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竹空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竹空襲是二次世界大戰中日屬台灣新竹空軍基地首次遭受的盟軍空襲攻擊,發生於1943年11月25日,2013年11月24日中華民國空軍在新竹空軍基地舉辦了「華美混合團空襲日駐新竹基地70周年紀念活動」紀念這件事[1]

背景

中日戰爭爆發之後,蘇聯航空志願隊和中華民國空軍第一大隊曾於1938年2月23日轟炸過台北松山飛行基地,這也是當時日屬台灣第一次遭到的空襲,後續至日本偷襲美國後台灣島上制空權並無再受挑戰。

1943年3月,駐華美軍特遣隊擴編為第十四航空隊,在特遣隊時代以戰鬥機中隊為核心,轟炸機等戰術攻擊機種僅有一個中隊,擴編後增加數支大隊,戰術攻擊武力規模較有餘裕;因此除了中國大陸境內的制空與對地打擊外,其打擊圈開始外擴至東南沿海一帶偵查與遊獵。對台灣發動攻擊的最初計劃定案在1943年夏,在1943年秋季第十四航空軍預定獲得美國配發最新型的長距離制空戰機P-51B,因此轟炸機有足夠的掩護壓制遠程目標。台灣雖然是日本南向的重要前進基地,但在1943年大部分空戰單位都派赴前線,後方實際防禦力相對空虛;當時日本陸軍在台灣僅駐紮飛行第54戰隊的一個中隊,在1943年9月因為前線戰力孔急將戰鬥機中隊調到印尼巨港,亦即當時日本在台防衛主力主要是海軍航空隊負責,且大多數是訓練單位,戰鬥單位極少。

十四航空隊選定的海軍據點目標有三個:高雄港、台南飛行基地和新竹飛行基地。高雄港雖然為轉運重要據點,但除了有壽山要塞掩護、同時也是高雄警備府所在地,對空防禦較為周延;台南飛行基地附近有糖廠等軍需相關單位,但該機場為日本海軍航空隊在台灣的主要據點,空中戰力較為充足,不易得手;最終十四航空隊選擇以防禦極為稀疏、且駐紮機種主要是對地攻擊機的新竹海軍航空隊所在地新竹飛行基地作為主要目標,攻擊第二順位則是高雄港。當時新竹基地主要任務是訓練日本訓練陸基攻擊機,配備了105架九六式陸上攻擊機,基地沒有常駐戰鬥機部隊、旁邊即為海軍第六燃料廠、且唯一的戒備來源是依靠大屯山上設置的超短波警戒雷達乙型,這款對空雷達沒有低空搜索能力,只要機隊掠海低空突襲就能得手。

作戰概要

1943年8月,位於江西省的遂川機場(砂子嶺機場)完工,國軍開始秘密地將駝峰航線得來的燃料及彈藥運入這座新開闢的前線機場,並對台灣進行多次偵察任務,1943年11月開始偵得盟軍偵察機接連對新竹基地頻繁偵查。

此次距離任務,主要由第十四航空隊第23戰鬥大隊大隊長大衛·李·希爾上校擔任領隊,規劃攻擊主力為第11轟炸機中隊的8架B-25轟炸機、中美空軍混合團的6架B-25轟炸機,制空掩護則由第23戰鬥機大隊派遣8架P-38G戰鬥機、8架P-51A戰鬥機負責。

11月3日,經由空照圖判讀,新竹飛行基地停放88架九六陸攻,決定發動作戰,但天候因素阻礙了行動;在11月24日偵照任務確定基地仍有81架九六陸攻,遂決定於第2天發動空襲。11月25日上午9點30分任務機陸續起飛,10點5分完成編隊朝目標飛行,僅有1架P-51A起飛後因機械故障取消任務,最終計有14架轟炸機、15架戰鬥機參戰,轟炸機上還隨行了時代雜誌的特派記者白修德。任務部隊以超低空飛行渡海,11月25日下午抵達台灣新竹發起攻擊,由於雷達沒有偵查到來襲機群,因此新竹基地是在毫無警覺、未發警報的狀況下遭到突擊,也是本次空襲受創甚重的主因。

首波攻擊由P-38領軍,隨後攻擊機群以300米高度進行低空掃蕩,B-25投擲大量60公斤反機場炸彈將整齊停放在機場中的陸上攻擊機狂轟濫炸,護衛的P-51則實施遊獵與掃射;新竹海軍航空隊持有的戰鬥機與教官雖然試着緊急升空驅離敵機,但是在沒有速度也沒有高度的情況下隨即遭到擊落,當時正在訓練中的九六陸攻也難逃遭擊落的命運,當時在機上接受訓練的飛行練習生大平幸男在戰後出版的回憶錄中記錄下這段親臨史事。

在對周遭空域及機場進行約3分鐘的奇襲後,攻擊機群隨即再以低空飛行揚長而去,機隊返回國府控制區前未遭到日軍追擊[2]

視頻

新竹空襲 相關視頻

飛虎傳奇,1943年美軍空襲日軍新竹機場,復仇時刻來臨了
台灣新竹空軍基地,F-16戰機高空展示飛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