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舊唐書·烏重胤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舊唐書·烏重胤傳出自於《舊唐書》,此史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原名《唐書》,宋祁歐陽修等所編著《新唐書》問世後,才改稱《舊唐書》,成書於後晉開運二年(945年)。[1]

原文

烏重胤,潞州牙將也。元和中,王承宗叛,王師加討。潞帥盧從史雖出軍,而密與賊通。時神策行營吐突承璀與從史軍相近,承璀與重胤謀,縛從史於帳下。是日,重胤戒嚴,潞軍無敢動者。憲宗賞其功,授潞府左司馬,遷懷州刺史,兼充河陽三城節度使。會討淮、蔡,用重胤壓境,仍割汝州隸河陽。自王師討淮西三年,重胤與李光顏掎角相應,大小百餘戰,以至元濟誅。就加檢校尚書右僕射,轉司空。蔡將有李端者,過溵河降重胤。其妻為賊束縛於樹,臠食至死,將絕,猶呼其夫曰:」善事烏僕射」。其得人心如此。

元和十三年,代鄭權為橫海軍節度使。既至鎮,上言曰:」臣以河朔能拒朝命者,其大略可見。蓋刺史失其職,反使鎮將領兵事。若刺史各得職分又有鎮兵則節將雖有祿山思明之奸豈能據一州為叛哉?所以河朔六十年能拒朝命者,只以奪刺史、縣令之職,自作威福故也。臣所管德、棣、景三州,已舉公牒,各還刺史職事訖,應在州兵,並令刺史收管。又景州本是弓高縣,請卻廢為縣,歸化縣本是草市,請廢縣依舊屬德州」.詔並從之。由是法制修立,各歸名分。

及屯軍深州,重胤以朝廷制置失宜,賊方憑凌,未可輕進,觀望累月。穆宗急於誅叛,遂以杜叔良代之,以重胤檢校司徒,兼興元尹,充山南西道節度使。召至京師,復以本官為天平軍節度、鄆曹濮等州觀察等使。李同捷據滄州,請襲父位,朝廷不從。議者慮狡童拒命,欲以重臣代。乃移鎮兗海,加太子太師、平章事,俾兼領滄景節度,仍舊割齊州隸之,蓋望不勞師而底定。制出旬日,重胤卒,贈太尉。

重胤出自行間,及為長帥,赤心奉上。能與下同甘苦,所至立功,未嘗矜伐。而善待賓寮,禮分同至,當時名士,咸願依之。身歿之日,軍士二十餘人,皆割股肉以為祭酹,雖古之名將,無以加焉。

譯文

烏重胤,是潞州的牙將。元和年間,王承宗反叛朝廷,朝廷派軍隊加以討伐。潞州節度使盧從史雖然已經出兵,但暗中與王承宗互通消息。當時神策軍行營吐突承璀與盧從史的軍隊相近,他與烏重胤謀劃到盧從史的營帳抓捕他。這天,烏重胤全軍戒嚴,潞州軍隊沒有敢輕舉妄動的。唐憲宗嘉獎烏重胤的功勞,封他為潞州府左司馬,升任懷州刺史,兼任河陽三城節度使。後來恰逢討伐淮州、蔡州,朝廷命令烏重胤逼近叛軍邊境,又將汝州劃歸給河陽。自從朝廷軍隊征討淮西開始的三年間,烏重胤與李光顏互為犄角,互相配合,經過大小一百多次戰鬥,最終吳元濟被殺。烏重胤因功加封檢校尚書右僕射,接着轉任檢校司空。蔡州將領有一個叫李端的,渡過溵河投降烏重胤。他的妻子被叛賊抓住綁到樹上,將她的肉切成小塊一塊一塊地吃掉,一直到死,在將要斷氣時,還高喊她丈夫道:「好好侍奉烏僕射!」烏重胤得人心就像這樣。 

元和13年,烏重胤代替鄭權任橫海軍節度使。他已經到節鎮後上書給皇帝說:「我認為河朔能抗拒朝廷命令,其中原因大概可以知道,這就是刺史失掉職權,反使節度使掌管兵權。如果刺史各自守其職分,又有節鎮的兵權,那麼節帥即使有安祿山史思明之類的奸人,怎敢占據一州而叛亂呢?河朔60年來之所以抗拒朝廷命令,只是因為剝奪了刺史、縣令的職權,而節帥自己作威作福的緣故。我所管轄的德、棣、景三周,已下發公文歸還各刺史的職權,應當在各州的士卒,全部交給刺史收管。另外景州本來是弓高縣,請廢州為縣。歸化縣本來是集鎮,請廢除歸化縣依舊隸屬德州」。皇帝下詔全部聽從。從此法律制度修繕建理,各自守着自己的名位和身份

等到駐軍深州,烏重胤認為朝廷處置失當,由於賊軍正在逼近,不敢輕易進取,所以觀望了幾個月。穆宗急於謀殺叛賊,於是用杜叔良代替烏重胤,讓烏重胤任檢校司徒,兼興元尹,充任山南西道節度使。後來將他召到京城。又以本官任天平軍節度使和鄆、曹、濮等州觀察等使。李同捷占據滄州,請求繼承父親職位。朝廷不允許。議論者認為李同傑抗拒王命,想要用重臣去代替。於是烏重胤被改任兗海,加授太子太師、平章事。並且兼任滄景節度使。依舊劃分齊州隸屬滄景。朝廷這樣做大概是希望不勞駕官軍而達到平定叛賊的目的。制詔發出的第十天,烏重胤去世了,追贈太尉。

烏重胤出身行伍,等到做了長官統率,又忠心侍奉皇上,能夠和士兵同甘共苦,所到之處都立下戰功,但不曾自我誇耀過。而且善待賓客僚屬,禮節也一樣周到,當時的名士都情願依附他。他去世那天,有二十多名將士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來作為祭奠,即使是古代的名將,也沒有超過他的。[2]

作者簡介

劉昫(公元887—946年),字耀遠,涿州歸義(今屬河北雄縣)人,五代時期歷史學家,後晉政治家。後唐莊宗時任太常博士、翰林學士

後晉時,官至司空、平章事。後晉出帝開運二年(945年)受命監修國史、負責編纂《舊唐書》。其是二十四史之一。[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