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竹市議會石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竹市議會石獅
圖片來自隨意窩

新竹市議會石獅,原是清治時期光緒年間竹塹城林姓家族從福建購買的石獅子,多次搬遷,最後因風水搬到新竹市北區新竹市議會前。

新竹市議會前石獅子已有122年歷史,在當地流傳著不少的風水傳奇故事,最經典的一段是,「石獅+火龍鎮芒刺」,保住前議長鄭火龍的平安。

新竹市議會前石獅怎麼來的?《聯合報》報導,民國50年代初期,前議長鄭火龍篤信風水之說,當時市議會的對面是一家中德醫院,其建築尖頂正對市議會,如同「直插議會中段」,於是,就在議會加裝15面反射鏡子,還在大廳壁上繪了一隻火龍;不過,鄭火龍一趟金門行之後就生病,也有議員牢獄之災,被認為是反射鏡及火龍的功力不足以鎮住對門芒刺,於是就再找上這對石獅子,做為辟邪之用。

多次遷移

此對石獅為惠安石匠張金英在光緒十一年(1885年)以泉州青斗石雕刻。

運來臺灣後,原本要放在已去世林占梅起造的林恆茂家族祖廟,但因未完工,暫放在竹塹城北門附近的演武廳。光緒十二年(1886年),應新竹縣知縣方祖蔭之請,將石獅放在科舉試院。1895年後,此對石獅先後被日軍放在舊武營、新竹武德殿。1926年,新竹州知事古木章光將石獅改遷至新竹神社鳥居前。1948年新竹公會堂改成中山堂時,市府財產科的林占梅曾孫林家興向市長陳貞彬建議,將石獅搬至此。1955年,中山堂改為社教館。

新竹市議會前石獅子,傳說鎮火龍
圖片來自自由時報

1963年,新竹縣議會大樓(今新竹市議會大樓)增建,挑高前廳與兩側辦公室。增建時,因認為議會對面的中德醫院建築三角尖頂是風水煞,便在議會大廳上方、整片玻璃窗中間,正對三角尖部位加裝十五面鏡子反射,還請議長鄭火龍結拜兄弟董林金鍊,在大廳壁上繪了一隻三爪火龍,並且禁止用水洗火龍壁畫。該年,議會在未經林占梅後人同意或程序轉移下,就將社教館的石獅搬遷到議會大門放置。議會將設置石獅的官方說法撰刻在石獅基座下:「確保此有歷史性之藝術品,免於湮廢,特遷來此用以象徵民治之尊嚴」,並由省議員許金德題字「雄踞生輝」,另外還有「寶犬聲宏」、「嚴氣正性」等題字。

這對獅雕因多次遷移,除「議會石獅」之名,又曾有「祖廟石獅」、「試院石獅」、「神社石獅」等稱號,反映了四處漂泊的歷史。

同樣在大同里,新竹市政府獅子會鐘塔上的石獅子,則嘴內後來被塞一顆圓球,以阻擋對市政府、竹東林管處的「殺氣」

成為地標

議會石獅的青斗石因色澤帶綠,質地堅硬,容易表現石雕線條,被視為上品。於社教館期間,李遠哲父親李澤藩水彩畫作品《社教館古風貌》,就將之入畫。早年新竹縣議員團體合照,幾乎都是刻意納入議會前的石獅。民俗說法擺在議會的公石獅造型要以嘴巴張開、口內沒塞圓球為佳,這樣才能為民喉舌。候選人還會騎上石獅造勢。當1984年,議員因新竹縣市分治時爭產問題吵鬧時,其中就包括這對石獅,該年5月17日,市議員郭榮發在總質詢表示石獅屬於新竹市所有,不能搬走。

1993年10月30日,中華郵政總局發售由李光棋所繪製的第二輯的石獅郵票,分別是台北新公園、新竹市議會、新竹城隍廟臺南赤崁樓的石獅,皆為南方獅造型。2012年,新竹市長許明財指示觀光處進行將新竹市與日治時期有關的文物造冊列入紀錄,編寫成專書,作為吸引日本遊客之用,其中就包括議會石獅。

2002年,新竹縣議員范玉燕建議,有鑑於議員陳芳志橫死,可否向新竹市議會商借,把縣市分隸前的那對石獅借回來鎮壓,或者新訂一對石獅擺在縣議會大門壓陣。2004年3月1日,新竹縣議會新設置石獅啟用落成。但兩年後,這對新獅被縣議會怪罪,遂移到竹北蓮華寺

2017年報導時,因有所有權問題,石獅無法依《文化資產法》登錄為新竹市文化資產,但林恆茂家族也無人出面索討。之後,林恆茂家族出面請求市議會歸還他們的祖產。


參考文獻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