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竹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竹市

圖片來自hccg

新竹街台灣日治時期1903年至1930年間存在之行政區,在1903年的範圍僅包含新竹城周邊地區,隸屬於新竹廳;之後在1920年10月隨行政區劃調整改隸屬新竹州新竹郡,並擴大範圍併入了鄰近14個街庄,將原有街庄改為大字;其範圍包含今新竹市北區的東半部,以及東區的中西部與東部地區,大致可簡單區分為新竹都城隍廟前至北門街頭尾為中心,大約半徑5公里內。

1930年1月,新竹街升格為「新竹市」。[1]

行政區劃

新竹廳在1903年1月1日實施街庄整併,將原本的50個街庄整併為「新竹街」,其下設有的9個土名:東門、西門、南門、北門、東門外、西門外、南門外、北門外、枕頭山腳。1904年7月16日,新竹街土名東門之內的爾雅家削除,改劃為同街土名南門之內。

1920年10月1日,新竹街將鄰近同樣位於竹北一堡之客雅庄、水田庄、苦苓腳庄、崙仔庄、樹林頭庄、湳雅庄、東勢庄、赤土崎庄、埔頂庄、柴梳山庄、金山面庄、吉羊崙庄、沙崙庄、溪埔仔庄合併,原街庄改為大字,新竹街轄域內分為新竹客雅吉羊崙沙崙崙子溪埔子苦苓腳樹林頭水田湳雅東勢赤土崎埔頂柴梳山金山面等15個大字。

  • 新竹大字下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東門外」、「西門外」、「南門外」、「北門外」、「枕頭山腳」小字名
  • 溪埔子大字下有「溪埔子」、「四分子」、「白沙屯」小字名

1930年1月20日,新竹街升格為新竹市,與嘉義市同時成為州轄市

參考文獻

  1. 新竹市,h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