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斜斑普提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斜斑普提魚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斜斑普提魚前半部為紅線夾雜白點,後半部有一斜的黑色斑塊,尾鰭粉白色。喜歡單獨活動(產卵時例外)。喜吃無脊椎動物、魚、蝦等。飼料充分時可長期飼養。

簡介

背鰭Ⅻ-10;臀鰭Ⅲ-12;腹鰭16;胸鰭Ⅰ-5。側線鱗33。鰓耙8+16。體長為體高2.5-3.1倍;為頭長2.7-2.9倍。頭長為吻長2.7-3.4倍;為眼徑4.5-6.8倍。前鰓蓋骨邊緣裸露無鱗。腹鰭末端超越肛門。體呈棕黃褐色。背側有若干條深色縱走線,向前伸達頭部。背鰭第2與第3鰭棘間有1黑色小斑點。背鰭鰭條部呈黑色,並向下和後下方延伸達尾柄與下緣和尾鰭下葉末端。臀鰭邊緣黑色。腹鰭黑色。體長256mm。系海洋熱帶珊瑚礁魚類。體長型,側扁。上下頜突出,前側具4犬齒,上頜每側具一大圓犬齒。頰部與鰓蓋被鱗。 D.XII, 10-11;A.III, 11-12; P.17;Ll28-36; GR5+13;成魚腹鰭多少呈絲狀,尾鰭截形,成魚尾鰭上下緣延長;體上半部紅褐色,體下半部色淡;頭與體側具許多橙色縱紋;背鰭軟條黑色,且色帶向後下方延伸經尾柄至尾鰭下緣;背鰭第一至第三棘具黑斑;臀鰭具一弧狀黑帶;腹鰭黑色。以前所記載之斜帶狐鯛(Bodianus macrurus)為本種之誤鑒,其差異在於後者體側之黑帶為垂直寬帶,而非斜帶。

評價

體長型,側扁。上下頜突出,前側具4犬齒,上頜每側具一大圓犬齒。頰部與鰓蓋被鱗。 D.XII, 10-11;A.III, 11-12; P.17;Ll28-36; GR5+13;成魚腹鰭多少呈絲狀,尾鰭截形,成魚尾鰭上下緣延長;體上半部紅褐色,體下半部色淡;頭與體側具許多橙色縱紋;背鰭軟條黑色,且色帶向後下方延伸經尾柄至尾鰭下緣;背鰭第一至第三棘具黑斑;臀鰭具一弧狀黑帶;腹鰭黑色。以前所記載之斜帶狐鯛(Bodianus macrurus)為本種之誤鑒,其差異在於後者體側之黑帶為垂直寬帶,而非斜帶。分布於西太平洋區,東到法屬玻利尼西亞,北至日本琉球與台灣,南至新加勒多尼亞海域等。台灣發現於東部、蘭嶼及綠島等地。[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