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時間的答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小說的主人公陳奕洋,自小性格孤僻且自卑,一段人生經歷讓他從與世界產生了疏離。

進入大學後,儘管接觸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遇到了真心朋友,可他無法忘掉過往,命運又讓他不停失去,那感覺如同在人生的海里遭遇了一場大雨。他沒有姜睿的一腔熱血,也不似夏誠自信篤定,這樣的一個人,要怎麼才能與回憶和世界和解?

藉由主人公複雜又敏感的內心,或許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中看到屬於自己的影子。

無論外表如何,孤獨或許始終一成不變。幸好最終有個人讓陳奕洋相信,縱使如此,人生也不至於絕望。

作者簡介

盧思浩,作家。

已出版作品:《你要去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離開前請叫醒我》 《你也走了很遠的路吧

新浪微博:@盧思浩

微信公眾號:盧思浩/KveinLu_

原文摘錄

打個比方說,你進門的第一眼就得觀察,坐在主位的人是誰一定要記住,坐在他兩邊的人也很重要,說是吃飯,但其實時間都花在喝酒上了,全桌十幾號人都知道今天要哄誰開心。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們聚在這裡吃飯的理由,一個是為了利益,一個是為了面子,就這麼簡單。 人們一旦認定了一個事實,根本就不需要求證。那時的我深陷於牢籠之中,那是由偏見和誤解構成的牢籠,無處可逃。

書評

19年8月,盧思浩出了新書——《時間的答案》

19年9月,我失戀,我最愛的那個人決絕的離開了。

19年10月,我讀完了《時間的答案》,這是我讀盧思浩的第一本書。

關於讀書,我向來是隨緣遇見,或許,就跟自己失戀後對愛情和婚姻的態度一樣吧。剛好遇見,就認真讀完了它。一本書,我對作者並不是太在意,我在意的是書給我帶來的慰藉或者啟發。

成長是學着接受,一個人向前進的同時也是失去的過程。分道揚鑣帶來的孤獨,世事無常帶來的挫折,生老病死帶來的無力感,都是我們漫長又短暫的人生里必須經歷的一部分。但你會知曉自己的力量,即便是在人生的海里遭遇一場大雨,渾身濕透,也依然擁有前行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是往事的倖存者,最終學會的,都是如何與自己相處。——沒錯,是書里這段開頭吸引了我。

於我而言,失戀也是一種成長,於成長而言,我需要繼續前行。

可是,現在的我,像是卡住了,動彈不得,我想前行,我想讓生活一點一點往前走,而不是站在原地默默的承受感情的痛苦和自我折磨,可是我抬不起來腳步,黑夜,無盡的漆黑裹挾着我的全身,我好像掉進了一個怎麼都爬不上去的井底,也似乎沒有努力爬上去看看黎明的努力和勇氣。

我反覆把書的開頭這段話讀了好幾遍。在內心一遍遍回味和理解。

分道揚鑣帶來的孤獨,世事無常帶來的挫折,生老病死帶來的無力感,都是我們漫長又短暫的人生里必須經歷的一部分。人生的海里,遭遇的每一場大雨,渾身濕透,卻依然要擁有前行的力量。

打開書,我沒去期待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情節,對,就是那種沒有幻想,就開始了閱讀。如果你期待這本書能講述波瀾起伏的故事,感人的故事,青春里最美的愛情故事等等,我建議你不要打開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滿足不了你這些幻想,如果你硬是帶着這些幻想打開了這本書,那麼收穫的也一定是失望,對書以及對作者的失望。

故事很平淡,但是平淡的故事卻沒有讓我讀不下去。從小經歷一些誤會,從小被父母嚴格管束,從小很孤獨,甚至高中升大學時候對能有機會逃離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地方的那種莫大渴望,這些就是男主陳奕洋的故事,很平淡,但是我的身邊確實都有發生過的。在孤獨的路上男主遇見了一位可以說的上話,真的懂自己的人,但是短暫的陪伴之後,那個人卻突然的消失了。以至於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男主總是會想起這個人,回憶着,反思着,迷惑着,想念着,假設着,這個時候,或許消失的那個人被永遠留在了往事裡,而男主成了往事的倖存者。在繼續前行的道路上遇見不同的人、經歷不同的事。

成長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苛刻,走散了一個人,在前行的路上就一定還會遇到其他人,男主失去了那個陪伴着,但是上大學後有遇見了聊的很好的朋友姜睿。

「夢想這事兒分兩種情況:有一種人從小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另一種人就像我一樣,到了一定年齡才突然發現自己想要做什麼,就像夏天的雷陣雨,下雨之前你壓根兒想不到會下雨,可一旦下了這場雨,就是電閃雷鳴。」 ——這是書中姜睿說的話。

姜睿,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物,是男主上大學遇到了一位朋友,沒有被作者很鮮明的刻畫,他是個愛做飯的男孩,為什麼愛做飯?因為在姜睿看來,做飯是一件可控的事情,多加一勺鹽或者少放一勺鹽,你可以立刻從味道中判斷,可以反覆的修正,總有一天可以做出自己喜歡的口味。這也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聽到一個人喜歡做飯的獨特的理由吧。

當然,年輕,夢想,這些字眼足以讓人們內心對此而有所稱讚,並浮想聯翩,但是,現實打臉的時候,夢想折磨到你面目全非的時候,追着夢想的姜睿失魂落魄的時候,那個時候,大多數我們可能真的不能體會那種感覺,姜睿的夢想是電影,但是卻遭受着父母最決絕的反對,體會着追逐過程的種種艱辛,最後遭遇上當受騙的經歷。

我記得我看過兩部電視劇,和書中姜睿的經歷很相似,一個是小妖的金色城堡里,塗鴉和爆爆蘭,他們的夢想也是圍繞着電影劇本等,不斷的失敗,不斷的受打擊,到最後的小有成就。另一個電視劇是同事推薦的青春斗,裡邊的于慧,也是有一個電影夢,和自己的男朋友一路追夢,過程同樣很艱難,當然,最後故事的結局都是美好的。

或許在影視作品中為了傳達一種精神,總是到最後夢想成真,但是在現實中,或許夢想的結局會是千差萬別的,但追夢的道路都是一樣的坎坷。

當然書中除了這兩個男孩,還有圍着男主的一些其他人物,男主大學認識的那些朋友:董小滿,安家寧,夏誠,他們在一起演繹着成長路上再普通不過的故事,卻讓已經經歷過往事的我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青春,大概都是那樣走過來的吧,讀着故事,像把青春重新回味了一遍,想起了青春里那些離散的人,那些被歲月塵封了的故事,最後大家,都在自己的人生軌道上行走着,成為自己的倖存者。 [1]

參考文獻