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施特凡·格奧爾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施特凡·格奧爾格

圖片來源

施特凡·格奧爾格Stefan Anton George,(1868年7月12日-1933年12月4日)出生於普魯士王國萊茵省賓根的彼得希海姆(今屬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19世紀末德國唯美主義重要詩人,翻譯家。

弗里德里希·荷爾德林的重要「發現者」之一,德語文學史上的重要詩人和作家都深受其影響;著名哲學家本雅明、音樂家勳伯格等人都曾在精神上受惠於格奧爾格。[1]

格奧爾格少時便表現出超出常人的能力,14歲時他就跟幾個同學萌生了創辦刊物的想法,刊名定為《玫瑰與薊草》(Rosen und Disteln),內容擬以純文學為主,拒絕宗教和政治因素。5年後終於得以出版,但只出了一期就停刊了。未獲成功的原因在於幾位青少年辦刊人高估了大眾審美能力,以為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會激起他們的興趣。

格奧爾格是19世紀的德國現代主義之間的重要橋梁,儘管他接受了當時的許多批評。有人認為,他也許是自歌德以來,詩寫得最好的人,也許是自尼采以來,活得最純潔的人……他太純潔,他的榮耀在於他的純潔,他的罪錯也在於他的純潔。[2]

1933年,到瑞士旅行,在羅卡諾去世。

經歷

1888年,格奧爾格從學校畢業之後,待在巴黎倫敦,在此期間,他出席了詩人斯特凡·馬拉美的周二晚會。

1891年,去維也納旅行,在維也納,他第一次遇到了胡戈·馮·霍夫曼史塔

1890年,他在二十歲時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詩集。他創辦了一個重要的文學雜誌《布拉特藝術》,並在此擔任編輯一職。他在流行文學界以及喬治·克萊斯圈的學術界有一定名氣。這個圈子裡包括一些當時的先鋒青年作家(如弗里德里希·古恩多夫、路德維希·克拉格斯)。他還是一個同性戀者,曾經勸一個青年朋友像自己一樣生活。

1902年,格奧爾格生命中出現最重要的轉折:他與14歲的中學少年馬克西米連·科倫貝格(Maximilian Kronberger,1888-1904)在慕尼黑的凱旋門附近相遇。格奧爾格及其朋友把這個少年尊稱為「馬克西敏」(Maximin)。兩年之後,科倫貝格病亡。於是,「馬克西敏」連同這段「馬克西敏經歷」被格奧爾格神化,成為他後半生精神生活的核心。後來,格奧爾格出版了詩集《紀念馬克西敏》(Maximin - Ein Gedenkbuch,1907),其中包括科倫貝格的一些作品。[3]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預言德國將會戰敗,1914-1916年間他為此創作了哀歌《戰爭》。戰後,面對戰爭帶來的滿目瘡痍,他大哭了一場。

1933年後,納粹想要接管約瑟夫·戈培爾為他提供的新皇家藝術學院,但遭到了他的拒絕。也錯過了事先準備好的65歲生日會。為了彌補這次生日會的遺憾,他去了瑞士旅行,在在洛迦諾附近的米努西奧逝世。

詩作風格

格奧爾格一生批判現代性,追求用詩歌構建精神王國。格奧爾格的這些思想繼承和發揚了尼采的批判性思想、席勒的美育思想以及費希特的民族主義思想,分析他們之間的承揚關係,尤其聚焦格奧爾格與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對峙與同構,可以看出格奧爾格在德意志文化傳統中的獨特地位與貢獻。[4]

他的「同性戀」反映在作品如阿卡伯爾和愛情詩上,格奧爾格專門找到他的熟人天才少年馬克西米利·克朗博格,被他稱為「馬克西明」,他認為這是人類的一種最神聖的行為。

格奧爾格的性慾,與他的詩意工作的相關性已經被當代批評家,如托馬斯·卡勞夫和瑪麗塔·凱爾森-勞里茲討論。

作品

詩集

1890年,《頌歌》( Hymnen )[5]

1891年,《朝聖》( Pilgerfahrten )

1892年,《阿爾加巴爾》( Algabal )

1897年,《心靈之年》( Das Jahr der Seele )。形成了一個文學集團,文學史上稱之為「格奧爾格派」。

1899年,《地毯的生命》( Teppich des Lebens)

1901年,《胸針》 ( Die Fibel)

1903年,《工作與時日》( Tage und Taten )

1907年,《第七圈》( Der siebente Ring)

1913年,《星之聖約》( Der Stern des Bundes)

1917年,《戰爭》( Der Krieg )

1928年,《新世界》( Das neue Reich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