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旅夜書懷(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旅夜書懷》

作品名稱:《旅夜書懷》

創作年代:唐代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者:杜甫

《旅夜書懷》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既寫旅途風情,更感傷老年多病、漂泊無依的心境。首聯寫江夜近景,刻畫了孤舟月夜的寂寞境界。頷聯寫遠景,雄渾闊大,「星垂」烘托出原野之廣闊,『「月涌」渲染出江流的氣勢,以樂景寫哀情,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悽愴心情。頸聯正話反說,抒發休官的憂憤。詩人的名聲因文章而顯赫,告病辭官,皆是由於遠大的政治抱負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尾聯詩人以沙鷗自比,轉徙江湖,聲聲哀嘆,感人至深。全詩前二聯寫點明「旅夜」,後二聯緊扣「書懷」,景中有情,融情於景,內容深刻,格調清麗,結構謹嚴,是杜甫詩歌中的經典作品。


原文

譯文

微風吹拂着江岸的細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裡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涌動,大江滾滾東流。

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嗎?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

自己到處漂泊像什麼呢?就像天地間的一隻孤零零的沙鷗。[2]

賞析

詩的前半描寫「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着江岸上的細草,豎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着。當時杜甫離成都是迫於無奈。這一年的正月,他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四月,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處此淒孤無依之境,便決意離蜀東下。因此,這裡不是空泛地寫景,而是寓情於景,通過寫景展示他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寫遠景: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涌,大江東流。這兩句寫景雄渾闊大,歷來為人所稱道。在這兩個寫景句中寄寓着詩人的什麼感情,歷來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是「開襟曠遠」(浦起龍《讀杜心解》),有人認為是寫出了「喜」的感情(見《唐詩論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顯,這首詩是寫詩人暮年漂泊的悽苦景況的,而上面的兩種解釋只強調了詩的字面意思,這就很難令人信服。實際上,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悽愴心情。這種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經常使用的。如《詩經·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襯出徵士兵的悲苦心情,寫得很是動人。

詩的後半是「書懷」。第五、六句說,有點名聲,哪裡是因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應該因為年老多病而退休。這是反話,立意至為含蓄。詩人素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因此聲名竟因文章而著,這實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時確實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卻主要不是因為老和病,而是由於被排擠。這裡表現出詩人心中的不平,同時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關於這一聯的含義,黃生說是「無所歸咎,撫躬自怪之語」(《杜詩說》),仇兆鰲說是「五屬自謙,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詳註》),恐怕不很妥當。最後兩句說,飄然一身象個什麼呢?不過象廣闊的天地間的一隻沙鷗罷了。詩人即景自況以抒悲懷。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徙江湖。這一聯借景抒情,以沙鷗自況,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漂泊無依的感傷,真是一字一淚,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齋詩話》說:「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於景和寓景於情。前者寫宜於表達詩人所要抒發的情的景物,使情藏於景中;後者不是抽象地寫情,而是在寫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這首《旅夜書懷》詩,就是古典詩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個範例。整首詩意境雄渾,氣象萬千。用景物之間的對比,烘托出一個獨立於天地之間的飄零形象,使全詩瀰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獨感。這正是詩人身世際遇的寫照。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現鞏義市)。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聖」,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集》傳世。因在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從八品小官)。入蜀後曾在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大曆五年(770) 公年五十九。春,在潭州。夏四月,避臧亂入衡州。欲入郴州依舅氏崔偉,因至耒陽,泊方田驛。秋,舟下荊楚,竟以寓卒,旅殯岳陽。[3]


參考資料

  1. 旅夜書懷, 古詩文網,
  2. 旅夜書懷, 古詩文網,
  3. 杜甫簡介與生平, 華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