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方俊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方俊奎,火炮、彈道專家。1912年10月25日生於江西省婺源縣荷田村。長期致力於彈道技術的研究與試驗,在物理、數學和彈道學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從事常規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取得優異的成績,受到國家兵工總局的嘉獎。20世紀50 年代後期,從事導彈彈道研究設計工作,為中國第一代戰略導彈彈道設計、計算奠定了基礎,並培養了人才,成績顯著。

科學家(Scientist):對真實自然及未知生命環境、現象及其相關現象統一性的客觀數字化重現與認識、探索、實踐的人士[1]。如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波蘭物理學家居里夫人,美籍科學家愛因斯坦,黑洞[2]之王霍金等。

科技成就

仿製近程導彈

在仿製近程導彈時,方俊奎為了弄清這種導彈的彈道設計,到炮兵教導大隊聽蘇方有關人員講課,摸清近程導彈射前的諸元準備,如大地測量、氣象預報、現場條件、方位計算以及瞄準點的調整等等。他還同蘇方彈道專家交談彈道計算問題,如何修正射表編制,如何推導公式。但蘇方對推導公式的係數守口如瓶,絲毫不肯透露。他在摸索中,得出這樣幾點結論:首先要確定彈道的最高點,也就是通常說的高度極限點;其次是導彈的發射點、彈着點和地心在同一平面內,有一條最佳彈道;三是衛星的軌道可以從彈道計算方法延伸出來。用牛頓的相對力學觀點來處理問題,不管什麼軌道,都離不開彈道學的基本理論。

方俊奎對編寫射表要求「三準確」,即數字準確、語言準確、事實準確。他常說工程技術來不得半點疏忽,不然要出大事的。中近程導彈的彈道雖和近程導彈的彈道變化不大,但也是經過反覆計算核對才確定的。在這兩種彈道計算中,他做了大量工作,花了大力氣,作出了貢獻。

通過仿製近程導彈的彈道分析,方俊奎對彈道的機理更清晰了。在發射成功後,他又對彈道計算提出了補充和完善。中近程導彈是近程導彈的改進,採用無線橫偏校正系統側嚮導航。地面有兩個發射電波的發射機站,形成了導航軌跡,橫向精度由無線橫偏校正,在兩站中線導引,改變射向。而要改變射向,就要移動這兩個站的位置,費力、費時。方俊奎提出只要改變電波信號的強弱,就能改變射向,不必同時移動兩個發射機站。這就大大簡化了發射操作,用數學巧妙地解決了問題。用錐面替代等位面,從而改變了飛行方向。

中程導彈的彈道設計

中程導彈的彈道設計比較複雜。這是因為中程導彈的總體設計較之中近程導彈,有較多的變化,諸如地面設備、發射條件、氣動加熱等等。方俊奎對這個型號的彈道設計,加了許多新的內容。這條彈道設計是正確的,為後來飛行試驗的成功率所證實。他又一次為中國的導彈彈道的研究設計作出了重大貢獻。方俊奎在一院工作期間,培養了一支彈道設計隊伍。他是中國彈道研究設計創立人,成績卓著。

視頻

方俊奎 相關視頻

俄羅斯開始反擊,加快研製中程彈道導彈,技術比美國更先進
影像資料,蘇聯1957年送了兩枚近程導彈,中國專家馬上拆解仿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