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jpg
原圖鏈接 來自趣歷史網
原文名 斯坦尼斯瓦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伯爵
出生 1732年1月17日
白俄羅斯沃臣
逝世 1798年2月12日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

基本信息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奧古斯特·波尼亞托夫斯基(原稱斯坦尼斯瓦夫·安東尼·波尼亞托夫斯基伯爵;1732年1月17日-1798年2月12日),波蘭立陶宛聯邦末代國王與大公(1764年-1795年)。他是克拉科夫城主斯坦尼斯瓦夫·波尼亞托夫斯基和康斯坦西雅·尼·加托里斯卡的兒子;米哈烏·耶日·波尼亞托夫斯基(於1784年-1794年任波蘭樞機主教,波蘭大主教)的哥哥,王子約瑟夫·波尼亞托夫斯基的叔叔(1763年-1813年)。 翻譯自波蘭1791年憲法: 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蒙上帝的恩典和人民的意願,為波蘭國王,立陶宛大公,魯特尼亞,普魯士,馬佐夫舍,薩莫吉提亞,基輔,沃里尼亞,波多里亞,波德拉齊亞,利沃尼亞,斯摩棱斯克,瑟沃里亞和切爾尼戈夫公爵。

人物傳記

當選波蘭國王前(1732年-1764年) 波尼亞托夫斯基於1732年生於白俄羅斯沃臣。在1752年,20歲的波尼亞托夫斯基當選眾議院議員。在這個時候,波尼亞托夫斯基已經通過他的演講引起了別人的注意。 但是,他還是欠缺基本的資歷讓他的家族和在1755年派他去俄羅斯聖彼得堡,為英國大使查爾斯·漢伯里·威廉服務的,強大的恰爾托雷斯基家族相聯繫,在同年,通過俄國女皇伊麗莎白和司法官比斯徒佐夫-魯明的影響,他進入了俄羅斯法院,任職薩克森大使。 在26歲時,他遇見了已婚的未來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她被英俊的,閃光的年輕波蘭貴族無法抗拒地吸引了,並為了他,放棄了其他愛好。他在1755年,是立陶宛籍斯多尼克(斯多尼克為照管皇室圖表的官員)和後來的普澤梅斯基的領導。 當選波蘭國王(1764年-1795年) 1763年10月死亡的國王奧古斯特三世在死前開始了選舉國王的談判。1796年9月7日政變後,在俄羅斯的支持下,雄心勃勃的,32歲的波尼亞托夫斯基當選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 在1764年11月25日,在華沙舉行了一次正式的加冕儀式。新國王的家族裡的的親戚本來支持另一個侄子,王子亞當·卡奇米日·恰爾托雷斯基登上王位,但是恰爾托雷斯基拒絕尋求公職。 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作為他現在的自稱,也被一些人稱為"Ciołek"(源於他的布洛克徽章)。他開始了經濟改革,使用了家族的改革計劃,並一直沿用到1766年和他的親戚發生爭吵的時候。 作為國王,波尼亞托夫斯基事實上同意俄羅斯軍隊在1768年至1772年間對巴爾聯合會的鎮壓。在1770年,巴爾聯合會的委員會宣布他被推翻。在1771年,波尼亞托夫斯基在被聯合會成員綁架後被短暫關押並帶到華沙外。 雖然他抗議聯盟的第一次瓜分(於1772年),但是他無法左右這件事,並遭到波蘭的權貴無情的反對。 1789年激進的雅各賓派在法國大革命的過火甚至導致很多歐洲國家(法國自己,俄羅斯,奧匈帝國,德意志國家,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英格蘭,被俄羅斯「捆綁」到1918年的波蘭,等等)對於新興資產階級的非常保守的立場,這種立場直到1848年,這些國家中的很多國家甚至到更晚才消失。 此外,波尼亞托夫斯基不得不安排他依賴的德國駐俄大使奧托·馬格納斯·馮·斯坦博格。 在1783年或1784年他與他的情人伊爾茲別塔·希德羅斯瓦卡(1748年-1810年)結婚,伊爾茲別塔·希德羅斯瓦卡的第一個丈夫揚·耶日·格拉波斯基是全立陶宛軍隊督察,並與他只有一個兒子伯爵斯坦尼斯瓦夫·科勒普尼奇-格拉波斯基(1780年-1845年於德累斯頓),生於結婚之前。 波尼亞托夫斯基的兒子首先與瑟西利亞·德姆波斯卡(1787年12月19日-1821年1月17日)結婚,然後與女伯爵茱莉亞·加別洛結婚;他離開了子女,他的後代是伯爵科勒普尼奇-格拉波斯基。和他一起行動,他希望加強他的權利,實行必要的改革。 僅僅在1788年-1792年的四年眾議院,他和很多集中在愛國黨改革者投了他的很多意見,並和他們在1791年5月3日共同撰寫憲法。 在眾議院宣誓堅持新通過的憲法前的,波尼亞托夫斯基的雄辯演講令他的聽眾流下眼淚。 後來不久,塔戈維查聯盟被波蘭貴族成立,去推翻憲法。該同盟符合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希望,並且俄羅斯軍隊進攻波蘭,並引發1792年波俄戰爭。 經過一系列戰役,波尼亞托夫斯基聽取了雨果·克拉台和其他人的建議,加入了同盟。這種塔丟茲·克修斯克和國王自己的侄子,王子約瑟夫·波尼亞托夫斯基在下面對波蘭軍隊的破壞,在戰場上異常地施行了。 戰爭結束了,俄羅斯和普魯士於1793年再一次瓜分波蘭。 第三次瓜分波蘭後(1795年-1995年) 在第三次瓜分波蘭後,斯坦尼斯瓦夫被迫退位(1795年11月25日),去聖彼得堡。在那裡,作為一個沒被關進監獄的囚犯,他靠他的舊情人葉卡捷琳娜二世(死於1796年)的養老金度日,並在債台高築的情況下死去。她被葬在聖彼得堡聖凱瑟琳天主教堂。 在1938年,他的遺體被轉移到他出生的地方,沃臣的一個教堂,在1995年,轉移到了華沙聖約翰大教堂,在1791年5月3日的那裡,他為他撰寫或贊同的憲法的通過而慶祝。

[1]

人物評價

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依然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他被一些人指控統治專制,廢除了貴族的自由,希望天主教會垮台;其他人指他軟弱,順從,甚至叛國,尤其是在他加入塔戈維查聯盟之後。 然而,他使文化和教育領域前進了一大步。他建立了支瓦利大學(或「騎士學校」),從1765年開辦到1794年,校友包括塔得烏什·科希丘什科;以及國民教育委員會(1773年),是世界上第一個教育委員會。在1765年,他幫忙開辦了監督報和波蘭國家大劇院。他主持了著名的波蘭「星期四晚餐」,這是波蘭首都最輝煌的政府職能。它支持建立製造業,開發礦產。他改造了華沙皇家城堡,建立優雅的皇家浴池公園,這是華沙最浪漫的公園。他建立了錢幣集,一個畫廊和一個雕刻室;然而,大多數繪畫他以下令可以在倫敦達利奇畫廊看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