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合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合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新合鎮

所屬地區: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

新合鎮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古稱"仙居",別名 "新合",下轄7個行政村和1個農場,127個村民小組,共3590戶,18217人,其中耕地面積12000餘畝,林用地面積36000餘畝,養殖水面800餘畝。

新合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北京新聞三傑之一的黃為基(字遠生)先生故里,東臨城門、獅子,南接岷山,西毗新塘,北連新塘、城門湖。總面積43.13平方公里,轄愛國、楊橋、涌塘、小石、址坊、利民、尖山等7個行政村和1個關山農場。[1]

經濟概況

2009年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完成主要預期目標,全鎮工農業生產總值實現1.163億元,增長16.2%;財政收入實現630萬元;其中:國稅完成156萬元;地稅完成474萬元,超254萬元,完成全年任務215.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實現4238元。

2009新合鎮新增個體工商戶52戶,增長25%;新增固定增產投資一百萬元以上項目4項,特別是成功引進上海派樂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創辦柴桑區新合工業聚集區,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占地面積200畝。園區首棟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廠房已竣工,於11月10日正式交付使用;第一期建築面積達3600平方米辦公樓於10月開工建設,計劃年底前竣工;第二棟廠房計劃年內開工。建成後的工業園區,可容納企業50家,產值將達2億元,解決1200人就業問題。

2009年我鎮特色農業發展較快,九江凌華公司投資 200萬元在尖山村開發荒地1000畝,發展早熟梨、綠茶、油茶種植,預計收穫期產值將達500萬元,帶動當地200人就業。湯小勇、曹福章等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種植,總投資400萬元,種植面積達300畝,可解決當地300人就業。註冊了新合蔬菜種植、愛國養殖專業合作社。

2009年我鎮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共9個,其中涌塘中心村2個,集鎮4個,楊橋3個(市縣共建點)。6月份,我鎮新農村示範點建設已全面完成,實施下水道改造2000米,新裝路燈30盞,搭建彩鋼瓦棚150頂,裝配垃圾筒20個;新建垃圾中轉站和填埋場,規劃了集鎮停車位和停車場,並組織交警、土管、工商等部門對集鎮的占道經營、亂搭亂建和車輛亂停放等現象進行了整治,強化了管理,規範了秩序,確保了集鎮交通安全暢通、街道清潔衛生、車輛停放有序,使我鎮窗口形象大為改善,集鎮面貌煥然一新。

農業

2014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600元,比上年增長13.1%。該鎮重點打造"千畝蔬菜基地"、"千畝茶葉基地","千畝水稻種植基地"三個千畝基地,初步形成了以蔬菜栽培為龍頭,茶葉種植為特色,林果糧齊發展的農業格局。全鎮共註冊農民專業合作社26家,其中仙居種植專業合作社被納入省級示範合作社。

工業

在發展農業的同時,積極挖掘民營企業的潛力,做強做大傳統服裝產業,共註冊服裝企業20餘家,全鎮民營企業上半年創利稅近200萬元。

物產資源

新合物華天寶,資源豐富。樹種繁多,森林覆蓋率達56%。天然石灰石儲量豐富,品質高。非公有制經濟日益繁榮,初步形成了以服裝加工業、化工業、建築材料加工業、食品加工業等。特色農業發展執着強勁,有水稻、棉花小麥、大豆、紅薯、油菜、芝麻等,其中"新合"豆條,"桑籬"早熟梨已成為地方名優產品。

社會事業

新合鎮是全省重點小城鎮之一,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是開放開發的風水寶地。交通便利,武九鐵路穿鎮而過,雙瑞公路貫穿全鎮,新合鎮距離九江火車站11公里,廬山火車站13公里,九江廬山機場40公里,昌九高速公路13公里,與世界六大名山之一的廬山相隔不過15公里。

集鎮建設日新月異,三層臨街商住樓鱗次櫛比,集鎮街道整潔寬闊,市場繁榮,農貿市場、停車場等配套設施齊全。教學、醫療、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齊全,程控電話、有線電視、村級公路、高壓電已全部實現村村通。正在建設的涌塘小康文明示範村將成為全市的典型,省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謝家畈低產田履行工程已把2000畝低產田改造成可機械化作業、園田化旱澇保收的高產田。鎮內35千伏電站為工農業生產提供了可靠的電力保障。

爭先進位催跨越,仙居錦繡展新顏。鎮黨委、鎮政府將率領1.6萬仙居人民為建設美麗、富裕、和諧、文明的新新合,共創興贛大業而努力奮鬥。

視頻

江西省九江縣新合鎮 傍晚風景 飛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