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斯瓦揚布納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斯瓦揚布納特
圖片來自travelliker

斯瓦揚布納特尼瓦爾語:स्वयंभू;尼泊爾語天城文स्वयम्भूनाथ,Swayambhunath)位於尼泊爾加德滿都以西的加德滿都谷地,是一座佛教寺廟,也是尼泊爾國家象徵。又叫斯瓦揚布寺四眼天神廟

概述

這座寺廟的創建年代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根據《Gopālarājavaṃśāvalī》記載,該寺廟是由李查維王朝國王馬納德瓦(Mānadeva)的曾祖父創建,時間大約在5世紀。該說法似乎已被證實,因為該寺廟的一塊損壞的石雕顯示,馬納德瓦在640年下令興建。另一種說法是阿育王到尼泊爾時已存在,後來被毀。

儘管這座寺廟是佛教寺廟,但此處也受到印度教徒尊敬。無數信仰印度教的君主曾經向該寺廟表示敬意,包括加德滿都的國王普拉塔普·馬拉,他曾在17世紀建設了該寺廟東側階梯。

該寺廟的佛塔十分有名,2010年5月又全部翻修一新,這是自1921年大修之後的又一次大修[1],也是自建成以後的第15次大修。佛塔的圓頂用20千克黃金重新鍍金。2010年的此次大修是由美國加利福尼亞西藏寧瑪冥想中心(Tibetan Nyingma Meditation Center of California)提供資金,從2008年6月動工的。

斯瓦揚布納特的佛塔高十三層,象徵修行的十三層境界,眼睛象徵佛眼無邊,鼻是尼泊爾數字一,象徵萬物歸一。

名稱

該寺廟又俗稱「猴廟」(Monkey Temple),因為獼猴生活在廟的西北。藏語稱該寺廟為「帕巴香更」(འཕགས་པ་ཤིང་ཀུན་),意思是「莊嚴樹林」,據說是因山上有不少珍貴樹種而得名;但也有說法認為,「香更」(ཤིང་ཀུན་)是尼瓦爾語Singgu(意為「自體本源」)的變體。[2]該寺廟不單純是本土尼瓦爾佛教徒參拜,也有其他地區的藏傳佛教信徒參訪,是尼泊爾僅次於布達納特的佛教道場。

根據《斯瓦揚布往世書|Swayambhu Purana》(Swayambhu Purana)的說法,加德滿都谷地以前是一個湖泊。有一朵蓮花在此生長,加德滿都谷地被稱作「斯瓦揚布|Swayambhu」(Swayambhu),即「自體本源」、「自我證一」,該寺廟之名由此而來,也意譯爲「自體放光寺」。

參考文獻

  1. Gutschow, Niels. The Nepalese Caitya: 1500 Years of Buddhist Votive Architecture in the Kathmandu Valley. Edition Axel Menges. 1997: 92 [8 April 2014]. ISBN 97839306987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9). 
  2. Allione, Tsultrim. Women of Wisdom. London: Arkana. 1986. xxxiii. ISBN 1-85063-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