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施茂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施茂林

圖片來自亞洲大學

中華民國第19任法務部部長

任期 2005年2月1日-2008年5月20日
行政院院長 謝長廷 蘇貞昌 張俊雄
前任 陳定南
繼任 王清峰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 (1950-08-02) 1950年8月2日(70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嘉義縣
政黨 無黨籍

學 歷

  • 私立正心中學初中部畢業
  • 省立嘉義高中畢業
  •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

經 歷

  • 臺灣省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審(1974年-1976年)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檢察處檢察官 (1976年-)
  •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檢察處檢察官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推事 (-1984年)
  •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庭長 (1984年-1985年)
  •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庭長 (1984年-1985年)
  •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法官 (1985年-1993年)
  • 私立逢甲大學副教授
  • 私立靜宜大學副教授
  • 法務部參事 (1993年-1995年)
  • 行政院衛生署法規委員會委員(1994年-1997年)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法規委員會委員(1994年-1997年)
  • 法務部保護司司長 (1995年-1997年)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 (1997年7月25日-)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2000年6月22日-2001年4月27日)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2001年4月27日-2004年)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監事(2004年12月24日-)
  • 法務部政務次長(2004年-2005年)
  • 法務部部長(2005年2月1日-2008年5月19日)
  • 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講座教授
  • 逢甲大學經營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 中華法律風險管理學會理事長

專業資格

  • 律師特種考試及格
  • 特種考試司法官及格
  • 高等考試法制人員及格

施茂林生於(1940年8月2日-),臺灣嘉義人,臺灣政治人物,在臺灣司法界擁有完整的院、檢資歷。曾「中國臺灣地區法務部」部長。在2008年新舊政府交接後申請回任最高檢察署主任檢察官,遭到新任法務部長王清峰否決而被迫退休。

簡介

施茂林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人事行政局公務人員訓練班第28期結業,「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司法官班第十四期結業,高考法制人員、律師及格、特考司法官及格。

曾任臺灣台中地方法院檢察處檢察官、福建金門地方法院檢察處檢察官、臺灣台中地方法院推事 臺灣台東地方法院庭長、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庭長、臺灣省高等法院台中分院法官、「法務部」參事、「法務部」保護司司長、私立逢甲、靜宜大學兼任副教授、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臺灣台中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法務部」政務次長及「法務部長」等職。

專業

  • 律師特種考試及格。
  • 特種考試司法官及格。
  • 高等考試法制人員及格。

法界黑馬

新任法務部長施茂林,一路迅速從北檢檢察長、法務部政務次長,升官到法務部長。這位被稱為「全方位」的法界舵手,將呈現和陳定南時代何種不同的風貌? 對讀過《實用六法全書》的人,施茂林個名字,不會陌生。早在二十五年前,施茂林就和高院法官劉清景合編過這本幾乎所有法律科系學生、檢察官、法官桌上必備的工具書,數十年來,這本書每年改版,依舊是最暢銷的法學書之一。 著作外,施茂林也曾名冠司法界。一九九八年,臺灣司法史上第一次「檢察官評比檢察長」,施茂林就是整體表現最優的一位。檢察官改革協會的檢察首長評鑒,針對全國二十個一審地檢署檢察長,滿分為一百分,當時還是桃園地檢署檢察長的施茂林總得79.13分,為全國檢察長之冠,四項評比「品德操守」、「領導能力」、「檢察事務之處理與檢察一體之適用」及「行政能力」。該次,有四位檢察長不及格,也有不少檢察長在「特殊記事」欄中被評為涉嫌不當關說,假公濟私。施茂林的特出,讓很多人開始注意到他。 施茂林從號稱「天下第一署」的北檢檢察長,升任法務部次長,今年初內閣改組,他再從次長升任法務部長。速度之快,令人刮目相看。但翻開他完整的資歷,施茂林今天的黑馬之姿出線,算是後勢強勁的晚發型人物。

全方位」法界舵手」

有此一說施茂林為「全方位」的法界舵手,其也確實算得上同時擁有院、檢並集老師、作者頭銜於一身的少數法律人。相較於前面幾位政治任命的法務部長,司法界人士對他的評價是,他將會是司法體系內近來滿意度最高、適應期最短、最容易對話的一位元新任法務部長。施茂林與前任法務部長陳定南可謂兩種不同形貌的首長。陳定南剛硬、強勢;施茂林彈性、圓融。法務部一位高階主管打比方說:「如果有一位檢察官犯錯,陳定南的作風是嚴懲,殺雞儆猴,下重手;施茂林可能會給予適度的警告,再留給他一條生路。」法務部一位司長則形容施茂林「靈活且不失原則」。陳定南對正義的尺度很堅持,妥協性不高,但施茂林會面面俱到。在北檢當檢察長時,受干擾的情況很多,但施茂林都用微調的方式,把事情控制到某程度,是一位難得可以全面性兼顧的人。施茂林這種「待人溫暖」的特質,很受基層檢察官愛戴,在他發佈接任法務部長時,司法體系多數人都很振奮,畢竟,相較於鐵面無私的陳定南,兩人作風差別實在太大。 不過,施茂林也對環境保護和自然生態遭破壞很痛心,桃園地檢署檢察長任內,他就常指揮檢察官對不法集團以惡勢力將河川占為己有,或私設垃圾場傾倒廢棄物,要嚴正執法。 司法界對施茂林期待很高,他也表示,將貫徹「北檢精神」。一位檢察官說,所謂「北檢精神」,一是意味著重走動式管理的施茂林,將會親自瞭解很多重大案件、和檢察官腦力激蕩;另外也表示司法界的士氣將會重新被凝聚、被提振。 施茂林也表示,將重塑檢察官的「核心價值」,此一價值就是,有理想、有抱負、有作為、有分寸。「未來檢調人員辦案時應改善偵辦技巧及證據的搜集方法。」但另一方面,施茂林也要檢察官面對頑強的被告律師,要「越挫越勇。」

中性政治理念」

馬英九擔任法務部長任內,施茂林進入法務部工作。初到法務部時,沒幾個人認識施茂林,很快的大家都知道,他是馬英九台大法律系的同班同學。他們這一班,人才輩出,且橫越黨、政、商界。施茂林出線後,雖非太過意外,但也很多人注意到,他與陳水扁謝長廷都是台大法律系的前後期同學,高陳水扁兩屆,低謝長廷兩屆。受過同學馬英九提攜,如今再獲陳水扁謝長廷重用,他的政治理念為何?連他的同學和法務部同事都看不出來,只覺得他「很中性」。

執行死刑

2005年12月26日,施茂林簽屬槍決林盟凱林信宏兄弟,此後他拒絕簽署死刑執行令,創下拒簽首例,直至2008年民進黨政府卸任留下29名死刑犯。

卸任後

2009年7月,施茂林與志同道合的學者、專家成立「中華法律風險管理學會」,該會致力於推廣法律風險管理之理念,增強預防風險處理能力,協助實踐公司治理目標,提昇企業經營效能,建立政府機關、企業及民間團體聯繫平臺。

著述

  • 《法律作後盾》,聯經出版。
  • 《法律簡單講》,聯經出版。
  • 《法律站在你身邊》,聯經出版。

公職

中華民國政府職務
中華民國行政院
前任:
陳定南
法務部部長
第十任
2005年2月1日-2008年5月20日
繼任:
王清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