期短,飼養成本低,體型纖細略透明。因全身布滿多條深藍色縱紋,在水族箱內成群遊動時猶如奔馳於非洲草原的斑馬群,故此得名「斑馬魚」。

形體特徵

體色為銀色或金色,側面覆蓋着五條橫紋,這些橫紋從頭部延伸至尾鰭的後端,臀鰭和尾鰭上同樣也有這種條紋,這些條紋與斑馬條紋觀感有同處,因而得名。背部呈淺橄欖黃;外形側看為紡錘狀,身形扁而修細,口向前。雄性為魚雷狀,體一般長於雌性,金色條紋間有藍色條紋,色偏紅;雌性腹部更大,偏白,條帶呈銀色,成年雌性可於臀鰭起點前側觀察到小的生殖乳突。[2]斑馬魚可以長到長達6.4厘米,但通常不會長於4厘米。其壽命為2~3年左右,理想條件下可以超過5年。

生活習性

南亞次大陸冰雪融化後的雪水和印度洋季風帶來的降雨在喜馬拉雅山麓匯集,形成了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斑馬魚就生活在這裡水網縱橫的衝擊平原上。它們偏愛水流緩慢的溪流、溝渠、甚至是水稻田裡的水溝,也能適應季風氣候帶來的季節溫度變化。屬雜食性,以昆蟲、小型甲殼類等為食。性情溫和,喜群游[3],通常數尾成一群。

分布

斑馬魚原生於喜馬拉雅地區東南部的溪流中,見於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尼泊爾等國。本品種出現在東印度的恆河流域,常棲息於溪流、運河、水溝、池塘、緩流或靜滯水體(如稻田等)。斑馬魚是美國日本斯里蘭卡菲律賓毛里求斯等地的外來物種。

科研作用

由於斑馬魚和人類基因有着87%的高度同源性,作為模式生物的優勢很突出,是重要的實驗動物,堪稱「水中小白鼠」[4],其實驗結果大多數情況下適用於人體。

據悉,全球範圍內有超過1500個斑馬魚實驗室。利用斑馬魚,可以研究生命科學的基礎問題,揭示胚胎組織器官發育的分子機理;可以構建人類的各種疾病和腫瘤模型,建立藥物篩選和治療的研究平台;可以建立毒理學和水產育種學模型,研究和解決環境科學和農業科學的重大問題。

目前我國有500個以上的實驗室利用斑馬魚開展相關科學研究[5]

視頻

斑馬魚 相關視頻

神奇的水中小白鼠——斑馬魚
活潑好動的斑馬魚該如何飼養?又該如何繁殖和培育斑馬魚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