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方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方下鎮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下轄鎮,位於萊蕪區西部,汶河北岸。面積67.62平方千米,52378人(2017年)。轄方下北街等55個行政村,57個自然村。鎮政府駐方下村,距市區中心8.5千米。辛泰鐵路、泰(安)萊(蕪)公路、泰(安)薛(家島)公路穿境。

2020年5月,入選2019年度省級耕地保護激勵鄉(鎮、街道)名單。[1]

歷史沿革

鎮因政府駐地方下村而得名。據方氏譜記載,明洪武二年方姓遷此,原名方莊子。後方姓建一廈屋,人稱方廈,久成村名。後諧音成方下。

清末屬南鄉辛莊、方下保,西鄉封邱保。民國初年稱第十區。

1941年屬萊蕪(北)縣方下區、魯西區。1945年,兩區合併稱魯西區。

1951年改稱第四區。1955年10月復稱魯西區。

1958年3月分為魯西鄉、方下鄉,同年10月改稱魯西公社、方下公社。

1959年2月合併為方下公社,轄方下、李家義、石泉、魯西、公清5個管理區。

1984年4月改稱方下辦事處,轄公清、李義、石泉、魯西鄉及方下鎮,56個行政村,60個自然村。

1985年10月改稱方下鎮,轄55個行政村,57個自然村。

1997年,面積67.6平方千米,人口59405人,轄5個管理區,方下北街、方下南街、謝家官莊、韓家官莊、賈家官莊、何家官莊、豐登官莊、石泉官莊、龍泉官莊、亓家官莊、雪官莊、抬頭、藍溝崖、李家義、王家義、陳家義、喬家義、溝頭、鐵牛嶺李封邱劉封邱田封邱徐封邱孫封邱梁家莊、藺家樓、王家嶺、鹿家堂、張公清、耿公清、孟公清、何家莊、石家泉、柳行溝、小義河、冶河、沈家嶺、土樓、劉家廟、方趙莊、時家方下、王家方下、谷家台子、安家台子、龍口東、龍口西、西五龍口、李家店子、魯西、石橋子、大辛莊、小辛莊、盧家莊、許小窪、嘶馬河55個行政村,60個自然村。

2002年,面積67.6平方千米,人口59198人,轄5個管理區,55個行政村,60個自然村。[2]

經濟產業

方下鎮是大棚蔬菜之鄉,素有全區「菜籃子」之稱。方下鎮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實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綠色溫室蔬菜、生薑、大蒜、桑蠶等主導產業,經濟作物面積達3萬多畝,以農業園為基地,鼓勵興建農業龍頭企業6家,年貯藏加工能力2萬噸以上,推動了農業產業化進程,形成公司連基地,基地帶農戶的規模化格局。

城鎮建設

方下鎮小城鎮建設迅速崛起,以「兩線三區」為重點,融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為一體,質量規模在萊蕪區首屈一指。民營經濟茁壯成長,發展私營企業60多家,個體工商戶1300多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衛生、教育等各項社會事業都有長足的發展,連年被市區評為實績突出單位和精神文明先進單位。[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