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期徒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期徒刑》,澳大利亞長篇小說。馬·克拉克著。1870—1872年在《澳大利亞月刊》上發表,1874年在墨爾本出版,此後在英美多次再版,並被譯成俄、德、荷、瑞典等多國文字。中譯本根據1970年再版本譯出,陳正發、馬祖毅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原名《他的一生》,是作者的成名作,出版後曾一度成為澳大利亞家家戶戶必備之書,其地位和影響不亞於《聖經》和莎劇。小說描寫的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英國流刑犯在澳大利亞的悲慘遭遇。主人公理查德·迪瓦因是一位清白無辜的英國青年,在一次意外事件中為了保護母親的聲譽,蒙受不白之冤,改名魯弗斯·道斯,被作為殺人犯而流放澳大利亞。在船上,他揭露了犯人暴動的陰謀,因此而受到來自犯人與勞教人員雙方的仇恨(犯人暴動失敗後把他當做「內奸」並誣陷他是蓄謀者)。服刑期間,魯弗斯不堪忍受非人的折磨,跳海自盡,不期死裡逃生,並在荒灘上遇到遭再次舉行暴動的犯人遺棄的維克斯上校的太太、女兒西爾維亞以及上尉弗里爾。魯弗斯不記前仇,把他們救出鬼門關。誰知弗里爾恩將仇報,反誣魯弗斯企圖加害於他們,並把自己裝扮成西爾維亞的救命恩人,從而騙取了她的愛情。魯弗斯重陷魔掌,受到弗里爾加倍的報復,最後採用偷梁換柱的手法,混上西爾維亞乘坐的一艘輪船,企圖逃離殖民地。輪船在海上突遭颶風,魯弗斯與西爾維亞雙雙緊抱着葬身大海。

本書的出版解決了澳大利亞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問題,即澳大利亞民族的來歷問題。每一個民族都有必要尋找自己最早的「根」,追溯自己的祖先,而澳大利亞人的祖先原是流犯,這一點未免不太光彩。克拉克在小說中為流犯開脫罪責,並加以美化,使流犯成為被迫害的對象,資產階級文明與強權的犧牲品,從而為澳大利亞人的祖先罩上了一道體面的光環。澳大利亞歷史以及文學中流行的所謂「流犯神話」(犯人受迫害成分多,犯罪成分少),其由來主要歸功於克拉克的這部作品。克拉克對英國殘酷的流放制度的抨擊是有力的,為流犯的辯護是堅定的。由於作者下筆前仔細研究過流犯檔案並在塔斯馬尼亞勞役場作過實地考查,小說很大部分基於歷史資料與真實事件,敘述客觀,因此讀來切實可信。本書的寫作藝術也是這部小說長期飲譽的重要因素之一。克拉克閱讀廣泛,他不但對英國文學頗有造詣,對法國文學也很有研究(據說,他的法文程度不亞於英文),因而能夠多方借鑑,受益於大方。小說採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第一次擺脫了澳殖民前期文學那種刻板描述的格局,顯示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人物刻畫鮮明,注重心理描寫,是作品的另一特色,這在以前的澳大利亞小說中是沒有先例的。此外,作者大量的形象比喻和象徵的運用也為作品增色不少。《無期徒刑》無論是從思想性或者藝術性上來說,都是一部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

作者介紹

馬·克拉克(Marcus clarke,1846—1881)出生於倫敦,幼年喪母,養成放蕩不羈的性格。17歲喪父,成為孤兒,移居澳大利亞,投奔叔父詹·蘭·克拉克。當過銀行職員、牧羊人、記者、雜誌編輯、圖書管理員等。著有《無期徒刑》、《極不均等的機會》、《哲學家逍遙遊》、《一個年輕國家的古老故事》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無期徒刑 相關視頻

100本古今中外經典名著,你一定要知道,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
澳大利亞旅遊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2.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