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古詩,出自《全唐詩》。全詩共十四句,九十字,是一首酬贈詩。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1]

創作年代;唐代

作品體裁;雜言詩

作者;李白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白露見日滅,紅顏隨霜凋。別君若俯仰,春芳辭秋條。

泰山嵯峨夏雲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散為飛雨川上來,

遙帷卻卷清浮埃。知君獨坐青軒下,此時結念同所懷。

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曾無好事來相訪, 賴爾高文一起予。

作品注釋

⑴《太平廣記》:崔圓,開元二十三年應將帥舉科,又於河南府充鄉貢進士。其日正於福唐觀試,遇敕下,便於試場中喚將拜執戟參謀河西軍事。應制時,與越州剡縣尉竇公衡同場並坐,親見其事。公衡之名位,略見於此。

⑵梁簡文帝《長沙宣武王碑》:"秋條下葉,春卉含芳。"

⑶江淹詩:"煉藥矚虛幌,泛瑟臥遙帷。"

⑷盧炎詩:"青軒明月時。"

⑸謝靈運詩:"結念屬霄漢,孤影莫與諼。"

⑹《漢書》:揚雄家素貧,嗜酒,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遊學。江淹詩:"高文一何綺。"

作品譯文

時光過得快啊,就像露水一見太陽就干,紅花一遭霜打就蔫。

自從與君離別以後,仿佛俯仰之間春花就換了秋枝條。

泰山頂上夏雲嵯峨,山上有山,好像是東海白浪連天涌。

雲化飛雨從江面上撲來,捲起浮塵直入你的珠簾帷帳。

也知道你此時一定是一個人孤獨地坐在屋裡,也知道你此時一定在思念我。

我獨自一人在南樓讀道書,幽靜清閒仿佛在神仙的居所。

可惜的是沒有那個喜歡鬧鬧的人提酒來,只能希望你寫篇動人的文章來提提神!

作者簡介

李白[2](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為其故鄉。其家世、家族皆不詳。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3]

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4]

視頻

康震:大詩人李白的氣韻與風采

大詩人李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